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的比较优势.蜀汉英雄是三国文化旅游的亮点,四川最大特色和优势是诸葛亮.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要以蜀汉英雄为主线、诸葛亮为重点,树立"四川三国游--剑门蜀道三百里,魅力诸葛两千年"的形象,大手笔、高起点建设三国旅游精品,把我省建成世界级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剑门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中日韩三国“绿色旅游”的理念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旅游是以农村、渔村、山村的现实生活为文化资源宝库,以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与乡村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而促使经济发展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也是现代可持续发展旅游的一种最佳方式。明析绿色旅游的概念与意义,比较中日韩三国“绿色旅游”的理念与现状,寻求三国开展“绿色旅游”的共同点,有利于促进三国携手发展“绿色旅游”经济,同时会对中日韩三国带来更多的商机。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辉映,将为开拓文化产业市场和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提供良好的契机,因此三国文化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经济和体验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可划分为个案研究、初步探索和热点研究三个阶段。总体而言,三国文化旅游研究还不平衡,也不成系统,应注重整体研究和开发,实行跨区域合作,以形成三国文化大旅游圈,增强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中国文学在东南亚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经翻译后的《三国演义》在东南亚国家传播广泛,东南亚人民对三国文化有特殊的感情。本文分析了东南亚人民三国文化情结产生的原因,结合东南亚游客的消费习惯、行为特点、性格特征等,提出了针对东南亚入境旅游市场的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策略,以此扩大四川旅游在东南亚国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加快四川省旅游强省和文化强省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德阳市不仅是我国重大装备产业基地,同时,德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山水、森林资源突出,地貌多样、气候多变,旅游资源组合较好,还拥有古蜀文化的代表“三星堆”、三国文化的瑰宝“白马关”、绵竹年画等人文、民俗资源。但德阳的旅游收入近年却逐年下滑,鉴于成都旅游发展的经验,德阳旅游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乡村旅游、体闲养生优势还不突出,休闲旅游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许昌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的整合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昌的三国文化中曹操在此留下众多遗迹,历史价值非常高。但这些资源多是一些遗迹、遗址,可观赏性都不强,且一些文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许昌缺乏自然旅游资源,很难产生大的引力,吸引众多旅游者。应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拓宽旅游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树立品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增强区域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从组织三国文化旅游线路、提高知名度、联合省内外的城市进行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等几个方面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由于"三国"在泰国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三国文化"成为泰国人赴蜀旅游的原初动力之一,四川特别是成都因此进入了泰国人的期待视野,成为了促进川泰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成都文化旅游需要聚焦"三国文化"这一中泰两国文化共鸣点,建立"三国文化+国际标准+城市底蕴"的文化名片,用以"三国文化"为中心的成都文化彰显城市对外传播符号,助推川泰交流。  相似文献   

8.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对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国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从三国文化旅游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三国文化发展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促进三国文化传播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成都锦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锦里民俗文化一条街的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4大类,10亚类;其中包含了6项旅游产品要素、10项旅游产品类型、若干旅游产品项目。以蜀汉三国文化为支撑,以川西民风、民俗为内涵,融合成都特有的休闲文化气氛,锦里民俗文化街在主题形象定位、产品功能设计、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成都,是三国文化的重镇。成都历史文化悠久,以武侯祠为中心的三国文化遗迹和资源非常丰富。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很早就制定了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即以武侯祠为龙头,聚集高校、社科院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整合三国文化资源,打造三国文化品牌,构筑全方位的三国文化展示、交流、旅游产业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1.
秦巴山区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如何依托秦巴山区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并推进秦巴山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论文在对秦巴山区自然条件、资源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秦巴山区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业发展潜力以及贫困成因分析,进行战略产业选择研究,提出了构建秦巴山区乡村旅游扶贫、景区旅游扶贫、生态旅游扶贫、红色旅游扶贫、三国旅游扶贫、城镇旅游扶贫、文化旅游扶贫、商品旅游扶贫等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和旅游扶贫保障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文化视野中的旅游问题的对话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多维文化视野中 ,现代旅游愈益突出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文章分析了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开发、旅游管理部门的内涵与外延 ,批判了旅游业开发过程中的短视行为 ,指出旅游是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的人生过程和文化事业 ,强调旅游对促进人的身心和个性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及其资源开发刍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化旅游是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不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散点化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概括、提炼、升华和整合的过程,它是文化旅游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发展文化旅游具有顺应时代要求、经济受益、保护文化和提高旅游质量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文化内涵和本质认识不清,造成旅游文化相关范畴和概念混淆使用的现状。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化概念契合一致、狭义文化、揭示本质和主体视角是界定旅游文化概念应坚持的四大原则。从学科建设的视角来界定旅游文化概念,还需区分几对密切相关的范畴:文化旅游是典型的旅游活动类型,旅游文化是旅游引致的新型文化形态;移动性是引致旅游文化产生的基础,也是旅游文化不同于定居文化的基本特征;旅游的客体是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的客体是旅游。  相似文献   

15.
中日韩三国国际旅游发展进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促进中日韩国际旅游发展,构建合理的东北亚旅游合作模式,通过对中日韩三国国际旅游发展历史趋势、现状水平的比较,得出影响三国国际旅游发展进程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内大型涉外基础设施建设、政治经济形势、方针政策调整、国内大型国际事件等国内因素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国际政策法规、国际文化交流等国际因素。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文化与现代旅游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旅游经济面临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业要与世界接轨、走向现代化,必须以发展旅游文化为本,走文化型旅游经济发展的道路。旅游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乃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旅游业要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文化,必须对旅游发展中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现象的两个方面:旅游文化经济和旅游经济文化的特征、内涵及外延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本文在此方面作了一定的归纳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李白在安徽留下的诗篇、遗迹和传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蕴含着较大的旅游价值。安徽"李白文化"资源具有显性旅游价值、隐性旅游价值以及线路旅游价值。其显性旅游价值在于:一是能够有效地提升安徽旅游资源的品位;二是可以促进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其隐性旅游价值在于:一是能够促进旅游宣传活动,二是能够改善旅游环境的整体形象。安徽"李白文化"资源还因为文化特色鲜明、蕴藏丰富以及与自然资源的高度融合而具有独特的线路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文化是我国旅游资源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条件。作为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当充分领会旅游文化的精髓,并且把它运用到旅游工作的实践中去。旅游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的内容主要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概况、中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旅游山水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园林文化等。结合实际主要让学生实践五个方面: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9.
节庆旅游与文化旅游商品开发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水平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文化是现代旅游的灵魂 ,旅游文化主导着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因此 ,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也成为旅游商品开发的核心 ,影响着旅游收入和旅游业发展。节庆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 ,旅游节庆和节庆旅游活动的文化性、多样性和参与性恰好对游客购物动机的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也为文化旅游商品的展示和营销创造了极好的平台 ,因而节庆旅游成为促进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有效方式。文章从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办好旅游节庆 ,多形式、多层次、多专题发展节庆旅游 ,协调好节庆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各个环节 ,改善文化旅游商品的购物环境等方面 ,就大力发展节庆旅游、促进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河南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把省内处于离散和相对独立状态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河南发展文化旅游的关键。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重点要整合主题和产品线路,开发措施主要有: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旅游开发机制、培育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的旅游龙头企业、开发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文化旅游整合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