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爱》、《呼啸山庄》、《蝴蝶梦》这三个不同文本所共同展现出的神秘的气氛、恐怖的阴影有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与深入,凸现出扣人心弦的艺术特征,对文本本身的可读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主要从文本的叙述视角、哥特式的写作模式、三位作家的生活经历三个方面来分析神秘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墨子>引<诗>论<诗>数次,考察其对<诗>、<书>以及对<诗>不同部分的选择,可管窥<墨子>的<诗>学观.将其与其它诸子进行横向比较,可发现<墨子>的<诗>学观的独特性.将其纵向研究,亦可丰富完善先秦的<诗>学系统,尤其是<墨子>在<诗>经典化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说《风》《雅》《颂》袁长江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这毫无疑问。但这种分类是以内容分,还是以音乐分,抑或以伴奏乐器分,几千年来一直争论。现在的认识,似乎趋于一致了:认为是以音乐分。但细细推敲,似有许多疑窦。我想就风雅颂的由来及其衍变情况的分析,重新考察风...  相似文献   

4.
《正纬》、《辨骚》两篇,性质比较接近。它们都指出:纬书、楚骚的共同特色是奇,有不少地方(主要是内容方面)背离了经书雅正的文风,但其奇辞异采,富有文学性,创作时应当吸取其养料。纬书相传为解经之书,取经纬交错、相辅相成之意。它在两汉时与预告吉凶的谶相结合,内容包含大量封建迷信,宣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观点,但也含有若干古史传说、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小说经历了几次改写,形成了不同的版本。通过比较流行范围最广的文集本与基本恢复了初版本原貌的全集本,可以发现文集本基于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新的语言规范等方面的原因所做的修改,虽有积极的一面,但总的来说影响了小说内涵的丰富性、情节的完整性和人物的丰满性,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原有文本的本性。由此看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很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善本观念。  相似文献   

6.
《论》《孟》《老》《庄》的程度副词及其与明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部经典已拥有程度副词的多数类别,尚无表示中度、适度和一定程度的词。明清语料与之基本相同。“四书”高程度组和低程度组的副词词次比达10∶1,明清语料低程度组大有发展,调整至约4∶1。递度组发展也很大。两种语料对比,明清组词项增长了66.7%,频率增长了32.1%,程度副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是汉语走向精细化的表现。推测程度副词的起源,表示高程度的早于表示低程度的,表递度的在这两组之后,表适度、中度的最后产生。“四书”程度副词大多是他词的业余使用,明清加强了专业化,但多数还是副词与他词的兼类词,特别是形、副兼类。  相似文献   

7.
自东汉郑玄提出《春秋》为“大经”,《孝经》乃“大本”后,所谓《春秋》与《孝经》在汉代政治地位并重的看法,似乎便成了定论。其实,在汉代,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变化,儒家各经典特别是《春秋》、《诗》、《孝经》、《礼》的政治地位,都有着微妙的差别和变化。本文即试图对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束缚,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问题成了历史上的重大问题,追求爱情婚姻的自由、幸福始终是青年一代追求的焦点,许多作家都把它当作突出的主题来创作,而且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色。从元代到清中叶比较有代表性的剧目《西厢记》、《牡丹亭》和《桃花扇》来看,爱情主题在戏曲中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典型价值。 一 元代杰出的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戏曲史上描写爱情题材的杰出作品。它以封建时代上层社会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为题材,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的摧残,通过青年男女的美满结合,歌颂了他们对爱情的追求,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唱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成为数百年来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赞歌。它给了在封建礼教束缚下挣扎、奋斗的同代青年以巨大的鼓舞,在元代戏曲舞台上树起了一面反封建反礼教的旗帜,这是《西厢记》极为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主人公形象、故事的情节模式等方面分析《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三部作品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道场》和《魂游》的台本见于晚清艺人殷溎深传承的《牡丹亭曲谱》中,这是清代昆班艺人二度创作的产物。艺人将《魂游》原作一分为二,《道场》开头仍用《魂游》原作前三曲的唱段和科白,然后增加了演列梅花观道姑们为超度杜丽娘亡灵而大做道场的仪式。而原作[水红花]至[尾声]一套,仍保留《魂游》的折目,艺人参照《吟香堂》和《纳书楹》曲谱的格律,把原作[醉归迟]分为[五韵美]和[黑麻令]二曲,对科白也作了适当的调度。本文探讨了台本《道场》和《魂游》的舞台形态及其特征,并论及《魂游》的曲本演变和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阮籍的《咏怀诗》和《诗经》、《楚辞》之间的渊源关系,认为《咏怀诗》继承了《诗经》、《楚辞》的讽刺精神,发展了《楚辞》的象征艺术,同时也注入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以先秦文献中用《诗》较多的典籍——《左传》,结合其用《诗》情况,考察《诗经》中的《雅》,提出《雅》诗首先是政治诗,《雅》的编组以其政治内容为标准的观点;另外,《左传》中的逸诗无论在内容上,还是风格上都近于《雅》诗,更归属于《雅》诗一类。  相似文献   

13.
《毛诗》的《序》《传》歧异的有34篇,表现为《序》《传》矛盾、不相应和不相涉。其歧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序》《传》解释侧重点不同,《序》含混、前后矛盾,《传》误读经文,《序》《传》依据的材料不同,续《序》与《传》都据首《序》申发,但申发点不同,《传》对《序》有所修订,《序》《传》皆经多人续补等。  相似文献   

14.
《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 ,不仅因为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 ,而且分别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各具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宗经》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詹福瑞《文心雕龙》的前五篇是书的总论,《宗经》为总论之一。《文心雕龙·序志》篇说;“盖文心之作,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所谓“体乎经”,指的就是《宗经》。大凡研读《文心雕龙》的人,...  相似文献   

16.
《长生殿》与《桃花扇》具有互补性 ,在题材选择上 ,前者偏于虚 ,后者重于实 ;情政选择上 ,前者偏于情 ,后者重于政 ;悲剧成因上 ,前者偏于内因 ,后者重于外因 ;哲理命意上 ,前者是悲怆 ,后者是悖论。《长生殿》与《桃花扇》各以其独特风姿 ,共同丰满了中国古典传奇剧坛  相似文献   

17.
《乐记》之形成受《周易》深刻影响,对这一问题采用文献学方法进行论述、梳理,认为《乐记》或秉承其思想:礼乐法天地的天人感应思想、对立统一思想和变易的辩证思想、简易思想、崇德思想;或用其词句、袭其段落。通过诠释这些沿袭方式,揭示了《乐记》把《周易》自然宇宙之学重构为社会人事之学,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寅恪认为王国维的三大成就之一是他“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而得到的收获。这个评价是对的。但这种“外来之观念”,王国维不仅用它来评论《红楼梦》和考察宋元剧曲史,收获最大的还是在他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所作的考证古史和古文字的工作。“取外来之观念”而产生出象《红楼梦评论》这样的作品,却不是他的成绩,而是他的失败。他的成就,在于考古学和古文字学,这是他“取外来之观念”的收获。王国维也是一位中国早年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学术界卓越人物。他在学术界的成就和介绍西方学术的殷勤,均不在严复之下。他向西方寻求到的真理,并不属于他早期努力追求的康德主义或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哲学渣滓,而是一种对于整理中国古代史料和古文  相似文献   

19.
约翰·契佛被誉为“城郊的契柯夫”.因为他的小说主题多涉及城郊社区的道德风貌。文章分析了约翰·契佛小说《游泳者》的《圣经》语言风格,并分析这种语言特征对表现小说主题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小说的语言风格创设了一种寓言的氛围,从而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深思。  相似文献   

20.
桐城派后期理论家姚永朴在其《国文学》中,选择了20篇古代文论,在总结桐城文章作法的基础上,反复以刘勰的《文心雕龙》阐释自己的文艺美学思想,足见其对《文心雕龙》的主动接受。《国文学》中有关文学起源、文学创作、文学风格的思想,与《文心雕龙》的体例结构不谋而合。考证《国文学》引用《文心雕龙》的篇目,能进一步见出姚永朴对刘勰文艺思想的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