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敏  李骏 《理论界》2007,(10):166-167
"和谐"表现出对立统一关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谐文化"也因而成为一个关系范畴。"以人为本"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要实现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四个层面的和谐;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途径是促进多元文化的相互协调,在多元文化体系中处理好古今、中外、雅俗文化各个环节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生态福利是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内在文化秩序,其文化价值逻辑及公共性追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精神活力的源泉。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生态危机、生境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等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生存情景。在澄明生态福利的公共性本质的基础上,对生态福利的内在认知结构和文化伦理价值逻辑的追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维度。以生态福利的文化价值为公共性追寻的"美丽中国"的实践,必能造就一个人与社会共享生态福利的优雅、健全、可持续生存的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为反思、解构、超越现代性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发展的不和谐问题,在方法论上,他们主张摒弃主客二元对立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倡导主客融合的整体有机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文化观上,主张消解"同一性"和"本质性",崇尚多元共生性的文化观,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平等对话与和谐发展;在价值取向方面,反思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膨胀的弊端,推崇人的情感、意志和创造性,追求心灵的自由,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耻"是人类认识自己的重要范畴和重要方式。在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化向度里,耻的哲学建构方式和价值存在方式、伦理约束方式不尽相同。耻在儒家那里不仅被建构为人之本体性存在之伦理性情(内部世界),而且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部,它将意义世界(内部世界)与生活世界(外部世界)联结了起来,体现一种"内外"相通的伦理精神。而在西方罪感文化视界里,"耻"之自我评价方式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耻"之存在价值纠缠于人、生物、神与人自身的身体等复杂关系中,以神秘的"身体——心理"的经验描述方式将其伦理价值阐述为"人之生存方式"。在西方宪政文明里,耻经历了身份伦理到理性契约伦理的转换,成为对"制度正义的自我支持的道德态度",以适合政治自由主义的需要。当前中国的社会无耻现状,应从"耻"的文化向度与价值呈现方式上寻找原因,并从"点睛"(社会主义制度)、"荣辱的初始条件"(市场、货币、资本)与"文化传统"(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之间寻找张力和契合点,重建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实际,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生活世界视域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祥美 《学术论坛》2008,31(1):14-17
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为我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之间对象性关系确立的方式是多元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真正原因;共产主义才是人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与世界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来 《船山学刊》2013,(3):62-68
人对世界的认识和人对世界的态度,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对世界的认识往往反映或影响了对世界的态度;反过来,人对世界的态度来源于对世界的认识,或影响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本文将集中论述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国文明对所处世界的态度,包括对人与自然、周边世界的态度,中国文明的价值追求及其如何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并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之前,思想家们从三种路向探讨了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一是论证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永恒合理性,二是主张返回到人类简单需要的原始状态,三是提出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未来社会的空想。马克思从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提出了人类文明演变的思想。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二重性,资本打破了人对狭隘的人群共同体的依赖,但又迫使人依赖物化社会关系;资本为了逐利刺激生产力发展,却又无法驾驭生产力;资本通过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榨取剩余价值,使社会有了大量自由时间;资本以殖民侵略和掠夺方式促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在资本的统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政治关系和精神文化关系都扭曲了。资本的内在矛盾促使其走向解体,被社会主义的高级文明形态所代替。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胡长栓 《北方论丛》2004,1(3):109-113
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作为人类理解自身文化的两种前提性思维,它实际上反映着人类对人类自身和人类存在的不同理解.文化相对论坚持了人是多元的存在而失却了人的发展本质,最终落入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进化论则坚持了人是发展的存在而失却了人类多元的存在事实,以致于成为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根据.但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质体现的人类不断超越现实的存在以及今天人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决定了我们对正义的文化进化论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保护"是直接关涉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道德问题。在我国,"舌尖文化"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迫使人们审慎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检视野生动物保护的文化根源及价值。反思舌尖文化的异化,倡导敬畏伦理,不断完善并促使动物保护法制化,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文化哲学”在理论上的生长点与突破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文化哲学”具有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极强的学术特点,因而在近几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这里我们特向广大读者推荐两篇青年学者关于“文化哲学”的力作。陈炎同志的文章对“文化哲学”在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历史生成,以及当前在东西文化相互碰撞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展望,认为必须在文化与哲学、民族与世界、历史与未来之间寻找和发现“文化哲学”在理论上的生长点与突破点,使其成为既有抽象的思辨深度又有具体的可操作内容,既有民族的独特个性又有世界的共同语言,既有历史的深厚土壤又有未来的召唤价值的开放的、广阔的并极富有发展前景的人文科学新领域。张政文同志的文章旨在弄清“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因而是一元的、可比的;“文化”则是人们赋予文明成果的主体意向和价值选择,因而是多元的、不可比的。前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的物化层面;后者则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即人的超越物化的精神层次。 这一领域的开拓显然不是这两篇文章所能完成的,而需要大量有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研究必须超越经院哲学的固有模式,自觉地关注和引导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从而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了这一目的,本刊自本期起,开设“文化哲学与社会发展”栏目,欢迎对此问题有兴趣、有建树的学者根据“百花齐放”的学术方针积极撰稿,踊跃争鸣。  相似文献   

11.
言行是人类实践的基本方式,不同的文明对言行有不同的规定。在先秦儒学的构想中,言行是在礼的世界中完成的规范性活动。言行是对社会规范的一种内化和学习。言不是为了彰显自身,而是为了传道,所以言谈需小心谨慎。行达到了什么程度,才可以言说到什么程度。所以中国文化,包括中国政治文化,强调实行实效。相反,在古希腊的世界里,通过言谈和行动,人与人得以"共同存在",在城邦中实践着生活。恰恰是由于人能够交谈才形成了共同的存在,形成了公共领域。正是在自由言行开出的公共空间之上,古希腊人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古典民主的典范。但这种古典民主有一个危险,即不受限制的自由言行可能导致激烈的政治冲突,甚至引发政治动荡。所以,为公共生活寻找秩序成为后来西方政治哲学努力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明的基础,文明的转型首先是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体认.考察人类伦理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诠释和界定: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内,考察社会关系的内在要求和自然世界所要遵守的共同的价值尺度,掌握哲学"道"的价值规范;二是在现实中考察"道"的实现途径,提倡以"德"顺"道".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科技的重大变革,人类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伦理道德不仅应该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还应该在人与自然中得以体现.从我国目前法律状况看,环境保护制度尚未完善,人们的行为尚不自觉,我们必须在先哲思想的启发下,加强生态伦理规范,并辅以理性评价,这既是科技时代的伦理取向,更是体认传统的现代回应.  相似文献   

13.
杨国荣 《文史哲》2004,1(6):115-124
以理想的实现为指向,自由既涉及对象世界,也关联着人自身,对象世界的存在与人自身之"在"、人与世界关系的肯定性与否定性、实然与应然在走向自由的过程中相即而非相分。作为自由的主体,人更多地体现了整体的品格;自由与自因、作为整体的"我"与行为之因的重合,则使人的自由与因果制约扬弃了外在的紧张而呈现出内在的相容性。以"必需"和"外在目的"的扬弃为前提,人向自身的回归与人的自我实现、潜能的全面发展与人格之境的提升赋予自由的历程以价值的内容。作为人的历史走向与价值目标,自由体现了存在的多重维度和丰富意蕴,展示了存在与价值、世界之"在"与人之"在"的统一,并从实践的层面,彰显了存在的具体性、真实性。可以看到,正是在以上方面,自由展示了其形而上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从文明的观点看,某种形态的文明是特定哲学的本体和前提,而某种哲学观点的思维方式是特定文明形态的理论自觉和贯通文明全体的灵魂。如果把基于文明多样性的多元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看作人类最精致、最珍贵的文明成果,那么多元观点的哲学就都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以多元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作为多样文明的理论自觉,可以使我们在多样文明及其不同生活世界的交流、交往中把握哲学对话的界限和意义。因此,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现实的生活世界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文明观点的思维方式作为主要的内在性平面,在真诚的哲学对话中,用新的概念范畴、新的思维方式切入生活世界,就会产生新的文明观念和新的文明行为方式,从而带来世界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陈思敏 《东南学术》2021,(3):126-135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现象的批判贯穿着对人的整体生命本质的关怀,达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次系统辨析.其中的生命哲学议题阐明了人同自然完成本质的统一是人整体生命本质生成的基础,揭示了人与自然疏离并引发人之生命本质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根源,指出了共产主义是积极扬弃私有财产使人同自然完成本质的统一从而实现整体生命本质复归的必由之路.这成为当代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价值及方式的重要思想资源,人类应以人的整体生命本质生成为文明演进的根本价值依循,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和时代选择中修复并构建人与自然多维、多层交互的关系样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全面而深刻的绿色变革.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技术与人的关系是现时代哲学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因此,必须反思数字技术。在发展数字技术的同时,加强对数字技术的选择、应用和控制,张扬数字技术对人的发展的正面影响,消解数字技术的种种负面影响。一方面,数字技术造成人与自然的疏离、摧残了人的主体性、使人具有两面性人格、带来了“电子公共牧场的悲哀”、导致不同的人面临不同的发展机遇和人的新的异化;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又空前增加了人的自由时间和极大地提高了人的活动能力、为人性的张扬提供了机制和动力,使人的社会关系得以全面丰富与扩展。所以,在数字技术时代,我们应弘扬数字文明的人文精神,用数字信息的价值来看待人的存在方式和意义,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人的自我意识自由。  相似文献   

17.
多元社会的价值冲突与政治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元社会价值冲突背后隐藏着的更为重要的问题是 :多元社会的存在方式与社会整合问题。政治上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 ,是多元社会多元价值合理存在的前提。多元社会价值冲突只有在一个政治正义的框架内才能维系其存在的合理边际。政治正义实质上给多元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价值精神 :民主精神、宽容精神与基准道德。面对国际社会中的多元价值冲突 ,现时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平等的民族—国家间关系 ,反对意识形态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8.
孟岩 《南方论刊》2022,(1):7-10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厘清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关系内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马克思自然观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理论有助于深度挖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关系的内涵:一是自然的先在性与人类的单向依赖性;二是人与自然在生态世界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三是人与自然必须是作为一种整体才能得以实现生态解放.从内涵出发进而推演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要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关键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结构中的中国位置:世界秩序原理批判 也许,我们应该足够重视在<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中周宁的这样一段经典表述:1750年前后,西方现代性精神结构确立.成为改变中国形象的决定性因素.启蒙运动中完成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性世界观念秩序建立在一系列二元对立范畴上.诸如时间的现代与古代.空间的西方与东方.以欧洲为中心,以进步、自由、文明为价值尺度的东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念秩序,是一种知识秩序,每一个民族都被归人东方或西方、停滞或进步、专制或自由、野蛮或文明的对立范畴;也是一种价值秩序.每一种文明都根据其在世界与历史中的地位.确定其优胜劣败的等级,生活在东方、停滞在过去、沉沦在专制中的民族.是野蛮和半野蛮的、劣等的民族;还是一种权力秩序,它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扩张准备了意识形态基础.野蛮入侵与劫掠成为自由、进步、文明的‘正义'工具……这种意识形态改变了西方文化构筑中国形象的期待视野,中国形象也成为停滞、衰败、专制、封闭、愚昧、野蛮的东方帝国的典型.  相似文献   

20.
文明间交往的实质就是价值沟通。价值沟通有两个阶次:第一个阶次是对交往对方的价值确认;第二个阶次是交往双方在确认对方为"平等交往对象"的基础上,对价值间文化差异的确认,并以这种确认为前提,对误认(误解)所形成的障碍进行消除。前一个阶次大体经历了互认为物(我物使用关系)、互认为主奴(主奴从属关系)、互认为人(主体间关系)三个阶段;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真正的文明间的沟通才成为可能。在后一个阶次上,一方面表现为具有历史逻辑特点的、进化着的"可通"的价值沟通,即物质器用的使用价值(日用)的沟通,文明秩序价值(生产和生活形态模式)的沟通,文明知性价值(知识体系建构方式)的沟通,精神的理性价值(道德)、审美价值和信仰价值(宗教和哲学)的沟通;另一方面,由于文明间形形色色的文化差异,在符号意义的层面、行为方式和办事程序的层面、人际社会交往关系的价值模式层面、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精神的价值赋向层面,又表现为文化形态方面的"似不可通",导致价值沟通出现障碍。这就需要寻求文明间共同约定的沟通原则:入乡随俗的价值转换;不同文明身份的人在价值上的相互尊重;以平等的商谈式对话解决价值交往问题;各方都以积极合作的态度来共同构建能够使各文明融洽生活的公共领域,并把它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