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影响城市老年人养老意愿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对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依靠子女养老仍然是城市老年人偏好的养老方式,他们更愿意与子女同住或者居家养老,而不愿入住养老机构。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对于老年人选择居住方式有较大影响;此外,受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健康状况、拥有女儿数量等也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与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对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大约有15%的老年人有机构养老的意愿.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教育程度、自理能力、经济条件、子女数量以及养老观念等因素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选择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情况下,为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研究以2014年北京大学进行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全国23个省市60岁及以上的3379个老年人数据记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2.1%的老年人倾向于与子女住在一起。另外性别、同居状况、婚姻状况、子女数量、经济收入及来源、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对老年人的养老居住意愿具有较为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意愿最强。因机构养老缺乏吸引力,加上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机构养老意愿不强。当前,老年人的养老居住意愿单一且集中。应通过深挖家庭养老功能、提高机构养老服务质量、丰富养老服务模式等措施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栋 《调研世界》2016,(8):19-25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同时,全面分析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状况、子女数量、收入状况和养老观念均对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苏州市相城区64424位老年人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的偏好。重点考查了失能程度与支付能力对其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户籍、婚姻状况、是否有养老金、居住方式、健在子女数量、月收入状况、同家人关系、日常生活能力(ADL)和养老机构认知对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都有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失能程度和支付能力决定了其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的偏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可考察我国城市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不同代际家庭结构对养老意愿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年龄在55岁以上、身体状况较好、在深圳若干主要社区能自由外出活动的老年人为采访对象,进行逐个访谈,共收集到1000份问卷。以此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老年人的养老金越多,越倾向于机构养老;子女个数越多,老年人去养老院的意愿越弱;儿子个数的边际影响比女儿高。进一步考虑代际家庭结构后,发现养老金对于少子家庭的影响高于多子家庭;少子家庭中与孩子见面频繁、甚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机构养老,而多子家庭中与子女关系不睦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镇江市润州区、京口区、丹徒区3个辖区内256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老年人人口学特征和养老意愿情况,运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镇江市老年人养老意愿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社会化养老正日益成为老年人的选择。性别、收入来源、子女数量、养老基础认知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主要因素。对此,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聚焦基层,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构建多元化的城市综合养老模式,以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武汉市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养老的事宜越来越凸显,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口异地养老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政府和企业做出相关决策。依据武汉市实地调研及调查问卷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对武汉老年人口异地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异地养老意愿,养老基地硬件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也影响老年人的感知。并提出应加强对养老基地的建设,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以及对养老政策的适度改变等措施来提高老年人口异地养老的意愿。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传统居家养老遭遇挑战的现实背景下,选取S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入户调查方式获得微观数据,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老年人个体情况、家庭情况、邻里关系、机构养老认知、机构养老意愿等问题。当前农村机构养老需求空间较大,但农村机构养老整体发展水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的积极性。在增强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和子女养老能力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农村机构养老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时代农村老年人美好养老需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3年我国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数据,使用Multinomial Probit模型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医疗费用报销水平和医疗保障制度主观评价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具有正向作用;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二者都通过了居家养老需求的稳健性检验。为改善老年人的养老预期,提出加大老年人医疗保障投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淮安市869例老人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淮安市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而婚姻状况、家庭类型、居住地、月收入和最担心的问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时尚的伦理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尚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要求和欲望所创立的、以一定的社会心理为基础的,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行为原则、方式、状态和规范。时尚也是一种影响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客观力量。时尚对道德产生不同的影响:时尚的正向伦理维度在于它促进民主自由,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弘扬人的主体地位;时尚的反向伦理维度就在于由它的非理性所导致的一味地追求物质刺激,形成消费人格,从而导致道德颓废。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制定政府养老支出财政预算,通过对养老保障需求的概念分解,构建起人均养老保险需求预测模型;根据1998—2008年福建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数据,测算了1998—2008年福建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养老保障需求,并对2009—2020年的福建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养老保障需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广东54个农村社区中有子女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工作的农村父母的问卷调查,探讨来自子女的高等教育回报和农村父母的养老意愿。研究发现,农村子女大学毕业后在经济和精神慰藉方面能给予农村父母不同层次的回报,但是,毕业年限不长的子女因工资待遇较低影响了对农村父母的经济回报。研究也发现,农村父母表现出有随子女到城市养老的较强意愿。因此,应逐步建构以家庭为单位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福利政策,重视农村大学生工作后的“在职贫穷”问题,从远距离照料和异地养老两个方面关注农村父母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存天理 ,灭人欲” ,本意并不否定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正当要求和欲望 ,可惜的是后来的统治者片面强调天理、人欲对立的一面 ,才造成“以理杀人”的恶果。作为一个政治家 ,朱熹生前从政时间极短 ,却也颇有政绩 ,身后被历代统治者吹捧 ;作为一个思想家 ,其思想 (经改造后 )最终成为历代的统治思想 ;作为一个教育家 ,他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同时 ,朱熹还是—位学贯古今的学者、才华横溢的诗人。  相似文献   

16.
所谓“人欲”,不外乎饮食男女、穿衣吃饭、生老病死的事,是民众求生存、求发展、求富裕的基本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并非与“天理”不相容。“天理”就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作为官吏,无论是讲廉政,还是讲勤政,首先要理解和尊重民众的基本欲望,顺民之欲,富民而治。要“宽以养民,严以治吏”。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养老牵系亿万农村家庭和数以亿万计的农村老人;在21世纪的今天,农村养老不仅仅是一个个农村的家庭的家庭经济、伦理道德问题,它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建成、社会能否实现和谐稳定的社会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解决好农村养老,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采取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以孝养老、政府调控、社会力量辅助多条腿走路,保证我国农村老人衣食无忧、精神愉悦,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天津城区老年人和准老年人养老意愿的调查数据,揭示出队列效应和年龄效应在养老意愿中起的不同作用。由于受重大社会变迁影响,"五零队列"在子女数目、受教育水平、是否下岗等生存状态上与"四零队列"显著不同。这些差异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养老意愿和养老模式,政府应该针对"五零列队"的实际需要制定有效的养老政策。  相似文献   

19.
借用情境认知理论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保障政策,可以发现,情境切换引致政府情境认知的变化,最终导致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的“格式塔”转换。当前,我国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情境认知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政策价值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目标,但需要在情境认知的牵引下对农村养老保障政策进行优化,即在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和提高待遇水平的同时,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三方的作用,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城市建筑视觉意象挣脱了沉重的政治象征意涵,大多变成了纯粹的视觉审美符号。这一嬗变折射出消费控权时期国人将建筑视觉形象欲望为生活风格、审美需要、文化认同的多元诉求。此欲望正好与城市经营管理者对利润和政绩的欲望暗合。建筑形象遂充任了消费的欲望机器,致力生产视觉快感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欲望的交织与共构谋划了中国当代城市建筑的审关视觉性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