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音信仰产生于印度,大约4世纪入西藏,与藏族本土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一种独特的新型观音信仰文化现象。藏族观音信仰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观音信仰文化而自成一体,并有其自身的内部体系和发展规律。藏族观音信仰内部形成显宗信仰、密宗信仰和民间信仰三个体系,三者之间既有共通之处和内在联系,同时每一种信仰又有其特点,形成独立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藏族习惯法中的惩罚性赔偿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赔偿制度是藏族传统法律中惩罚犯罪、制裁社会越轨行为的一种独特的法律制度。本文从民事角度对藏族习惯法中的惩罚性赔偿规则进行了特点归纳和功能分析,并结合罗马法中侵权规则的发展规律和藏族地区的社会现实对该规则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藏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诗歌异彩纷呈。这些诗歌经过历代藏族劳动人民加工锤炼、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广大藏族人民所喜爱。“拉伊”(Ia gzhas)系藏语音译,意译为情歌或山歌。它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咏爱情的艺术形式,流行于藏族安多地区(甘肃、青海、四川一带)。情歌在藏族民歌中数量颇多、流传甚广,是藏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用拉伊来歌颂他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藏区长期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对藏族的现代教育影响深远。尽管寺院教育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藏族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但其独特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对现代的学校教育仍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摘要]藏族传统习惯法是藏区历代地方政权以及各部落加以确认或制定,并通过地方政权或部落组织赋予其强制力,保证在本地区或本部落实施并靠宗教组织、部落组织或盟誓约定方式调解内外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规范。藏族传统习惯法中既有宗教信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诸多成分,又有吐蕃和西藏地方政府时期所颁行的法律政令及其遗留。同时,藏族社会深受藏传佛教的基本行为规范和法度等影响,以致藏族传统习惯法的核心机制和原则直接来源于藏传佛教,因此,藏族传统习惯法的性质不仅是宗教,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藏学的含义、内容及其发展 藏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历史的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形成了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学科藏学。实际上,藏学是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我国藏族科学文化学的总称。它是一门独特的综合性的学科群。  相似文献   

7.
藏族饮茶历史十分悠久,在与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藏族喜好饮茶,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藏族饮茶习俗无论在茶叶品种、饮茶方式、饮茶器具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藏地、藏史、藏文化孕育出阿来独特的文本抒写、文化视角及其藏族情怀。穿行于汉藏异质文化之间的作家阿来,以其独特的母语思维和母语表达方式,用汉语诠释着“嘉绒藏族”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变迁。,在《尘埃落定》中,阿来对藏族环境、藏族情怀的抒写凸显得淋漓尽致。在某种程度上,阿来就是“嘉绒藏族”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四川藏族,地处历史文化沉积丰富的民族走廊,其独特而复杂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造就了四川藏族妇女腰带装饰艺术的独特风格,实属藏族装饰艺术中的奇葩。本文以四川藏族妇女的腰带装饰为对象,着重探讨腰带装饰在造型、纹样、色彩、材料以及工艺上所表现出来的装饰特点、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院校藏族学生习得英语过程中通常以汉语为媒介,而藏、汉、英三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差异对其英语习得有很大影响。以探讨这种文化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为目的,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分析藏、汉、英三种文化的差异,发现这种文化差异对藏族学生英语学习既造成某些不利影响,又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1.
藏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铸就了风格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而且也形成了许多深受宗教和政治制度影响的禁忌活动。藏族的不少禁忌,在人民心目中已俨然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实际上,它既包括生活习俗,又包括宗教信仰上的内容,因此,藏族的禁忌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一种标志的作用,向我们展示着藏族社会文化中的最强点及最弱  相似文献   

12.
隆务河畔的藏族民间服饰及其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青海黄南隆务河流域的藏族服饰进行了介绍 ,认为在形制、款式、工艺上呈现的独特风格体现出藏族服饰文化独特的个性特征 ,凝聚着深沉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13.
藏族居住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历史因素所形成的独特社会环境,使得藏族服饰独具特色。它异常丰富多彩,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实用、审美价值。它体现了藏族的历史发展,经济状况、习俗和文化。民族服饰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实证。长期以来,藏族服饰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编织工艺是藏族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其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探讨其物资功能与精神追求,对于了解藏族传统文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白龙江流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藏族服饰结构式样,特别是藏族妇女服饰,形成了"十里不同装"的靓丽风景。白龙江流域藏族妇女服饰大致分为上迭服、下迭及舟曲上河服、舟曲山后服及博峪服四种类型。这些服饰总体特征与其他藏区服饰有所不同,体现了鲜明的区域个性。丰富多彩的白龙江流域藏族妇女传统服饰,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透视了该地区藏民族的审美价值观,也体现了藏族区域服饰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藏族儿童文学是祖国儿童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放射着绚丽光彩的明珠。这种以口头形式流传在广大藏族群众中的文学体裁,在其不断丰富、不断日臻完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藏族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它虽然没有被文学家们撰写进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之中,然而它却象清凉的甘露一样浇灌和培育着无数藏族儿童心灵的智慧鲜花。  相似文献   

17.
阿来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少数民族作家。缘于阿来独特的出生背景与生活经历,原乡成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想像空间和叙事资源。阿来在小说中对独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书写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个独特存在。阿来小说中的原乡叙事是其对故乡的独特表达与追忆,既有对藏区现实的反映与折射,又有对藏族族群的想像与摹写。阿来小说中的原乡叙事让人们不仅从地理空间上识别了他的故乡,而且从地缘文化的角度确认了藏族符码、重释了藏族历史。原乡叙事不仅是阿来的小说创作特色,而且是其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亦是其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承载。  相似文献   

18.
“花儿”流传中的一种特异现象—“风搅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甘肃某些藏、汉或藏、回杂居区,流行着一种不大受人重视,而样式独特的“花儿”,当地群众形象地把它叫作“风搅雪”,也有的藏族群众把它叫作“呷各拉伊”,即“汉族的山歌”。它是用藏、汉两种语言混在一起唱的“花  相似文献   

19.
玛久拉仲以独创的一整套宗教理论与修行方法,创立的藏传佛教觉域派,不仅对藏传佛教诸宗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对藏族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玛久拉仲化身的空行母不时出现,通过她们,我们可以发现玛久拉仲对藏传佛教及藏族女性的深远影响。觉域派作为藏传佛教的一种支派,既是一种文化,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通达而完备的哲理学说,且在此丰富的思想体系和哲理学说上建立了自己的信仰,从而使广大的觉域派行者有了自己的信仰和修行目标。  相似文献   

20.
史诗《格萨尔》说唱音乐的艺术性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萨尔》是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 以浩瀚无际的篇章,生动的战争描写和人物 的刻画,反映了藏民族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它 是藏族文化宝库中最珍贵、最有价值的代表 作,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研究古代 藏民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长期以来,《格萨尔》主要以两种形式在 民间流传。一种是通过记录整理成文学,以 手抄本和木刻本的形式;另一种是经过民间 艺人的说唱形式在民间流传。而后一种是主 要的流传形式,它直接通过民间艺人以说唱 表演来继承和传播,成为《格萨尔》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格萨尔》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 力和艺术感染力,正是因为它以独特的说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