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族史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黎族历史研究中存在的某些有分歧的问题 ,发表如下看法 :传说中的“穿胸民” ,并非“胸前穿孔”的“异人” ,而主要是指穿着由中央贯头而下的“贯头衣”与“桶裙”的黎族先民 ;对学术界存在的自西汉元帝罢弃珠崖郡至梁大同年间海南为中央王朝的势力所不及之地的一种说法提出异议 ,认为东汉一朝的势力即曾及于海南之地及其所属黎族先民 ;对从宋代迄今沿袭改动苏轼诗句“云安市无井”为“万安无市井”的失误 ,加以澄清 ;认为历史上黎族分布地要较今日更广 ,宋代以前内地的雷、廉诸州也曾是黎族重要居住地 ;不同意前人对元、明黎族土官持全面否定的观点 ,认为应该肯定黎族土官的历史作用 ;揭示佛教是最早传入黎区的外来宗教 ,并曾出现过黎族“慕佛相好”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西藏有一条人人皆知的隐语──“打狗”。我们无法考究“打狗”一词的出处,文献中没有记载,只是在民间广泛地流传着,意思是指男子在夜间外出找女子的行为,有人撰文称其为“打狗的恋爱方式”。具体地说,在西藏农区养看家狗,在牧区养牧羊犬。夜晚有男子想与意中女郎约会,就要闯过牧羊犬的防线,如果没有这点胆量就休想赴约,而要闯过狗们的防线就要打狗,于是就有了“打狗”一词的说法,它象征着“幽会”。往往,晚牧过后或许是皓月当空,大地上撒满一片奶液,整个村庄进入宁静而朦胧之中。小伙子们便走出各家院落,集中到牛羊圈内准…  相似文献   

3.
知识荟萃     
普米族与“汗归文”普米族所称的“汗归”,相当于汉族中的和尚。汗归文,也可叫做“汗归的专用文字”,是由33个字母组成的藏文。据考证,它创制于公元七世纪前,由藏区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组成。随着吐蕃王朝的日益强盛,松赞干布统一藏区后,这种简单的象  相似文献   

4.
知识荟萃     
黎族住房的进化黎族原始的住房为“干栏”式,是黎族人民历史上普遍采用的形式。对此,我国古籍中记载甚详。如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黎族“居处架木两重,上以自居,下以畜牧”。宋人赵汝适在《诸蕃志·海南》条下记载:“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明人黄佐在《广东通志》中称:“珠崖人皆巢居  相似文献   

5.
我国云南省傣族自称tai~2“傣”,各地的傣族还有他自己的称呼如:tai~2nam~4“水傣”、tai~2l?n~5“白傣”、tai~2?εu~1la:i~2“花腰傣”等,但统称为tai~2“傣”。 海南岛黎族的自称为?ai~1“黎”,虽然各地的黎族还有不同的方言变读,如:t?ai~1、dai~1、thai~4等,但?ai~1“黎”是黎族的一个共同的民族自称。  相似文献   

6.
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省,现有人口110多万。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不把黎人当人看待,侮辱性地把“黎族”的“黎”写成“猱”。甚至把无辜的黎人提起来关进笼子里,用车船运到广州去当展品,供人参观、  相似文献   

7.
在黎族聚居的海南岛五指山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触及那里的每一片土地,每一间茅寮,每一个庄稼人。改革给黎族农民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但最深刻的莫过于给他们在经济观念上带来的变化。一、求富观念日渐强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我国小生产者思想观念的特征之一,过去在黎族农民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积淀得相当坚固。过去说“穷则思变”,但由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左”的农村政策的强制,黎族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指示在少数民族中的整风运动应着重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有些民族干部对这一正确和及时的措施,表示不同意。他们认为自治州的地方民族主义表现不突出,没啥可反。还应该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事实是不是这样呢,请看下面吧!在这次整风中,有一些民族干部(主要是黎族干部)对那些在工作中有些错误和作风不好的汉族干部提出“赶走”的口号。有的说汉族干部不懂黎语、不能体会黎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工作中有意地和汉族干部要态度,闹不团结,说汉族干部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有的人更提出“汉族领导汉族,黎族领导黎族”的论调来。某  相似文献   

9.
韦慎 《民族论坛》2008,(9):46-47
黎族传统服饰是黎族传统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它与黎族人民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黎族人民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本文从黎族男子传统服饰的历史渊源、特征及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便人们进一步了解黎族男子传统服饰。  相似文献   

10.
黎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和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自古以来,黎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在开发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在反抗历代反动统治者(包括本民族的反动上层) 的斗争中,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海南革命,“坚持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创造了孤岛斗争的范例”的斗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一) 根据文献记载,远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时代,黎族人民为了反抗统治者珠崖太守的横征广幅布时,曾经以攻破郡城,杀死太守孙幸的行动揭开了黎族反抗压迫的斗争历史的序  相似文献   

11.
黎族是海南省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地区较广的一个民族。黎族人民具有反抗强暴的光荣革命传统。早在明代,就曾连续爆发过三十余次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惨遭失败,但烽火不息,斗争不止,黎族人民坚持正义、追求自由光明的信念始终不渝。这种精神在近现代革命斗争中表现更为突出。本文仅就黎族人民在现代革命过程中,所谱写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作扼要叙述,欢迎斧正。 一、掀起农民运动,红旗二十三年不倒 黎族人民主要居住在全岛南部的偏僻山区,当地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产和资源极其丰富,古有“福地”之称。黎族人民素来  相似文献   

12.
丧葬习俗不仅是民俗现象,而且是集多种社会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文化仪式.文章在较详细民族志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深描”手法对黎族独特丧葬仪式进行阐述,试图借助“过渡仪式”理论分析仪式主体人的行为和心理结构,旨在探索黎族丧葬活动的结构转换及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43年10月,我们琼崖抗日独立队第四支队的一个工作组,奉命进入五指山区,帮助黎族人民建立五指山根据地。当时情况是这样的:海南岛被日本鬼子侵占以后,当地国民党反动军队不仅毫无抵抗,反而对外勾结敌人,对内欺压同胞。这支反动军队窜进五指山黎族人民聚居的地区,疯狂地捕杀黎族同胞、强奸黎族妇女、抢劫黎族同胞的财产,无恶不作。黎族人民忍无可忍,纷纷从山洞,从草寮,从四面八方跑出来,聚集一起,要求杀死国贼。经过在红毛乡德隆山召开的第一次各乡代表大会的讨论,黎族首领王正义、王玉锦  相似文献   

14.
黎族图腾纹样,是我国海南地区比较神秘的少数民族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独具特色的色彩搭配以及图案造型是黎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黎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体现。本文从黎族图腾纹样的特点入手,积极分析其应用价值,探索黎族图腾纹样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三教归一” ,是全真道鲜明的特征。丘处机继承和发展其师王“三教归一”的思想 ,在其作品中 ,从儒家中主要吸收忠、孝、仁、义等思想 ,从佛教中更多地吸取了禅宗的观点。本文对丘氏“三教归一”的思想和作品进行了分析 ,同时认为柳存仁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上的黎族姑娘,解放前有在脸上、身上“勾花”的习俗。“勾花”,即在皮肤上用钢针点刺出血,再染上兰靛等类颜料,形成永久性的图案。这种在皮肤上刺绣的作法,古今中外都有,但黎族姑娘脸上的图案,多为几何图形,观之,令人惊讶。 “勾花”的习俗,其来源,有两种传说:一种是,上古时,海南岛荒无人烟,周围尽皆  相似文献   

17.
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根据宝岛特点,用科学技术,正在掀起寻“宝”、识“宝”、认“宝”的热潮。当我国的北方是风雪交加的隆冬季节时,海南岛这里却是冬季不冬,阳光灿烂,到处是一派郁郁葱葱的盛夏景象。陵水县远景乡黎族农民,1983年以来,坚持办科技业余学校。他们根据自己地势平坦,冬季不雨不霜的气候优势,1935年,收获晚稻后,在冬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树皮布历史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皮布是人类最早能称之为布的服饰,是服饰从无纺布到有纺布发展过程的有力证据。在海南岛,树皮布是黎族传统服饰的鼻祖,在黎族纺织发展史上居于重要位置。透过蕴藏在树皮布中的文化内涵,还可窥视到黎族来源的一些信息。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海南岛树皮布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索,以便加深对黎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黎族族源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从"建筑意"切入,考察黎族的主要建筑民居;呼吁黎族民房改造一定要有民族建筑意,这样才能凸显黎族的民族灵魂、民族精神以及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与黎族酒文化插图/林开耀文/吴名辉在海南,黎族人皆喜欢(biang)酒。酒历史悠久,汇集了黎山大自然之精华。在现代化的今天,黎酒新品种“山兰玉液”已成为中国陈酿土黄酒第一家。而当年,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的“酒情”却鲜为人知生于四川的宋代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