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开放框架下包含资产价格的扩展泰勒规则,分别以利率和货币供给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价格型和数量型调控模式,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两种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静态分析,还是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动态稳健性分析,在我国现阶段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价格型调控模式并非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最佳选择;相比较而言,以货币供给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反映我国当下资产价格急剧波动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首选,但价格型调控模式亦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央行为规避利率急剧波动而采用的利率平滑机制仍然存在,并且,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并未显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发展,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经很难适应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中央银行进行合理度量和有效调控的手段。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实施效果来看,我国现阶段采用的货币供应量调控模式对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波动,调控效果难以持续。因此,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应尽早采用合适的利率规则,以减小经济的波动幅度,实现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前瞻性、后顾性和混合型泰勒规则的反应函数,从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两个角度,分别检验三种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前瞻性泰勒规则反应函数效果更好,更能描述我国利率的具体走势;利用市场利率更能够体现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特征,更适合作为我国利率操作目标。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进一步增强调控的前瞻性,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中央银行运用政策工具直接予以调控以影响最终目标实现程度的中介变量。它是央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预期影响的衔接点和传送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1986—1993年,现金计划和贷款规模一度成为我国的中介目标。1994年中央银行开始对外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并于1996年正式将M1定为中介目标。随着1998年我国取消对贷款规模的控制,我国货币政策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重大转变,货币供应量一直充当我国惟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宏…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宏观经济调控的地位越发突出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其有效性备受关注。因而能够灵敏感应货币政策工具并影响经济实体、消费者行为的中介目标 ,它的选择至关重要。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 ,但这一中介目标作用发挥受限 ,基于我国金融市场不成熟等因素 ,我国应建立以社会信贷总额为主的中介目标体系 ;当市场环境趋近成熟时 ,利率替代货币供应量与社会信贷总额共同构成中介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之间的学术之争开启了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从操作规范、工具规则和目标规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认为规则型操作规范、利率规则和通胀目标制是中国货币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应积极创造货币政策转型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要从理论上整体衡量和具体探究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调控风险,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货币政策调控的风险防范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民主、透明化货币政策决策,明确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二是强化货币控制效应,为灵活货币政策提供依据;三是加强联合货币政策外延的三大政策———利率、汇率、信贷政策;四是加强与各国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8.
从介绍货币政策工具出发,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探讨了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通畅、调控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对当前货币政策选择的建议:短期维持紧缩态势,通过更为精细化的调控手段恢复经济的正常运行并使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长期则要确定好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调控尽量以间接调控为主。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包括总供给、总需求、货币需求和货币供应方程在内的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在物价稳定目标下面临不同冲击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问题。尽管在货币需求冲击下,利率中介目标优于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但由于利率目标的局限性,中国将来不宜采取单纯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而宜采取以利率为操作目标,以通货膨胀目标为“名义锚”的货币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对于泰勒规则的影响作用,进而以中国为例,使用1988至2007年的数据分别对电子货币产生前后两段时期的泰勒规则进行了拟合。研究发现,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并且电子货币进入成熟阶段后泰勒规则的有效性比电子货币产生之前的阶段大为降低。结论认为,中国进入电子货币时代后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应当是以泰勒规则为基础,以多种中介目标为辅助性操作工具的政策规则。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规则(尤其是"泰勒规则")自被提出以来,就深受关注,并在与"相机抉择"的政策决策原则的交锋中不断得到发展。现在的货币政策规则不再局限于货币当局设定固定的货币工具变量的狭隘涵义,而是指货币政策行为的一种指令性的向导,具体包括工具规则与目标规则。经济学家相信,与相机决策相比,规则性的政策能有效减少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但是,现阶段在中国建立货币政策规则,尤其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规则的货币政策的条件并不成熟,而加快金融、财政和计划体制的改革,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努力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一致性的信誉,则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货币政策内在传导机理的表现方式可根据传导主体行为,传导发生的市场环境及传导发生作用所借助的变量分为三种情况。货币政策行为传导是指中央银行与微观经济主体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货币政策市场传导则侧重于不同市场对主体行为发生变化的反应;货币政策变量传导则完全揭示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变量、中介目标变量和最终目标变量的传导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在转型过程中以商业银行流动性为操作目标是有其必然性的 ;转型完成后 ,利率市场化建设的远期目标和当前行间债市巨大的利率风险都使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有了向货币市场利率转变的必要 ;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的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呈现出与M 2的强相关性以及央行日益丰富的公开市场实践经验则使这种转变具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提出应改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关注金融资产价格,疏通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加入WTO;曾经在缓解外部冲击,促进内需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的货币政策,面临新的形势,无论是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还是传导机制等方面都遭遇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的发展影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分析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具体影响、金融创新影响下货币供应量是否还适合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问题。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但是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可以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优于货币供应量M1。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规划中,货币政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变,国债收益率曲线所包含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有助于实现这一转变。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一定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功能,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国债收益率曲线对宏观经济具有较高但不稳定的相关性;国债收益率曲线曲率因子是阻塞传导的主要原因,传导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日益重要。而货币政策的有效与否 ,关键是确立货币总量这个中介目标 ,从而实现最终目标 ,而联系这个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纽带是货币需求涵数 ,所以确立一个稳定、合理和可预测的货币需求函数对于货币当局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加之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使得传统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已日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利率微调"的优越性却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实践中得以体现。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正式全面实行,标志着我国基准利率的雏形的形成,这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创造了条件,这也意味着,我国央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将更精准有效,为此,利率微调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功效将会愈来愈明显。  相似文献   

20.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的经济数据拟合较好,可用来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利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适宜的,泰勒规则可以用来指导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利率冲击通过影响资本投资价值进而投资而对产出产生影响,消费的传导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