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郑栋才同志所著《劳动价值、边际效用与经济均衡》一书近期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有一个副题,叫做“综观经济学原理探索”。本人读后想对经济学的综合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郑群同志是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同志,他很早以前就对我说过,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由他组织和领导的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应当推出一部反映抗战的新书作为纪念.果然,我如期读到了这本由郑群同志亲自组织编著的、孔庆榕教授任主编、陈剑安副教授任副主编的《碧血烽火铸国魂——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抗日战争》(以下简称《国魂》,广东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3.
木文拟就马克思主义自己的人道观作点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道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它标志着创立包括政洽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完整体系的开端,这本著作力图从经济学角度论证共产主义,并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批判,但是这本著作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又不完全成熟,在对共产主义的经济学论证中,还交  相似文献   

4.
<正> 拙作《谈鲁迅的散文诗<雪>》(《破与立》1979年第3期)发表以后,得到不少批评,李允经同志就有三次,金钦俊同志在《<野草>论辩》(广东鲁迅研究小组编印的《鲁迅诞辰百年文集》下册)中也提出了类似的商榷。现在一并作一简单的答复。李、金二位同志认为,象我那样以为《雪》“寄寓了对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向往歌颂之情,而且把自己在北京的革命斗争与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紧紧地联系起来”,是脱离了作者的思想实际,也脱离了作品的实际的。李允经同志认为,鲁迅向往广东革命根据地是一九  相似文献   

5.
李景春同志《周易哲学及其辯証法因素》一書正續两册,我以前讀过,最近又讀了一遍。有些同志曾就这本书提出了批評,给了我不少启发。作者在書的前言中表示,这部書是試作性質欢迎同志們提出意見;而《周易》一書由于披着一层神秘的外衣,且年代邈远,研究起来又确有其特殊困难。因之,作者在研究中,方法上存在一些缺点、錯誤,是可以理解的。誠恳地期望作者能夠及取大家提出的好的意見和建議,改进研究工作,修訂和撰写出更令人滿意的《周易》研究著作。对于《周易》,我还是初学,現在不揣冒昧,也想从哲学史方法论的角度,对作者上述看法提两个意見,请同志們教正。  相似文献   

6.
<正> 钱学森同志把商品生产看作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我很同意这种看法,并认为是对商品生产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因此,我在一篇题为《商品生产也是一次产业革命》的文章中(载《广东社会科学》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作了一些发挥.近来我在重新研究钱学森同志的观点:“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飞跃叫产业革命.”按照经典作家的观点,商品生产起源于社会分工,而商品生产恰恰是“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飞跃”,因此,不如把社会分工作为产业革命.把商品生产作为生产体系来理解更加合适一些.这也符合列宁的观点.列宁认为“商品生产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因此,我把社会分工作为产业革命来理解;所谓产业革命,也就是生产力的革命,它和社会革命的含义是不同的.而社会分工恰恰也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按照马克思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读到贵刊第三期所载《郭老未发表的七律》一文,深受启发;但文章中似对郭老与金静庵唱和的经过未搞清楚。这虽然不过是个细微末节,但关系到老一辈的革命家与学者间的唱酬,有必要把它搞得确切一些。我们依据的既然是《静晤室日记》(未刊稿),如无其他资料,我看可以作如下的推测: 一、1945年3月24日晚,金静庵“撰一诗赠之”,日记未反映出几时把它送给郭老的,然而文章却说,他把26日的修改稿送给郭老。我看不对。这有郭老后来的和诗初稿  相似文献   

8.
包尔汉同志以八十九岁的高龄,完成了《新疆五十年》一书的写作。王震同志为这本著作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近半个世纪以来,新疆和祖国的命运一样,由黑暗走向光明。在此过程中,充满了艰难困苦和尖锐复杂的斗争,也赢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胜利。包尔汉同志是新疆现代革命史权威的见证人之一。他早年投身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就做出了许多有益于祖国统一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新疆解放后不久,包尔汉同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又开始了全新的战斗生涯。他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致力于各民族间的兄弟团结,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老而弥坚,十分可贵。《新疆五十年》一书,是一部具有重大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著述。为了庆贺它的出版,我们在这一期的卷首转载了王震同志撰写的序言和该书的最后一章。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纪大椿同志曾参加了这本书的整理工作,我们特地请他写了一篇介绍文章,一并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我想用:立志、学习、知识、能力、贡献,这十个字,来具体回答·志·动·效·这三个字.我今年25岁,1980年9月毕业于湖北黄冈地区财贸学校(中专、商业经济管理专业).1974年以来,我坚持业余自学.鉴于我国处处存在产品质量事故的现实,根据我国经济体制上和经济理论中尚存在的一些弊病,进行了为时九年的以质量经济学为自命课题的研究.写有100万多字的《质量经济学》专著.质量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理论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世界上提出的新的技术革命的关系极为密切.它的理论提示人们要尊重质量经济规律,按质量经济规律办事,要求人们要建立质量的思维和意识,要有质量视野,要求人们以提高工作质量,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这套书稿1981年经我国已故的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审稿定稿,随后又经孙冶方同志的助手张卓元同志于1984年为该书写了出版序言.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年底出书.该书第一册的第四章会计质量管理中的《关  相似文献   

10.
《江汉学报》1961年第3期上,发表了刘光杰同志的一篇文章:《关于級差地租存在条件的初步認識》。在这篇文章中,刘光杰同志对我发表在《江汉学报》1961年第1期上的《对現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級差地租問題的初步探索》一文中的某些論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是十分宝貴的,它給了我許多启发和教益。不过,我認为,在这些意見中,还有一些問題是需要进一步討論的。特提出来,与刘光杰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1.
张江明同志在《关于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和哲学基本问题的再探讨》(载《学术研究》1981年第6期)一文中仍然坚持“两变”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和表述,概括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并对这个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再探讨”。对于张江明同志“再探讨”一文中一些主要观点,我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同张江明同志“再商榷”。不对之处,敬请张江明同志和其他持不同观点的同志批评指正。 (一) 我认为,首先要把哲学问题同哲学命题区别开来。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问题,是一个短语,它不是一个哲学命题,不是哲学判断。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恩格斯总结了哲学史上唯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研究李大钊的思想、搜集李大钊的著作的专家不少,也编辑出版了许多有关李大钊著作的《年表》、《目录》、《文集》和《选集》。在国内,有刘弄潮的《李大钊著述目录试论》、文操和蔡尚思的《守常同志遗著目录》、张次溪的《李大钊先生传》附《著作年表》、张静如的《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附《著作年表》、文操的(试编李大钊(守常)遗著系年目录》《补正》《再补》、人民出版社的《李大钊选集》和《李大钊传》编写组的《李大钊传》附《著作目录》;在国外,有日本丸山松幸和斋藤道彦的《李大钊译著文献目录》。这些《目录》、《年表》和《选集》为研究李大钊同志的思想提供了方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学新解》(原名《艺术哲学》,滕守尧译)一书的作者,美国俄亥俄大学哲学系主任H·G·布洛克教授应邀到武汉大学哲学系讲学.我因此较仔细地阅读了他的这本重要的美学著作,并和他进行了愉快友好的交谈.就我对西方现代美学的有限的了解来看,我认为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有特出见解的著作.而且和作者交谈的结果,使我想起中国的一句话:"文如其人".布洛克教授的著作正如他给我的印象一样,是平易、质朴、坦率和具有客观求实地讨论问题的精神.我以为这是很难得的.《美学新解》一书很重视语言概念的分析,认  相似文献   

14.
齐守印同志最近推出他的专著———《中国公共经济体制改革与公共经济学论纲》(以下简称《论纲》,凡引此书只注页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在财政经济理论方面的一部新作。对齐守印同志的这部著作的前身即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公共经济体制改革》,已有作为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的多位资深财政经济学专家、前辈如黄菊波、何振一、姜维壮、陈共等以及后起的优秀青年学者贾康给予了恰当中肯的评价(见序言)。这里只是谈谈自己初读该书后的一些感想,不当之处还请作者及各位读者谅解或批评指正。细读《论纲》,我认为该书有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若干问题研究》是我国有关专家、学者近两年来拓深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新成果。这本著作,由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社科联名誉主席、广东社会科学大学校长张江明和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书记陈国志为主编,王克修、王文、巫贵均为副主编。全书25万字,于1990年8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6.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以下简称《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成熟的历史著作之一,它不仅为我们运用唯物史观来剖析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树立了典型的范例,而且为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论原则。(一)考察古代阶级斗争与近代阶级斗争在物质经济条件上的差别,揭示思想家们召唤亡灵的真正意义,反对作肤浅的历史对比;  相似文献   

17.
李宗桂同志的《中国文化概论》一书,是近期学术界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产生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近三十万字,对从上古一直到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作了系统的反思。这一反思既是哲学的,也是文化的,更是历史的。尽管看上去这部著作不大象是一部通史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史,但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贯串全书;作者充分基于历史主义的立场,对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逻辑形成和发展及其传统的模式和特征,作了严密的分析,较好地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可以说是这本著作最大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吴九成同志的《聊斋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我仔细翻阅了一遍,觉得它是近年来《聊斋》研究的又一重要收获。何以这样说呢?首先,它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视角。新时期以来,研究《聊斋》出现了新的热潮,介绍和欣赏的文章大量刊出,不少人还出版了专...  相似文献   

19.
四年前,安旗同志的《<蜀道难>新探》(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简称《新探》),激起我阅读李白作品的兴趣。读了李白作品和一些有关论述后,又读了她的《李白纵横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简称《纵横探》),颇受教益。安旗同志在李白研究上,对其生平、思想及作品,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这是很好的。但有些也还值得商量。我不隐藏自己的浅陋,冒昧提出一些意见,向安旗同志请教。  相似文献   

20.
美学家刘刚纪教授在为黎山峣同志著《文艺创作心理学》(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所写的《序》里说:东晋佛学家竺道生把对佛学思想的理解为“闻解”与“见解”两类.闻解是对别人的解释的简单传述,不是自己思考得来的结论;而见解则是自己经过苦苦思索“悟”出来的。刘《序》认为,黎著所述观点是“见解”而非“闻解”,(见黎山峣:《文艺创作心理学》序.)这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赞语.记得美学家李泽厚同志在1985年敦煌美学座谈会上发言时曾说:搞文艺创作要有所“感”,而写理论文章要有所“得”.有所得,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可见,写本理论著作,要有自己的见解原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说刘序对黎著的赞语本是很普通的.但是,我又认为,刘纲纪认为黎氏新著属于“见解”之列的赞语,又是一个相当高的赞语.因为,不论过去和现在,“闻解“之作多,而“见解”之作少.尤其今天,商品经济兴起,一本书能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