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论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渗入到人们的一切价值活动之中,发挥目标选择、情感激发、评价标准和行为导向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人们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人们的多样化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调节,树立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先进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渗入到人们的一切价值活动之中,发挥目标选择、情感激发、评价标准和行为导向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人们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人们的多样化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调节,树立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先进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文化价值的人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非功利性存在特性决定了人的文化特质。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文化价值是指文化作为客体 ,它对于人的文化本性和需求的意义。文化价值旨归主要体现在文化与社会发展及其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两个维度。发展先进文化 ,必须努力建构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功利与公正相统一、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一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立体的问题,包括价值、制度与实践三个维度。贯穿这三个维度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体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维度能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提供价值与理念导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维度能以规范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方式,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行为准则: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维度能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找到依靠力量,提供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5.
孟子"性善论"对人性所作的善的判定是一种"价值事实"认定,其理论是一种未区分价值与事实、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特殊类型的价值理论,或者说是一种价值范导性质的事实存在理论。这可以从"性善论"所明确指出的"诚者天之道"这一本体论判断、所认定的"人的心中天然存在着善的要求"这种价值实质、所隐含的"思善为善"是人的价值职责等方面得到证明。孟子之所以认为人心的四个维度是善的,是因为他洞见到了人是家庭、邻里、国家、天下等各种共同体中的社会共存者这一深刻事实,体悟到了社会共存这一基本价值对于人们行为的本质要求,包括在恻隐之心维度上人际相互关爱、在羞恶之心维度上对人们共存情感的理性引导、在辞让之心维度上人们的交往和谐、在是非之心维度上人们社会合作的理性判断等。在人性善的实现路径方面,孟子的"性善论"的确强调从个体修身出发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也包含着反向的即从后三个方面看个体修身的价值视野。孟子性善论的价值意蕴,在根本方法论、人学价值取向、安身立命归依、社会秩序建构、目标实现之用等方面,对于社会治理特别是建构理想的社会共同体、激发全体社会成员主动向善的巨大潜能、自觉实现道德成长和共同福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谚作为清江流域公民行为习惯法的一种特殊载体,主要内容包括自身行为规范、家庭家族行为规范、社会交往行为规范和经济交往规范。行为习惯法的核心价值是"情"、"理"、"和"。情与理是和的基础,是人行为的维度;情与理冲突时舍情取理;和是情与理的归属,是人行为的目的。正是情、理、和的特质实现了习惯法与社会生活的沟通,使习惯法成为当地公民的行为模式。民谚为今天立法和普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也是研究国家法与民德关系的新窗口。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生活世界,人权价值是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的价值尺度。人权价值作为一种正当性价值,是始源性价值、低限价值、构成性价值和多样性价值的统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理性是把人权价值实现于"人本身",进而展开人的本质的逻各斯力量。人权价值的理论实现并不当然意味着生活实现。从理论实现到生活实现是人权价值的时代要求。人权价值的双重实现是作为一种过程展开的,是思想手段与生活目的、理论形式与实践内容的双重统一。把握人权价值双重实现的生成路径,要解决思想手段能否为生活目的提供合理性举措,理论形式能否促进实践内容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问题。制度化法治与人情化德治的会通,从理性积累到民主进步的现实需求,从保障公共福利到对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促进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是人权价值双重实现的重要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8.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价值导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价值导向,应当以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义的价值与利的价值的统一、艰苦创业价值与正当享受价值的统一、理想价值与职业价值的统一导向作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坚持多样性与主导性相统一和实践锻炼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开始以来,道德就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它以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并协调着整个社会关系。正是在这一点上,不同的社会形态选择了不同的道德关系,也就是说,道德本身不是一种固定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道德所起的作用并不一样,因此说其价值就各有千秋了。又由于社会关系决定了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由社会经济关系来确定。一个社会确定何种道德价值,或者说哪种道德价值导向起决定作用,是其文明程度的标志。做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对社会道德导向的选择不同于以往其他任何社会形态,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价值导向的确立应该以有利于集体、国家以致于全人类为目的,这就要求以个体与集体相统一、以集怍为主的集体主义做为其价值导向,这就是本文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道德调节:和谐社会的伦理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调节作为社会调节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以推动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为目标,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导向;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重要价值取向,属于"应然"的基本价值判断,本身也是一种伦理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德调节可以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社会道德赏罚、评价、教育等方式,广泛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为实现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制度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提供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世界作为一种视域,为我们理解价值及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活世界是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的统一。价值同时与这三个世界相关联,这就决定了价值观教育不能是灌输式的教育,而应该是互主体性的教育。价值与社会事实相关系,这就决定了价值现教育是一种关于社会事实的教育,而不是关于自然事实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律性的统一,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结构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路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制度管理的统一,以及解构与构建的统一。加强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律性研究,是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重要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13.
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即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统一。美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表现。体育对人的生命之美有极大的激发和促成作用。体育通过各种运动形式对人的三重生命进行激发和磨练,增强了人的生命力。而人的三重生命的充分发展必然会表现出生命的美的光辉,最终走向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和现实看,人们普遍憧憬“美好生活”,没有例外。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过上好日子”的应然状态,这种状态由人民来“定义”,并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来体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实然行动实际上就是不断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过程。应然状态与实然行动之自然契合,架构了“美好生活”的内在意蕴,即什么是美好生活与美好生活实现条件——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人类美好生活的真正本质在于社会实践——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实现什么样的美好生活与怎样评判美好生活——目标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谁的美好生活与谁来创造美好生活——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认为幸福的社会属性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二个方面,前者是人的本质决定的,后者是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历代思想家们都认为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幸福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社会生活是幸福的现实基础,劳动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手段,社会制度对人的幸福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最美现象"美在朴实无华的道德关切、美在真挚无悔的无私奉献、美在勇于担当的崇高品格。当今社会出现的"最美"现象,折射出国人道德审美取向的生活实践转向。这种转向所表征的道德文化现象其实是人向自身回归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常态化道德生活的反映。这种转向的内在机理在于人的理性本质与社会本质与当前社会道德实践的契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应坚持立足现实与科学引导相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积极倡导与典型示范相结合以及制度保障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生活形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对福科、利科、拜肖的话语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直接对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以指导和启发.话语是多种生活形式诸如语言游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统一.话语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活形式的理论.新闻话语也是生活形式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价值乃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在事物相互作用中同时实现着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重效应;物质价值、自在信息价值和精神价值乃是三类最为基本的价值形态,社会价值乃是三种基本价值形态交织综合的有机统一;人类的不同文明时代是以不同的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的,人类信息社会文明形态的崛起突现了网络化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东方文化的多元性客观存在,但其统一性更为明显。亚细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东方社会文化的性质和特点,奠定了东方文化统一性的社会基础;历史上三大文化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成为东方文化统一性的一个重要成因;东方文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均有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现。对东方文化的统一性进行研究,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学科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道德的利他性与为我性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具有利他性,又隐藏着为我性,不能简单地以一个方面否定、排斥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道德的这两种属性互相兼容、互相渗透、互为条件、辩证统一。这种内在的辩证统一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我为他人,他人为我;我为他人,方能为我;我为他人,“他”中有“我”。这两种属性要从道德规范的普通性、社会性来把握,而不是对个人具体行为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