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科技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证,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随着两岸经贸交流力度的不断扩大,作为祖国大陆对台交流的重要平台,福建对台农业“先行先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加强闽台农业科技、信息、人才交流与合作。在这种新形势下,科技将是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发展的新亮点,是闽台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协同合作的先导,必须进一步拓展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空间。一、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体现在农业发展中便为“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同样也被大量的事实所证明,蕴含着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一)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机理和乘数效应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不容小觑。农业生产力是由其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的:构成生产力的硬件是其实体性要素,包括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手段、农业劳动对象;而生产力软件主要指农业管理和农业科学技术。从农业生产过程看,农业技术凝结在...  相似文献   

2.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只有农业技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才能迎来一个科技兴农的春天。近年来,我国每年研究出的农业科技成果,大多因推广障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实际经济效益。据对福建省尤溪、长泰、福鼎等10个县(市、区)的专项调查,当前,制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障碍呈“四不三低”的格局: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不合理、经费严重不  相似文献   

3.
1.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技术”系统(1),使之发挥高度效率的科学,它为下述问题提供心理学根据: ——技术管理工艺过程的组织的结构; ——为一定的技术作业,选拔在个体心理职业重要素质方面具有必要水平的人; ——对在劳动活动中使用复杂技术装置的人员的职业培训; 工程心理学这门科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门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的整个心理表现的独立的心理科学。另一方面,工程心理学还包含着涉及技术结构的技术和工程问题。这些特点是由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技术”系统本质上双重性决定的。 注解(1)“人——技术”系统是作为概括性的概念而运用的。既可以认为它是包括一个人或几个技术装置的系统,也可以把它看做几个人和一些技术的装置的系统。 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这种双重性,产生了一系列独特的方法论特点。此外,还应注意到,任何一个“人——技术”系统都是生产力这一大系统中的独特的微成分。所以,“人——技术”系统表现出许多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诸如生产力受到物质的(首先是技术的)和主观的(人的)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4.
简单性科学技术观对中国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复杂性科学技术观是一种以系统思维方式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巨大推动作用作出的科学总结和概括,表明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具有复杂性关系,是复杂性思维在中国社会发展上的必然反映.中国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5.
研究和明确社会科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它关系着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和前景,也影响到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结论是明确的,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就其整体来讲也是第一生产力.1 理解任何事物都应从其基本概念开始,理解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也应从生产力和社会科学这两个概念的基本涵义谈起.生产力作为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的,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是一个典型的动态性概念.当人类社会处在农业时代时,人们只需要用简单的工具,依靠体力,就可以从事生产劳动,主要劳动对象是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就会认为生产力仅仅是由劳动力和劳动资料二要素所构成.后来随着各种工业生产的发展,劳动对象(原材料)在生产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些原材料对生产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没有石油就不可能制造出各种石油产品,这时人们便进一步认识到了生产力中应该包含劳动对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它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马克思正是从这次技术革命的大潮中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的强大力量,才作出了“生  相似文献   

6.
人类科技界开始认真地、系统地研究信息问题大约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推动.以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为支柱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给整个科学技术打下了"信息时代"的深刻印记.人们认识到做为信息的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美国数学家香农(Shannon)利用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交换和储存,建立了信息科学体系.统计信息系统以其特有的特征构成了社会经济信息的中心和主体,重视和发展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是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实行"开放型"经济国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新论——大生产观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八种生产力定义各有其特点和不足.定义生产力范畴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范畴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必须依据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和特点重新审视生产力.基于此,生产力的新定义是: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识、改造和建设世界的能力系统,而生产力系统是由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自然生产力是其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自然生产力中,自然界的自然力是其基础和要素,生物的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社会生产力中,物质生产力是其基础和条件,精神生产力是其关键和先导,人才生产力是其主体和主导.而且生产力系统是一个有规律地运动发展着的统一整体;有机联系、重心转移、互动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法则.这种新生产力定义的提出,深化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深化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深化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同时对于深入阐述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的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唯物史观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其内涵不仅包括着硬科学技术,而且也必须包括着软科学技术,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只有把硬科学技术与软科学技术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现代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所以,不论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看,还是从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特点和功能看,讨论软科学技术在第一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现实意义的.这种讨论有助于实现软、硬科学的结合,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力地促使社会生产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科学技术化与技术产业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必须经过技术化和产业化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科学的技术化就是以实用为目的,把科学理论转化成技术实践的过程,这是缩短科学与生产之间的距离,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技术的产业化就是以盈利为目的,把技术成果转化成产业实践的过程,这是实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要转换观念,区别科学技术化与技术产业化过程,确立技术产业化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充分认识这一论断,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从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突飞发展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力系统质的变革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战略发展的需求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力要素的内涵不断充实,生产力要素的构成不断扩延。生产力要素的构成及构成生产力的每一个要素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扩充为生产力的发展要素,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一、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生产力的构成,就内容来看,它是参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总和,它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生产力的质和量具体体现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命题现已得到我国理论界的一致认同,并成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但对作为科学技术一个分支的社会科学技术是否具有生产力功能,人们的回答却远没有达成共识.在多数书刊中,社会科学被视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精神力量,它只能通过上层建筑来维系或改造社会组织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对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的发展则无力参与,它不能象自然科学技术那样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化为具大  相似文献   

13.
一、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语言的本质是一个社会事件发生后,在一个社会文化体系内被定位,相应的信息通过一个语言符号体系被传递的过程.一个社会事件发生后,先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得到定位,才能产生一定的信息.这样语言符号体系才能被使用,产生的信息才能被传递.语言符号体系所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取决于接受方是否处在同一个社会文化体系中.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理论的重要问题。社会生产力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生产力组成因素在数量素质上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是生产力优化规律作用的表现。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因素是生产力质变的标志,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关键和决定因素、首位因素是现代生产力的特性。只有从现代生产力因素系统功能、运行层次关系中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才能科学地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由中古向现代过渡时期是一个漫长的现代化过程,主要是解决经济和社会转型问题.中古时期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商品经济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困难很多.人们需要认识工场手工业在经济和社会转型中的桥梁作用.每个社会形态都是一个"多维结构",它包括技术形态、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在内.这些形态在社会中的作用是有主有次、相互联系的.社会技术形态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形态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牵涉到生产效率和分配公平问题.劳动和资产是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对于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生产、交往和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应该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采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的微观和宏观视角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农民科技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地域文化背景影响是其主要原因,农业推广中要充分利用和维持农村初级社会群体,依靠乡村精英的带领或示范,引导农民采用农业科学技术;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新生力量,保障了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渠道的高效畅通;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增强农民技术采用行为的基本动力,农村各项制度体系是提升农民技术采用行为的重要机制。建议将农民看作技术的主导者,由农民自己来评判技术的可行性;整合信息传播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采用率;理顺农村组织的关系,打造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完善农村各项制度,创造农业技术推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术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上存在着以下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本身的一个构成因素,而且是第一位的因素? 在一些学术论文中往往把科学技术说成是生产力的一个构成因素,而且是起主导、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人说:“从现代生产力系统内涵看,科技是主导因素。生产力系统,既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物形态,还包括科技、教育、管理、信息等知识形态要  相似文献   

18.
书目工作系统是整个科学文献交流系统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子系统,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开发文献资源、向读者传递文献信息,为教学、科研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使得文献资料爆  相似文献   

19.
1978-1988年,在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过程中,国家技术观也在发生着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技术观循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经济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新技术革命"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场挑战"-技术与制度的共变的历史路径,影响着中国的技术发展和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20.
印刷出版物的传递行为是一个被信息传递链制约的综合过程.对内,它受控于记录工具、传播载体、信息载入和编排方式,更被认知个体视觉系统的生理和心理知觉所左右.对外,社会进步与变革促就印刷媒介发生巨变,信息变革反过来又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加速科学技术向前迈进的步伐,在受到现代电子信息传播媒介的大力冲击下,印刷出版物信息的设计、传播、接收模式又必然呈现多元态势方可应对现实环境与认知个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