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同江城向东,沿着被枫叶染红的不宽的乡道前行,远远地就会看见在街津山南麓莲花河畔有一片异国情调的建筑,那就是黑龙江畔的赫哲人为旅游开发而兴建的民俗村。 正是晚秋时节,被秋风染成五颜六色的森林组合成的错落有致的群山,便成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图画,置身于其  相似文献   

2.
图腾(totem)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它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当时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认识能力的低下,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一动物,或某一植物,甚至某一无生物有着某种血缘的关系,从而把此物奉为本氏族的图腾加以崇拜。此图腾物则成为该氏族的保护者和忌物,如图腾是动植物,则本氏族  相似文献   

3.
“赫哲”在满语中意指“东方的人们”,这支少数民族生活在北纬45度以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严寒地区。他们自古以来沿江而居,渔猎为业。每年十一月到春节前,寒凝北国,冰锁三江的时候,就是赫哲人传统的冬捕季节。时至今日,仍有近百名赫哲人从事这一古老的职业,延续着冰封中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表示亲属关系的亲属称谓的总和,称之为"亲属制度".这里所说的亲属,包括一个人的血亲和姻亲,因而亲属制度所表示的不是生物学关系,而是社会关系. 是美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首次将"类别式亲属制度"和"叙述式亲属制度"这两个术语引入学术界的.根据摩尔根的观点,类别式亲属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不论亲属们对"我"的关系的亲疏远近,都被分等、分类,凡是同一等、同一类的人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口最少的民族黑龙江省东北部与苏联接壤的地区,有一块突出的尖角,这里是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的地方,人们称它“三江平原”。这块地方包括富锦、密山、虎林,饶河、抚远等县。我国赫哲族就分布在这几县的沿江一带,主要集居在抚远,饶河两县。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根据1953年人口调查统计,一共只有四百五十人。史籍上有关赫哲族的记载据说,赫哲族是隋唐时代黑水靺鞨的后裔,在汉文历史书籍里,有“黑哲”,“黑津”,“黑真”、“额登”等不同的写法,但都和“赫哲”的发音相同或相近,他们早就居住在东北莽原上,远在隋唐或者更早的年代里,就和中原汉族有了往来。大约在明朝初期,又进一步增加了和汉族的联系。清朝初年,松花江的赫哲人属于呼文哈部,乌苏里江的属渥集部,黑龙江的属萨哈连部。十九世纪末叶,清廷把他  相似文献   

6.
一个赫哲人的访美见闻/葛忠兴我有幸于1996年10月19日至11月18日,参加了美国新闻总署主办的文化交流项目———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期间的点点滴滴,至今仍记忆犹新。一首赫哲民歌“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下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  相似文献   

7.
捕鱼是东北三江平原赫哲族的传统生产,因而他们吃鱼的方法较多,其中较为別致的有这样几种:·杀生鱼·对外来的客人,赫哲人常常以杀生鱼为敬。赫哲人叫作“塔拉卡”。它多用鲤、草根、鲟、鳇、胖头等鱼为原料。制  相似文献   

8.
赫哲人的食鱼习俗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流域,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以鱼肉为食。当你步入赫哲家庭,你会看到,每桌菜上都有丰盛的鱼。赫哲人的鱼菜做法十分丰富,光生食的就有杀生鱼、冻鱼片、刨花...  相似文献   

9.
据乾隆年间官书《皇清职贡图》介绍,其时赫哲人“男以桦皮为帽,冬则貂帽狐裘。妇女帽如兜鍪。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边缀铜铃,亦与铠甲相似。”  相似文献   

10.
赫哲人也有一部抗战史刘增林抗战八年间,日本军曾对我境内的赫哲族人进行了多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到日本宣布投降时,东北三江流域的2000多赫哲人.只剩下了300来口……。前不久.日本进步作家新井利男第12次自费来华采访,应他的要求,抗战时期的赫哲族老战士...  相似文献   

11.
赫哲人与埃文基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张嘉宾俄罗斯学者史禄国在《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曾指出:果尔德语(即赫哲语)按分类属于南方通古斯语(满语、女真语),但显示出若干北方通古斯语的要素。①史禄国对赫哲语的这种分类,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赫哲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  相似文献   

12.
赫哲人传统的宇宙观和天文观张嘉宾赫哲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在其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原始古朴,带有浓厚渔猎文化特色的传统的宇宙观和天文观。鉴于本文要探讨的是赫哲人传统的宇宙观和天文观,因而本文所指的“赫哲人”...  相似文献   

13.
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人将我国境内的赫哲人和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统称之为“果尔特人”。赫哲人与那乃人原本是同一个民族,有着共同的传统文化,尤其在风俗习惯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我国的赫哲族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十分注意森林资源的利用。除采集各种林产品充作食物外,对各种木材及桦皮的利用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难怪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赫哲族具有高度发达的桦皮文化。  相似文献   

14.
赫哲人对亲友和客人常以请吃杀生鱼为敬,这已成为他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了。比如,当客人来时,为考察该人是否是朋友,赫哲人常从刚捕来的活蹦乱跳的鱼身上用刀割下一块肉用刀挑起,请他吃。如果他很愉快地从刀上咬下鱼肉吃了,那他就会受到赫哲人的热情招待,并被当作朋友;如果他不吃,那就别想再登这家的门。当然,这只是最为简单的杀生鱼。而当赫哲人招待亲朋好友或自己家里想要改善生活时,吃的杀生鱼就要讲究多了。它一般要用最新鲜的四季鲤、鲟鱼为原料,冬天可用狗鱼和牙不斯哈鱼等,夏天则是鲤子鱼。制作时,先将鱼肉从鱼骨上剔下两整块,切成连接的鱼条,再把鱼皮片下来,切成鱼丝,然后,装入一个大盘子,拌上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芽、粉皮或粉丝、韭菜,  相似文献   

15.
埃文基人的“尼姆嘎堪”与赫哲人的“伊玛堪”张嘉宾要想对埃文基人的“尼姆嘎堪”与赫哲人的“伊玛堪”作一番比较,首先要对埃文基人民间文学的基本情况作一了解。一、埃文基人的民间文学前苏联学者T·M·瓦西列维奇在《埃文基人》一书中对埃文基人的民间文学作了概要...  相似文献   

16.
赫钦斯注重大学教育的独立性、学术性与批判性精神,强调大学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完整性,这些思想在高等教育史上独树一帜,指引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针对目前大学教育发展偏离了教育的本真,失去了大学教育真正之精神,我们有必要重拾赫钦斯大学教育的理念,匡正大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伊赫瓦尼维新运动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伊赫瓦尼教派使20世纪的中国伊斯兰教掀开了新的一页.文章根据对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一的伊赫瓦尼在偏居青藏高原东北一隅的临潭县的传播与发展所作的调查,向国内伊赫瓦尼教派的研究提供了一份较为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李华英 《回族研究》2002,(3):97-101
20世纪以来,中国伊斯兰文化领域星光璀璨,在我熟知的穆斯林学者中,有好几位贤哲型的。庞士谦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我敬仰庞老师的是他那高洁的学者风范,及其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本人师事庞老师时,他已经是一位遐迩闻名的耆宿。老师温文尔雅,仪表堂堂,既有长者气质,又有学者风度。他的言传身教、道德文章,使我深深感到这位苦斗终生的学人堪称是中国伊斯兰教育园地里一位劳苦功高的园丁。  相似文献   

19.
粮食,是关系到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任何人都不得不加以思考。八十年代初推行的农村改革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全国曾一度出现“卖粮难”的感人局面。但这种局面现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农民不愿种粮、交粮、卖粮,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粮食生产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诚然,自然灾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当前粮食生产呈现危机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粮食所产生的逆向冲击,以及政策积淀下来的惰性反馈。  相似文献   

20.
在祖国的东北角,一轮红日升得特别早;而居住在这里的青年农民,也特別热爱这早升的红日.他们爱它朝气勃勃,爱它的无比的热力和亮光,他们还爱把这初升的太阳比做光辉的毛泽东思想.他们亲切地说:"世界万物离了太阳不能生存,青年离了毛泽东的著作不能成长."因此,这里的青年农民,热爱太阳,热爱毛主席,七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学习毛主席的著作.这批青年农民,是延边珲春县杨泡公社红旗河生产大队的,其中有朝鲜、满、汉等民族.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