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延莉 《理论界》2009,(8):32-33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二者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合理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了人、依靠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理论界百花齐放,赞美憧憬之词颇多。本文只不过提醒人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乐观,在对待和谐社会的认识上要保持理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理论界百花齐放,赞美憧憬之词颇多.本文只不过提醒人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乐观,在对待和谐社会的认识上要保持理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十七大上又重申了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是要实现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不仅是现实层面的生产劳动.还是人类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价值诉求上,马克思的实践观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根本的契合性。所以,马克思的实践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开班式上的讲话明确提出要求,要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近日。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律性的认识。使我们对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更加完备,切实提高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鞍山。推进鞍山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体系,党报是党在大众传播领域的主流媒体,党报要发挥权威性、思想性、群众性的巨大优势,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服务的使命。地市党报离社会基层和民众的距离最近,担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职责和任务最直接最充分,要全面发挥其舆论优势,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分析和研究突发公共事件,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而社会的发展亦能为民族传统体育带来活力和机遇。所以,要积极探索发展体育的有效途径,真正使民族传统体育构建在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璐 《理论界》2007,(11):28-29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儒家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探讨儒家思想文化,将饱经历史考验的儒家文化与中国的实际成功相结合,对于促进当今社会祥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儒家的和谐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也是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继承和发扬它,而且要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马耀鹏 《齐鲁学刊》2008,3(2):69-72
唯物史观的实践维度既包括用实践理念思考社会问题,又包括用实践具体来解决社会问题,其内涵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之中。构建和谐社会是唯物史观在现实中的实践展开,研究唯物史观实践维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展开唯物史观的实践维度,是理论与实践提出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李清 《南方论刊》2008,(1):73-74,85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的重要讲话,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明确了工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切实发挥组织、引导、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笔者认为,工会要在建设和谐企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义杰 《理论界》2007,(9):38-39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民间组织作用的发挥。依据民间组织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政府要积极培育和扶持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实现政府与民间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区作为整个社会的细胞、缩影和前沿,无可争议的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战略单元,也是最重要的切入点。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出,要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作者从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背景和意义等方面入手,简要归纳和总结深圳市在建设和谐社区方面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正确的方向和原则。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科学解读,从思想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厘清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迷雾,对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十分必要。要辩证地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公平正义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与继续深化改革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与化解社会矛盾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与坚持民主法治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正确的政治导向。  相似文献   

15.
郭华茹 《江汉论坛》2006,1(8):69-71
“和谐社会”理论是和谐辩证思想在社会生活层面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辩证法审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逻辑结论,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离不开辩证思维的引领。只有用辩证的观点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避免实践中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6.
《四川社科界》2006,(12):1-11
和谐社科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科联是社科界的联合组织,通过构建和谐社科联而促进整个社科界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科界的重要途径。自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共四川省委提出构建和谐四川以来,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就高度重视和谐社科联和和谐社科界建设,明确提出把构建和谐社科界作为社科联自身建设的重要目标,以此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同时,为了给构建和谐社科界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于2005年初将构建和谐社科界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确定为重大课题,组织全体领导成员和中层干部开展了历时一年多的研究,几经认真讨论和修改,完成了研究报告《构建和谐社科界的实践探索与思考》。该研究报告对构建和谐社科界进行了理论思考,总结了实践成效,提出了圮实推进和谐社科界建设的方向、任务和具体举措,对和谐社科界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除社会中不和谐的因素,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当前时期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政府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应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管理改革的目标,要建立“有限型”政府,正确依法行使行政职能,以此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吴斌 《南方论刊》2005,(10):14-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就必须要正确对待反腐倡廉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要在重点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好党中央现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主题,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要深刻理解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今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构建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他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