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1999-2011年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公共品供给综合评价指数,运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房地产税显著提高了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而土地出让收入则更多地投入到了经济性公共品领域.进一步研究发现,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收入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房地产税显著增加了东部的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但对西部影响有限;土地出让收入对中部地区的经济性公共品影响最大,对西部的影响则不显著.我国地方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依赖地方政府投入,去“土地财政”以及构建以房地产税为主体的地方税收体系是我国未来的改革方向,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改革财政分配体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是决定农村公共品供给成效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需要完成各种工程建设,而且内含着基层各部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协调过程。因此,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涉及的诸多关系问题、利益问题都属于基层治理问题。资金来源与资金使用决策机制是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不断演变,农村税费改革前其主要受资金来源问题制约,农村税费改革后其主要受供给决策机制影响。成都市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将资金投入与基层民主建设结合起来,并在村级治理中构建分配型民主机制。实践证明,分配型民主机制有利于较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对于解决国内其他农村地区的相关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随着政府对民生的大力度投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连续7年快于经济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增长与分配格局呈现出改善的势头。但是,由于拉大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很多体制性和机制性因素并没有完全被消除,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仍然比较严峻。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继续推进分配体制的调整和改革,力争建立起一个稳定预期的收入分配趋向公平的体制机制,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论公共品有效供给不足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大量一般产品和服务过剩的现实相反 ,我国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已成为制约 2 1世纪经济次高增长的瓶颈障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公共品及其有效供给不足公共品是与私人产品和服务相对称的概念 ,指政府向企业和居民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其范围很广 ,诸如基础设施、国防、警察、司法、教育、卫生等等。笔者在本文中把它分为两部分 ,即公共产品 (硬件 )和公共服务品 (软件 )。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中公共品短缺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当前经济…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史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安定和促进农业发展,内容相对集中.1919~1949年间,由于国内、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国民党政府放松了对农村社区的服务,此时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相对苍白期.受财力的限制,革命根据地政府在农村主要提供社会救济、农业水利建设、文教卫生事业等公共产品.总体上讲,新中国建立之前,农村公共品的政府供给中具有职责的相对稳定、主体上的相对集中、内容上的断续波动和成本上的劳力隐含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水平成倍增长,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食衣住用行等各方面体现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品供给日臻完善,扶贫开发成效卓著。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民生福祉增进经历了数量满足型、品质追求型、均衡发展型三个前后递进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准公共品供给机制是从供给主体和运行机理的角度抽象出的供给模式,实质是在准公共品供给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及非营利组织供给。由于准公共品的层级性和复杂性,不同的机制和制度安排对于准公共品的供给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单一制度安排无法实现准公共品的充分和有效供给。只有建立复合的准公共品多元协同供给机制,才能实现充分有效供给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造成农村各方面落后的一个因素就是国家对城乡公共品供给不平衡,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因此,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实现农村公共品供给均等,缩小对城乡公共品供给差距,逐步实现对城乡公共品的统一供给,这将极大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内涵表现为地方政府竞争和地方政府治理两大特征。分权下的地方政府因其产权的缺失及"经济人"的特性,为了争夺资本,扩大投资规模,竞相展开财政竞争,将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在能带来更多利益的基础设施等经济建设类投资,从而忽视非经济性公共品及公共服务的投资;而为了顺应财政分权改革及地方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为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努力改善政府治理结构,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从而起到改善非经济性公共品及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特殊教育公共品供给大致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供给时期、多元主体供给改革时期和公共服务探索时期三个阶段.当前,主要存在政府、社会和学校供给的混乱与失范,社会公共参与供给及其决策、监督的不足和特殊学校自主发展性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强化政府对特殊教育的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框架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的社会参与供给制度,加强公共品供给的法制化建设,创新和完善公共品供给方式,并对特殊教育公共品进行特殊教育需要意义的特殊设计,确立和维护好特殊教育公共品领域边界.  相似文献   

11.
博弈视角下农村社区公共品自愿供给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公共品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农户是否能成为农村社区公共品的供给主体?运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和重复博弈的分析方法表明,在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中,要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使自愿合作供给成为现实,就要将非合作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并相应地引入激励机制,才能使合作供给长久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把提升企业职工收入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抓住机遇,促进企业发展,为增加企业职工收入奠定基础;加快立法,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收入增长机制的法律保障体系;形成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企业职工收入随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规范秩序,努力实现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加强监管,保障企业职工取得合法的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性"是城市的本质规定性。城市公共性具有强大的正外部性和鲜明的空间特征。"城市病"是城市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之下城市公共品体系与城市公共需求的脱节和失衡,源于城市管理"公共性"缺失和偏离。改善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现状,核心是优化提升城市公共品体系供给能力,使城市发展规模与城市公共品体系供给能力边界相适应。这既依赖于城市管理的科学定位和公共性约束,也必须适时推进城市公共品体系的空间扩展,维护城市管理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勘误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马万里文章《分权治理与政府合意:中国财政改革的难点与化解》,图2末尾两个小框中的内容分别做如下勘误:"城乡教育公共品供给差异"应为"选择型政府职能公共品供给失衡";"城乡收入差距"应为"分权治理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品是特殊意义上的公共品,与一般公共品不同的特征就在于其暂时性、过渡性。农村很大一部分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进城之后公共品供给不足,如果过度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实际上是一种逆城市化行为,意味着浪费,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后其子女入托、就医、就学等难题则得不到有效解决。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首先应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水平,如果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水平没有增加,单纯靠公共财政扩大农村公共品投入是不可持续的,中看不中用的。土地入股将社保福利寓于其中,是最具有社会性的城市化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农民进城对公共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民生与生态密切相关,民生与生态的关系经历了由外在性关联到内在性关联的演变后,生态民生成为民生的重要内容。民生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民生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在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可以实现教育生态化、就业生态化、收入分配生态化、医疗生态化,更好的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青岛市农村公共品供给遵循着"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的基本原则,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而是靠农民自己.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青岛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的因素,解释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衡发展的程度、成因,为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依据与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G县的两个公共品供给个案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可以从中探讨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基础。自来水供给陷入困境,生活垃圾治理取得成功,背后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生活垃圾治理充分利用乡村组织体系,市场力量可以与之有效对接;而自来水供给缺乏乡村组织支持,无法克服公共品供给中的各种管理难题。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乡村组织体系可以起到动员、解释、说服、奖励、惩罚等作用,承担了一种“类执法”功能,这是市场力量难以做到的。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可能对“类执法”功能构成替代,但只能在电力供应等部分公共品供给中实现,在农田水利等另外一些公共品供给中,则因技术能力、财政能力缺乏而无法实现。农村公共品的类型多样,性质各有不同,合适的供给模式取决于众多因素,但多数公共品供给依赖乡村组织发挥“类执法”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建设内容,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宏观上的收入分配不平衡:中央财政增长速度高于地方财政,而且大大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居民收入财产性收入比例过低,而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显著拉大,垄断性行业与新兴行业收入严重偏高;政府支出结构严重失衡,政府预算约束越来越"软化";教育支出结构严重失衡,而教育经费来源也非常单一;社会保障严重不足,结构严重失衡。为此,既要改变宏观性收入分配,又要改变微观性收入分配;既要改革首次收入分配,还要改善再次收入分配等;特别是应该增强资产的法律化、市场化、资本化和证券化,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并建构低收入群体的自我创新机制,释放低收入群体的企业家本能,建立低收入群体自我机会创造的制度性框架。  相似文献   

20.
公共品有效、公平提供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依据公共选择学派的分析逻辑,政府公共品供给的外部性与公共决策制度的功能缺陷、公共决策行为的主体缺失密切相关。因此,完善和优化公共选择过程的制度建设就成为防止政府公共品供给行为负外部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