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常格修辞和变格修辞的区分,是从修辞手段与语言、言语规范的关系角度研究修辞现象的结果,这种区分,对于深入探索言语表达规律,是很有意义的。所谓变格修辞,是指那些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下,对语言、言语规范有所突破,而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的表达手段。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想引入合格性这一概念,并将它定义为:对话语是否合乎语言、言语规范所作的评价。衡量一句话合格与否,要看它是否符合某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和该语言社会所共同遵循的表达习惯,是否符合逻  相似文献   

2.
模糊修辞是写说者出于特定的表意情境的需要,利用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接受者理解的灵活性而精心创造出的一种具有不定性、概览性、非量化为特征的艺术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这些语言要素都是模糊修辞用来提高表达效果所凭借的手段,语义虚化、语义跳跃、语义留白、语义矛盾是其在言语交际中呈现出的几种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3.
蓄意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语料,它体现了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规则。通过分析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蓄意歧义现象及其制造的不同效果,可以促进语言使用者更好地了解整个语言体系,以及包含语用学、词汇学、语音学和语法在内的语言体系分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语言由两方面三要素构成它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相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母系统而言,语音是物质外壳,词汇是建筑材料,语法是结构规律。语义内容包括词汇义和语法义两类,语法义是骨架,词汇义是血肉,且分别有显与潜两层面。语言三要素的变异,形成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和语法修辞。语法修辞以语法单位、语法关系和语法层次的变异为核心,实质是语法潜义的显义化。  相似文献   

5.
英语歧义现象与英语交际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较为常见的复杂的语言现象,它是指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现象,其类型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等。歧义所导致的语言层面和语义内涵的差异令学习者困惑,因而在交际活动中构成理解障碍,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了解歧义的起因和构成,并把英语歧义理论研究与英语实际教学相结合,总结出有效的排除歧义的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新闻发言人跟媒体和公众沟通的重要载体,发言人的风格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风格要素存在于语言要素之中,是客观存在的。风格要素是人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内在”与“外显”的结合,是交际主体在语言要素上的一种选择。风格要素是与形成语言风格有关的各种因素,包括语音、词汇、句式、语法、修辞手段以及口头语言中体现的体态语等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往往综合到一起影响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修辞"跟"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四者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体系,"修辞"则是对语言诸要素的运用.它们之间并非并列的关系,逻辑上并不在一个层面.但是,现行的诸多《现代汉语》教材却将"修辞"作为一个区块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个区块并列,造成了知识与知识运用之间的脱节.在《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教学中,应清醒地认识到"修辞"在现代汉语教学体系中的中枢链接作用,有意识地将"修辞"与"语法"等四大区块进行协同融合,即紧扣语言的三大要素及文字讲修辞,从而实现知识与知识运用之间的有效链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学层次上来理解英语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是指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教学。当下的教学体制对语言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忽视了对语言知识的基本教学。笔者在语觉论学者们的言语理解与言语生成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试图把语法教学融入到“言语交际式教学”模式当中,使学生在习得语法规则的前提下,更好地把学习内容迁移到语言交际情景中去,使语法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个体。  相似文献   

9.
层次相同的同形结构例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1.1 同形结构指包含的词相同、词的排列顺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结构、同形结构就结构看,可以分为层次相同和层次不同的两类。层次相同的又可分为关系相同的和关系不同的两类。本文讨论关系相同或不同但层次相同的同形结构。关系相同的,如“鲁迅的/书”,可以指鲁迅自己的书,可以指写鲁迅的书,同为偏正。关系不相同的,如“研究/资料”,可以指研究某一资料,可以指研究的资料,一为述宾,一为偏正。1.2 此义是客观存在,是语言中的正常现象。歧义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一般不会妨碍交际,因为上下文或语境可以消除歧义。歧义现象所以重要,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成为研究课题,是因为分析产生歧义的条件,分化歧义结构,有助于处理歧义、制约歧义,从而为机器处理语言信息提供方便,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细致、深入地认识语法规律,推动语法研究。1.3 文中所举同形结构,有些在语音形式上有差别。关于这种差别,暂不讨论。本文以句法结构为纲,描写和讨论同形格式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俄汉两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对于外语教学、俄汉互译及提高言语交际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拟从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段几个方面对俄汉委婉语的构成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濒危主要由语言交际功能弱化导致,语言在走向濒危进程中交际功能减弱与结构的变化异常突显。以拉坞戎语为例,其语言系统表现出语音系统变异、词汇系统变异和语法系统简化等特点。濒危语言不仅在功能上经历了使用人数由多到少,使用范围由大到小,在语言结构上也呈现着不稳定多变异的发展趋势。对于濒危语言来说,语言结构系统之外的非语言和言语活动因素,在其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制约着语言。性别差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语言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从交际英语中的性别差异——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着手,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性别词的发展趋势,可以了解英美文化,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定代中现象是当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词汇、修辞现象,以往的研究很少。相关形式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主要集中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及受关注程度比较高的一些领域。它的远源是文言中大量存在的同一形式,近源则是港澳台“国语”以及海外“华语”中的同类形式,具有简约化、陌生化、口语化与修辞化的表达效果。受此项研究的启发,可以建立古今之间以及语法、词汇和修辞之间的两个重要接口,从而用之于更多语言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言语过程中言语人对语言规约的偏离可能出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任何一个要素中。口语表达时由于绕开了文字、语音和意义之间的相互牵制,从而为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中音义搭配的相对任意性创造了条件,因而在人民群众口语中语音的偏离是最为常见的,并且产生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语法病句为人所唾弃,因为在规范的语言交际中,人们认为它是信息垃圾,是腐朽的东西。其实不然,在一定的语境中,一些语法病句如果合理利用,就可以转换为修辞现象,从而增强言语的艺术魅力,提高其表达效果。因此,从语法与修辞关系的角度来探析,语法病句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是指在不改变该词词形的基础上,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临时用作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扩大了词语在意义层面和表达层面之间的弹性空间,增添了语言在词汇和语法层面的构建功能,是非常活跃的语法修辞手段。它可以使得言语表达生动形象、含蓄幽默,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隐性和显性之说在汉语言文字里具有普遍性,在汉字、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均有体现。隐性和显性之说可以用来解释汉语言文字中不少难以说明的现象。我们应当用新的视角对此学说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幽默艺术不但是语言本体中的语音、语义、语法上的创造,而且同思维活动、交际活动等发生密切联系。目前,维语言语幽默的研究仅停留在言语的层面上,未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来阐释该语言幽默的生成机制,本文将利用修辞学中的偏离理论初探维语的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19.
幽默艺术不但是语言本体中的语音、语义、语法上的创造,而且同思维活动、交际活动等发生密切联系。目前,维语言语幽默的研究仅停留在言语的层面上,未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来阐释该语言幽默的生成机制,本文将利用修辞学中的偏离理论初探维语的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20.
命名模式,是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共同的研究对象,可以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菜肴名称是交际活动中最常见的语言形式,其中有大量 的名名组合结构,是研究语言结构模式和命名模式的“语料库”。命名模式具有不同的层次 性,从语言的角度看,有语法、语义、语音等不同的层次,从文化的角度看,有修辞、心理 等不同的层次,把“名+名”式菜名放在这样的层级系统中考察,可以窥见名名组合结构的 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