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代“新体文言小说”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小说发展到近代,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新体文言小说”.这些作品虽然仍用文言,但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面目一新.纵观“新体文言小说”的发展,林纾的翻译小说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何诹的《碎琴楼》是今所见最早的此类作品.此后迅猛发展,苏曼殊的“衷情五记”,“鸳鸯蝴蝶派”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徐枕亚的《玉梨魂》,堪称此类作品的...  相似文献   

2.
姚民哀在《说林濡染谈》①中曾以报刊及其创办人为核心和源头,把鸳鸯蝴蝶派作家分成4个支派,李定夷被归诸《民权报》一支。属于这一支的,还有徐枕亚、徐天啸、吴双热、胡仪鄦、刘铁冷、蒋箸超、包醒独等。郑逸梅指出,“他们行文,都喜骈俪出之,托旨骋妍,雕缕组绣”②,被人视为典型的“鸳鸯蝴蝶”作风;而李定夷又与徐枕亚、吴双热并称个中“三鼎足”,是该派早期代表作家之一。在1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李定夷完成著译30多部。他所写的小说,兼及哀情、艳情、侠情、苦节、武侠、社会各种类型,而以哀情小说成就最高。他的写情诸作,继承明清“世情书”和才子佳人小说流风,吸收西方文学某些营养,并深受林琴南、包天笑译笔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鸳鸯蝴蝶派”的重新认识 ,为我们重新评价叶圣陶文言小说提供了新的学术背景。叶圣陶发表在《礼拜六》等刊物上的小说 ,所呈现的思想艺术特色与“鸳鸯蝴蝶—《礼拜六》派”的流派特征是很相似的。因此它并不是所谓鸳蝴派“逆流”的对立面 ,而是这个流派中格调较高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鸳鸯蝴蝶派与民初办报热潮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鸳鸯蝴蝶派是现代文学史上颇遭非议的一个流派,历来被现代文学史研究者所忽视。过去编写的若干《现代文学史》,实际上都是革命文学史;对革命文学以外的不同的思想倾向、风格流派的作家、作品和社团,缺少必要的论述和分析。对于鸳鸯蝴蝶派这样一个活动时间很长、拥有众多作家作品的流派的考查,已成为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不能回避的“话题”。本文拟从它与民初办报热潮关系的角度作出分析、以期揭示其独特的“个性”。众所周知,任何文学现象的产生必有其社会根源。而鸳鸯蝴蝶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与其它文学现象所不同的,则是它与近代报刊…  相似文献   

5.
鸳鸯蝴蝶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它的发展和繁荣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而且鸳鸯蝴蝶派随时代潮流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其作品有其积极意义。它与新文艺的分歧,实质是文学观念的分歧。在当前文化背景下,应对鸳鸯蝴蝶派文学进行全面而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鸳鸯蝴蝶派电影研究经历遮蔽、价值重估、走向台前等几个阶段。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电影史、电影与文学关系、电影与传媒关系等方面,对鸳鸯蝴蝶派电影人物、电影音乐研究不充分,以及较少开展对鸳鸯蝴蝶派电影的整体研究,今后应该从传播的视角重新统合鸳鸯蝴蝶派电影的研究思路,以期书写出鸳鸯蝴蝶派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完整谱系。  相似文献   

7.
“雅集”是近代文学社团南社的主要活动形式。本文运用历时比较和安全分析的方法,指出南社人的雅集的召集、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文学创作诸方面,既承袭了传统文人的形式,又注入了时代的新质。  相似文献   

8.
并不浪漫的“后期浪漫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徐訏、无名氏作品的剖析会使人发现关于“后期浪漫派”的命名是偏颇的。两者的作品都带有一种明显的混交与融合倾向:对“新感觉派”的感知方式、浪漫主义的手法、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故事编织的综合运用。命名的偏颇在于对想象与理想的不完整理解。在某种意义上,徐訏、无名氏只是有着浓重浪漫倾向和现代色彩的通俗小说作家而已。  相似文献   

9.
刘铁冷(1881——1961),江苏宝应人。与徐枕亚、吴双热、李定夷等人为同辈作家。南社成员。曾参加《民权报》编务。《民权报》是民国初年言论激烈的报纸,遭袁世凯当局嫉视,下令各地,不准销售而被迫停刊。刘铁冷乃与同事《民权报》文艺版编辑蒋箸超合编不定期刊物《民权素》,每隔二三月出版一集。创刊号1914年4月出版。据蒋箸超、刘铁冷分别在序中所说,他们是为了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所表记”,“口诛笔伐”。前三集全是选刊《民权报》登载过的作品,第四集起采用新稿。当时是联系不少名家,发表了很多作品的。但自第二集即改由蒋箸超一人主编。刘铁冷又与友人筹办《小说丛报》,由徐枕亚主编。  相似文献   

10.
坂口安吾是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白痴》突显“无赖派”的鲜明特点,更体现着日本近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特色。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的社会样貌,折射着作者的善恶观。《白痴》中隐含的伤感与呐喊体现了当时日本青年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中小学法人资格问题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确认中小学的法人资格,有助于全面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河南省绝大多数中小学的法人资格尚未认定,认定机构的权限及认定程序尚须依法确定.  相似文献   

12.
芳灿为诗,超越其师门格调、性灵两派,其诗多铺叙繁华,风流华美、富丽芊绵是其主体风格,在乾嘉诗人中,别具一格.在西部为官时,得雄奇壮丽的江山之助,也有朴实劲健、雄壮磊落的写景之作.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诗传统的河流里始终起伏着“阳光派”与“阴影派”两脉.中国现代政治抒情诗与“阳光派”传统密切相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的审美风格以及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从郭沫若、艾青到贺敬之、郭小川,他们对政治抒情诗和新诗传统都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贡献.在阳光和阴影的交错与融合中流变的政治抒情诗,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样本.  相似文献   

14.
昆剧问世伊始,昆山派迎合士大夫、贵族文人的审美情趣,开创了典雅骈俪的一代剧风,而萌起于丝绸之乡的吴江派奋起为昆剧的市民观众代言,以“本色”理论对昆山文风予以否定。在昆剧的发展过程中,苏州的人文环境促进了昆剧所内蕴的二元社会属性即贵族性、市民性的和谐共处,苏州派从而得以最终完成雅俗共赏的昆剧终极风范,从而显示了吴中昆曲派的无比魅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先秦诸子所属学派的划分 ,历来就存在分岐。而对宋、尹文的学派属性 ,争议尤多 ,自先秦以降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种不同意见 :一、名家学派说 ,认定宋、尹文是名家学者 ;二、墨家学派说 ,认为宋、尹文是墨家后学 ,属于“别墨”的一支 ;三、道家黄老学派说 ,认为此二人是活动于稷下学宫的道家黄老学派的学者。宋、尹文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 ?笔者认为应将此二人分而论之 :宋属墨家 ,尹归稷下道家黄老。  相似文献   

16.
严粲是宋元易代之际的重要诗经学家,后世理学家多将他划归吕祖谦所在的东莱学派或林光朝学派。通过梳理相关历史资料,比较严粲《诗缉》与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朱熹《诗集传》的体例异同,并分析《诗缉》的引述文献,可知严粲应当和吕祖谦、朱熹一样,属于宋代经学里的兼综学派。  相似文献   

17.
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社会契约论”对国家性质的解释虽然武断但却是成功的。从理论上分析近代“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来源无疑对认识其真正的价值有着深刻的意义。我们认为 ,伊壁鸠鲁的“原子”的“社会契约论”为近代的国家起源理论提供了一个范式 ,而斯多葛派的自然法为近代的国家起源理论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近代“社会契约论”以斯多葛派自然法理论为基础 ,以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论”为范式 ,建立了一个以人的独立性与人的普遍性相结合的理性世界。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析吴越佛教的有关问题,认为南方在唐末五代成为中土佛教的中心乃是吴越佛教发展的重要背景。吴越受佛教各宗的影响,诸宗并立,其中,法眼宗的中心在吴越后期移至两浙.吴越佛教兴盛,浙僧在佛教上有重大贡献.吴越自始至终尊崇佛教,钱■时期崇佛,是为了在国危忧惧下求取政治与精神的出路.由于崇佛与弘法,杭州自然成为吴越的佛教中心.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前的20世纪前期民间文艺学史上,不仅存在着流派,而且存在着不同的流派,这些在理论、观念、方法上不同的流派,形成学科的多元格局。这些流派是:北大歌谣研究会派、"古史辨"派神话学、文学人类学派、俗文学派、社会-民族学派、延安学派和民俗学派。它们以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存和发展的条件,分别有自己的代表人物、理论纲领和代表作。流派的存在和多元格局既促进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本土化发展,又显示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跨学科性和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20.
姚鹓雏是南社杰出的诗人,也是南社唐宋诗论战的当事人之一。本文对姚鹓雏的诗论和诗作进行了论述,主张学术界应当给姚鹓雏以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