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世界绘画主要分为东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东方绘画以中国画 (水墨画 )为代表 ,西方绘画以西洋画 (油画 )为代表 ,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 ,由于形成民族文化的因素不同 ,造成了中西绘画的差异 ,了解了中西绘画的这些不同点 ,有利于在各自的发展中 ,互相取长补短 ,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文章梳理吴冠中先生绘画艺术的成就,剖析他理论创新、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的文化内涵,尝试分析他运用中西不同手法在绘画中表现的形式美、“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和“风筝不断线”艺术理论的内涵及吴冠中先生绘画中传递给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的色彩语言独特,强调主客观的统一;西方宗教绘画语言简单且象征,疏离现实生活;油画的出现加强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古典主义绘画是严谨的现实主义绘画,是西方绘画科学性语言的典范,但有“重形轻色”倾向;印象派绘画完成了色彩变革,创立了现代写生色彩学;近代画家们都把色彩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写意油画是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美学碰撞融合的产物,在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是油画民族化的体现,写意油画注重“写”与“意”的表达,其绘画语言区别于传统西方油画的表现形式,借鉴传统中国画线条、色彩等形式,以意造型,实现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追求的是一种象征性、人格化的色彩,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艺术精神和审美观念是分不开的。中国画用色受道教、儒教及魏晋玄学的影响,绘画的色彩观念很早就从再现客观中解脱出来,开辟了一种主观需要的“随心所欲”,色彩自由地表达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从民族性、装饰性的角度,分析了潘玉良作品"中西融合"的绘画特点,具体表现为将中国画中的细腻线条勾勒和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与西方绘画的装饰色彩相结合。以其苦难的人生经历与忧郁的情感为例,论述潘玉良一生孜孜不倦追求艺术,坚持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风貌,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其代表性作品《窗前女人体》等进行了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质朴、浑厚的气质与西方绘画的透视、质感塑造相结合,具有前瞻性、独创性。  相似文献   

7.
百年前,油画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伴随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踏上中国的土地,接受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改造,呈现出中西绘画融合的倾向,是中国现代艺术中最具探索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百年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及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为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研究方向。中国的艺术家们在本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熏陶下,在油画领域不断探索进取,赋予了油画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意义。中国的每一代油画家身上都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他们的思维受着生活环境的影响,油画作品上都透着中国民族文化的气息。在中国近现代复杂的社会历史演变和思想文化进程中,由于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复杂关系,油画不断演变和创新,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流变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油画的民族性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前,油画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伴随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踏上中国的土地,接受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改造,呈现出中西绘画融合的倾向,是中国现代艺术中最具探索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百年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及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为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研究方向。中国的艺术家们在本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熏陶下,在油画领域不断探索进取,赋予了油画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意义。中国的每一代油画家身上都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他们的思维受着生活环境的影响,油画作品上都透着中国民族文化的气息。在中国近现代复杂的社会历史演变和思想文化进程中,由于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复杂关系,油画不断演变和创新,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流变特征。  相似文献   

9.
笔触亦称笔法,是指画笔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气韵是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掌握纯熟的绘画笔触,才能创作出气韵非凡的油画作品.  相似文献   

10.
敦煌壁画作为我传统绘画的重要方面,在色彩领域的高度艺术成就,长期来并未得到足够的评价和重视。敦煌壁画大量的色彩杰作以精美的色彩结构形式展现出我传统色彩的高度表现力和感染力。其色彩的丰富性,“色调”的多样性和色彩效果的规律性无不显示出高度艺术审美价值,然而色彩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却倍受“冷落”,在我传统绘画的理论与实践中似乎被当作是个“弱项”,长期来存在着对色彩的“轻视”与“淡化”的观念倾向,色彩几乎被视作“非传统”的“洋货”,归“西画”和“油画”所有,观念上被排斥于“传统”的“正宗”之外,满足于“笔墨”的传统优势,形成了一套“重墨轻色”的“传统”观念,在技法理论上似乎也被圈定在“笔墨”、神、韵”的范围以内,本文以为这种观念倾向势必将限止传统绘画的正常发展。色彩作为造型艺术的两大基本形式因素(即“形”与“色”)之一,在、中西绘画的发展史中一直据于重要地位,然而走的却是两条不同的发展轨道。我传统绘画注意重色彩的“形式法则规律”的探索,属“装饰色彩”学,西画注重色彩“自然变化规律”,属“写生色彩”学两者各有自己的形式优势,具有同等重要的美学价值。我们没有理由轻视传统色彩而妄自菲薄,也不应固守“传统”之法而永不更易。  相似文献   

11.
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相互借鉴、吸收、共融,推动了绘画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发展.既具有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绘画理念,同时又涵盖着油画本质特征的写意油画风景更能融汇中西,有着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着未来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论述了绘画(油画)形式中诸如平衡,和谐及对比几个主要方面的认识。平衡是大自然的基本法则之一,因此也就是艺术创作中形式构成的基础和纲领。和谐及对比是绘画艺术形式美的具体体现,在油画艺术中能否很好地建立画面上的色彩“关系”等,是油画艺术魅力的重要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宫廷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作为为清代统治者服务的机构,其发展与院体派有着功能相同的特征。文章对17~18世纪欧洲绘画影响我国清代宫廷绘画的原因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结果表明,在欧风影响下,虽然清宫廷绘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所谓"中西合璧"的特征,这种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中西艺术文化交流仅仅局限在深宫之内,没有影响到当时整个中国美术界的发展,此时的清宫廷画师的欧洲传教士们的作品仍然迎合了中国绘画的主流文化思想。这些包含欧风的宫廷绘画作品,是在运用油画技巧和材料表现中国画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绘画在色彩观念和表现上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艺术特点。表现物象时,色彩需根据具体物象而给以具体表现,要求从客观物象本身的固有色出发来设色,而不表现物象由于光线而产生的复杂的色彩变化。中国画的色彩由于其颜色本身的特性,在表现物象上要求达到薄中有厚、浅中有深的效果。中国画色彩浓淡变化是“一色之变化”,色与色之间关系是对比性的调和;色与墨之间要求“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达超妙自然之境。  相似文献   

15.
主观性色彩是情感的符号,精神的载体,特别是后印象派以来,主观性色彩的表现力才得到逐步加强,对后来的现代主义油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绘画者和艺术评论家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对主观性色彩概念的阐释,并指出主观性色彩和客观性色彩的区别与联系,以期人们对掌握主观性色彩的发展规律有所裨益,且为把握油画中主观性色彩的艺术特点给以铺垫。  相似文献   

16.
西方油画中的主观性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性色彩是情感的符号,精神的载体,特别是后印象派以来,主观性色彩的表现力才得到逐步加强,对后来的现代主义油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绘画者和艺术评论家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对主观性色彩概念的阐释,并指出主观性色彩和客观性色彩的区别与联系,以期人们对掌握主观性色彩的发展规律有所裨益,且为把握油画中主观性色彩的艺术特点给以铺垫.  相似文献   

17.
油画之所以如此富于表现力,最根本的在于它是以丰富多彩的色彩语言塑造绘画形象,用色彩来传神,表情、达意。自有绘画以来,历代艺术家为色彩形式的发展作了许多探索和贡献,绘画的色彩形式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化。认真研究这种发展变化、努力挖掘各民族各流派包括我们民族艺术中的成就,理解他人,理解自己,无疑对发展当代的油画艺术有所裨益。以下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目的在于从理解传统中找到自己。一、欧美绘画色彩形式的发展变化为叙述方便,先忽略具体的画派与风格的划分,把绘画的发展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古典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和现代绘画(史前和早期绘画不作重点分析,在谈现代绘画时将顺便提  相似文献   

18.
论线语言在油画造型中的作用呼喜江作为绘画艺术,离不开线,线尤能体现中国画的特色与精神。在油画艺术造型中,线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仅就线语言在油画造型中的作用,阐述如下:作为形的基础框架的线条,长期以来成为人类用以观察和描写自然界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戴敦邦是以陈洪绶、任伯年为代表的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同样作为海上画派的代表,以其开放的思想与中西兼采的绘画技巧在中国画创作与连环画创作之间相互转换,成就斐然。其绘画题材之广、著作之丰在当代艺人中并无出其右者。戴敦邦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大环境中,中国当代油画较之传统绘画,在形式的表现和观念的表达方面越来越突出。中国油画未来发展的方向该如何定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就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试以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