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科学判断,毛泽东思想之真凸显在毛泽东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中,凸显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中;毛泽东思想之善凸显在毛泽东的人类解放情怀和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上下求索中;毛泽东思想之美凸显在毛泽东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与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之中。“真”、“善”、“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毛泽东思想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是毛泽东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产物.其发展和成熟经历了两个大的时期:一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以反帝联苏为中心,在处理与苏、美、英等国的关系中多方面展开,形成了诸多国际战略思想原则;二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在处理国际关系的实践中,先后做出了中苏联盟、联美遏苏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了包括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跨国公司对美直接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在此过程中一些中国跨国公司在美直接投资时因为遭遇政治壁垒而铩羽而归,这不仅影响到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良性发展,而且将可能危害中、美两国政治关系。本文以中国跨国公司对美直接投资为例,基于博弈论视角探寻中国跨国公司应对东道国美国政治壁垒的博弈策略。研究认为,中国跨国公司对美直接投资过程中应积极构建动态、多层次非零合博弈机制,以减少乃至最终消除中国跨国公司对美直接投资中的政治壁垒,以更好地推动中国跨国公司对美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面对复杂的民族关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民族思想在广西民族地区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广西民族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贺金浦 《江汉论坛》2004,1(5):113-116
毛泽东建党思想在批判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时,也充分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中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两个方面的完满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维特征和科学态度。当前,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中,深入研究毛泽东建党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毛邓统一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邓小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史上,邓小平和毛泽东是接力长跑中承前启后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思想体系、基本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关于全局问题的论述,十分深刻和精辟.当前加强对毛泽东同志关于全局问题论述的学习和研究,用毛泽东关于全局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全局与战略的论述及其意义毛泽东同志精僻地论述了全局与战略的本质关系,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他以战争规律的研究为起点,指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白英自1946年延安之行后即开始毛泽东诗词的译介,堪称英语世界毛泽东诗词传播的先行者和开拓者。1940-1970年代,他持续不断地以多种文本形式建构和传播毛泽东诗人形象,包括中国日记、游记、回忆录以及毛泽东传记作品等。在白英跨文化写作中,通过三次见到毛泽东的个人印象、毛泽东诗歌涂鸦轶事以及诗集《风尘集》手稿之说等,勾勒出毛泽东这位中国政治领袖兼具的学者气质和诗人形象。白英1947年编译出版的中国诗选《小白驹》已收录《沁园春·雪》;1957年毛泽东诗词18首在《诗刊》上甫一刊出,白英即悉数译出并撰写评论文章《论毛泽东的诗》,发表于英美文学期刊《文学评论》和《谷山杂志》;还在两部毛泽东传记作品中开辟专章凸显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形象。白英的毛泽东诗词阐释着重发掘其与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包括在诗歌题材与意象、诗歌主题内涵、诗歌表现技巧上对中国传统资源的创造性吸收和转化等。白英借由毛泽东诗词为西方世界观察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在中西文化交流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其价值和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既是功勋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政治家、理论家,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写下了许多光辉的诗篇,为我国和人类的艺术宝库增添了璀璨的明珠、绚丽的魂宝,成为全世界所共有的珍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诗词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生活的审美反映,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美学思想的形象体现。毛泽东诗词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我认为,崇高是毛泽东诗词突出的美学特征之一。崇高是我们社会主义时代交响曲的主旋律。正因为毛泽东诗词具有崇高美,不仅给人们以丰富、高尚的审美享受,而且陶冶人们的情操,震撼人们的心灵,激励人们英勇斗争,奋发地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本文拟从抒发理想情怀、塑造艺术形象、展示历史背景和描绘自然山川等方面,论述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7,(5):159-164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战略思想。毛泽东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的构想,具有鲜明的品格: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学说作为理论指南,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作为考量依据,以实践经验的总结运用作为智慧源泉,以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作为借鉴对象。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毛泽东逝世32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30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毛泽东虽然逝世了30多年,但他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输入毛泽东这个关键词,随意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关于毛泽东的相关网页就有3130万篇,毛泽东思想有4765万条记录。在谷歌中输入毛泽东这个关键词,就有大约770万项符合查询结果。这表明,毛泽东依然活在中国人民心中,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人们还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具有如此高的兴趣?这就涉及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以及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思想众多研究领域中,毛泽东史学思想研究稍显单薄,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主要表现在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不断推进,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尤其是在研究内容方面,对毛泽东史学思想的渊源、毛泽东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传统史学的关系、毛泽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中的贡献、毛泽东的史学方法、毛泽东党史思想以及毛泽东史学思想的缺憾等六个方面取得了较多的重要成果.展望未来,毛泽东的史学思想研究仍有进一步加强、深化、拓展的空间:第一,大胆吸收国外毛泽东史学思想研究的优秀成果,以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进一步发掘毛泽东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第二,系统反思毛泽东史学思想的缺陷;第三,积极开展毛泽东与同一时代的革命家、思想家的史学思想的横向比较;第四,开拓研究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史学思想;第五,大力加强对当代毛泽东研究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阈下对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进行理论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近代中国中西方文化之比较为其现实背景,学习和汲取西方先进文化为其思维起点,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其思考核心,融合和创新中西方文化为其理论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影响的热点一再兴起,但对于传统文化与毛泽东社会主义观之间的关系,尚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养育毛泽东的湖湘地域文化两个方面研究文化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生产力思想。邓小平在新时期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思想 ,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 ,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的生产力标准 ,同时又纠正了毛泽东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的失误。邓小平正是在对毛泽东生产力思想的扬弃中 ,实现了当代中国生产力思想的飞跃和升华。  相似文献   

16.
刘汉民从事毛泽东诗词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作者为自己的研究工作确定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审美的角度”。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毛泽东诗词?这自然是一个新的重要理论课题。作者在《毛泽东诗词十美》(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一书中将毛泽东诗词概括为“十美”:“人格美”——研究诗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史诗美”——研究毛泽东诗词在反映现实、把握历史方面显出的审美刨作原则;“崇高美”——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主导的艺术风格;“神韵美”、“绘画美”、“含蓄美”、“典雅美”、“晓畅美”——具体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不同的美学特征,而“章法美”、“音乐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中国革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且,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学习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文艺反映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传统诗学中“物感说”有清晰的理论传承.“物感”说对于“心”“物”关系的探讨及重情特色,在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中体现明显,但毛泽东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艺理论,对“物感说”有创造性的阐释和扬弃.  相似文献   

19.
1979-1980年是美台关系经历磨合和调整的时期,也是美台“准联盟”关系最终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美台“准联盟”关系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多重三角关系的影响,包括美国行政部门、立法部门和台湾当局组成的三角关系,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组成的三角关系,以及美国、中国和苏联组成的战略大三角关系。在“零和游戏”的作用下,上述各支力量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和斗争,最终达成一组临时的平衡。这组,临时平衡中既有安全对抗关系,也有安全合作美系。美台“准联盟”关系则是各支力量相互牵制、相互妥协的结果。美台“准联盟”关系是安全合作的一个“怪胎”,是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三方安全困境的根源,也是西太平洋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群众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生长起来的重要理论和宝贵经验,是毛泽东法制思想的理论之基。建国后,毛泽东把群众观运用到法制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主体论为基础的人民主权法制建设思路,推动了以群众路线为方法论的中国特色管制刑的创立,然而,由于过于推崇以“大民主”为基本特征的群众运动造成了对法治的轻视。理性地、全面地分析建国后毛泽东法制思想和实践,对于当前法治中国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