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资产质量和资本调整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改革的中心议题。在我国 ,银行中国外资产、储备资产及对中央银行的债权存量不多 ,资产主要表现为贷款 ,即对企业和家庭的债权以及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债权。长期以来 ,由于国有企业体制、政府行政干预、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问题和中国信用基础脆弱性风险等多方面的原因 ,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 ,造成信贷资产的恶化、利润降低和资本金的不足。资本充足率是反映银行资本状况和资产质量的综合指标 ,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充足的资本条件是银行抵御不良贷款造成的风…  相似文献   

2.
一、信贷资产质量的现状及其原因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其资产质量与经营成果息息相关.目前国外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资产的结构和质量,而且在管理上已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考核标准:在资产构成方面,各项贷款所占比重约为40-50%,逾期贷款约占各项贷款8%,催收贷款约占7%。而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质量状况与这个标准相距甚远.据统计,目前我国专业银行各项贷款中约有40%是不良贷款,而企业所欠贷款中又有1/4是利息.信贷资金占压多、周转慢,严重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它的营业…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石泉,建平目前在我国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中,银行贷款均占总资产的80%以上,是最主要的资产形式,贷款风险即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主要的风险。本文针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认为应采限以下防范措施:一、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相似文献   

4.
提高县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思考彭文俊,高献峰安福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1994年底愈期、呆滞、呆帐贷款占贷款余额平均20%多,其中“两呆”贷款占贷款余额近10%,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原因既有国家体制政策干预和企业经营不善,逃避债务的外部因素,又有银...  相似文献   

5.
一、处置不良贷款交易模型和现实约束 在我国,目前对银行处于风险状态的资产的提法就有10余种,如不良贷款、不良债权、不良债务、有问题贷款等.为讨论问题的方便,本文统一使用不良贷款这个概念.处置方式或交易结构是指不良贷款交易双方的成本收益关系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贤 《南方论刊》2008,(6):38-3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取得超速发展。至2007年10月止,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192亿元,同比增长35.57%。虽然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一定程度掩盖了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但信贷风险是银行业经营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今年以来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已呈攀升趋势,由于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8年,可以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已经逐渐步入违约率上升的风险期。  相似文献   

7.
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初探滕德普万漯生胡蕴伟信贷资产是国有商业银行开展资金经营的物质基础,其质量高低不仅直接制约着银行的经营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的经济效益乃至生死存亡。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催收贷款比例居高不下,包袱沉重、信贷资金周转滞缓、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金融风险隐患备受关注。而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四大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构成了当前最为突出的金融风险隐患。据统计,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达到15000亿元,占整个银行全部贷款的30%。那末,国有企业究竟凭什么具有如此高的借贷倾向而不考虑自身的...  相似文献   

9.
取消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额控制,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来,总的情况是好的,反映存贷款余额比例下降,贷款资金自给率上升,多年形成的超负荷经营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实际推行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应该注意研究和解决。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施的难点和问题1.历史包袱沉重,使银行难以达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受近几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下降,这种趋势目前尚无有效措施予以遏制,且呈继续上…  相似文献   

10.
完善三项机制提高资产质量□刘承芳熊德兰当前,银行信贷既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又是经济建设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然而,银行资产质量问题也日趋严重,已经制约和困扰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宜丰而言,目前逾期、呆滞、呆帐贷款达2亿余元(占贷款总额的49.3%)...  相似文献   

11.
刘莉 《南方论刊》2009,(6):74-75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让人始料不及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并逐渐影响我国各行各业,对金融行业和机构的影响也在逐步凸显,表现为存款和贷款同时增加,票据业务增长迅速,不良贷款有潜在增加的风险;票据融资余额不断增加,不良贷款潜在压力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2.
乐都县农业银行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效益,不断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保持了健康、快速、稳健的发展。全行资产总额达4亿元以上,截止2002年底,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21,66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0,905万元,2002年实现利润417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为乐都县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做出了积极贡献。 县农行为更好地为乐都县经济发展服务,倾力担负起建设“小康乐都”的重要责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全党、全行开展的“三讲”教育,“讲政治”是核心。对农业银行的经营行来说,“讲政治”的具体表现就是搞好业务经营,防范化解信贷资产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本文从“讲政治”的高度分析大庆市农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度高的矛盾。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经营指导思想的偏差,致使大庆市分行信贷资产质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地制约着该行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了该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步伐。一、由于“不讲政治”,缺乏对金融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放松了信贷管理和风险防范,是不良贷款增多…  相似文献   

14.
王越 《理论界》2000,(6):25-2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脚步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深层次矛盾被暴露出来,特别是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日益严峻,已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务之急。一、银行不良贷款的划分与确认银行不良贷款的划分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是按时间、质量为标准。按时间标准,贷款合同到期后三个月未能偿还的贷款,就被称为不良贷款。按质量标准,凡是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大于20%的贷款都被称为不良贷款;其中,包括可疑的贷款,即损失可能性超过5…  相似文献   

15.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探析□李寿明郭新德目前,金融系统正在大力开展“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年”活动,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和中央银行的领导明确提出,要争取在今后的几年里,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每年降低2%。由此可见,大力清收“一逾两呆”贷款,提高银行的信贷资产...  相似文献   

16.
信贷资产风险是银行诸风险中的核心,直接关系着银行的命运,所以认真分析信贷资产风险的表现和原因,研究对策,开展信贷资产风险的稽核监督,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贷资产风险的表现 信贷资产风险是借款者违约拖欠贷款,以及由于信贷资金周转滞缓,资产与负债失衡,造成银行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有效运行的可能性。他与市场风险紧密相联,与企业经营风险联系在  相似文献   

17.
抵押物资产的评估是商业银行保全资产、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重要业务领域。价值类型是以抵押贷款为目的的资产价值评估的基础。关于抵押贷款价值类型,理论界的主要有三种观点,即抵押贷款价值、市场价值与清算价值。文中分析不同价值类型在林权抵押贷款评估中的适用性,认为当前情况下适合采用市场价值类型作为评估的价值依据,并提出基于市场价值类型的林权抵押贷款评估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的金融风险主要是在银行系统,而且突出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上,其具体表现形式是资产运营质量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收息率低,欠收利息严重,从而使问题进一步恶化。这两个方面问题集中到一起,从经济实质上看,是银行资产的面值超过了实际价值,进一步说,是银行的债权人在银行系统的金融资产超过了与之对应的物质资产,其差额即是银行资产泡沫,其数额相当于银行的不良资产。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实质上是严重的资不抵债。因此,有必要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化解…  相似文献   

19.
朱林 《中州学刊》2001,(1):41-42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安定和金融秩序的稳定。如何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资产管理水平,杜绝信用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的成因“不良贷款”是指“一逾两呆”,即逾期贷款、呆账贷款和呆滞贷款。目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的比重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已居金融行业之首,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其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历史原因造成。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合作金融组织已存在了40多年,但多年来,在实际上,已基本丧失了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20.
胡佑爱 《云梦学刊》2012,33(6):58-62
虚拟虚假经济现象催生不良贷款的隐蔽性、欺骗性、危害性很大,但还没有引起广大金融工作者警觉。信贷企业主要是通过虚拟价值体获得贷款必要条件,主要虚拟、虚假抵押物品价值、商品价值、贷款衍生物品价值等诱获贷款。不良贷款内部质量结构不同,风险程度也就不同。不良贷款最终形成和最终造成损失的程度,不是简单地由不良贷款"量"决定的,而主要取决于不良贷款的"质"以及债务者对待债务的"动机"。要高度重视道德风险防范。对不良贷款采用新型的"五级风险量度""五级风险警界区"方法区别跟踪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