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读了《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四期萧兵同志的《“观”是猫头鹰》一文后,查阅《庄子》原文,觉得把《寓言篇》之“观”字解释为猫头鹰,是欠妥的。本来,《庄子·寓言》中的“观雀蚊虻”四字,历来意见分歧。陆德明《经典释文》作“彼视三釜三千锺,如观蚊虻相过乎前也”;(无“雀”字。)又说:“元嘉本作如鹳蚊,无虻字”;俞樾说:“因观误作鹳,则鹳蚊虻  相似文献   

2.
《庄子.寓言篇》:“觀雀蚊虻。”觀在这里至少是一种鸟。什么鸟呢? 《续汉书·礼仪志》方相敺傩仪式十二神物食怪,有“委随食观”。委随即神蛇委蛇、委维,是“虺”或“虫”字的析音或缓读。《说文》虫字篆文作——特大其颈,象眼镜蛇愤怒时鼓起它的脖颈。眼镜蛇爱吃鸟,但是碰到猫头鹰就要倒霉;古人看到眼镜蛇和猫头鹰搏斗,就把它说成神蛇吃祸鸟,所以敺傩驱怪时要扮演“委随食观”。觀字可通“雚”。甲骨文里早就把“雚”(《甲》1850)字当作“觀”用了。  相似文献   

3.
“雀”辨     
《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句,前人多释“角”为雀之喙。窃有疑焉: 第一,如毛奇龄《续诗传》指出,“角”乃鸟噣之锐出者,“雀”虽有噣而不锐出,因此仍是无“角”。第二,诗中“雀”“鼠”对文,理应并指恶物。国风中之恶鼠,可证之于《魏风·硕鼠》、《(?)风·相鼠》,而恶雀别无他例。《古今注》:雀,一名“嘉宾”,《说文》四“隹”部:“雀,依人小鸟也”,均不以为恶物,与鼠同列,有悖情理,且雀亦非“穿屋”之鸟。  相似文献   

4.
《庄子·杂篇》的《天下》和《寓言》中,称庄子的言说方式为“言、寓言、重言”,但这两篇文章对这“三言”的解释有很大不同,笔者已在《说庄子悖论》[1]一文中作了详细辨析。并进而认为,不能简单地从文体风格层面去把握庄子的言说方式,必须联系庄子的哲学思想,在“正在说不可说”这个哲学悻论的基础上去理解.本文意在以《寓言》将为本,重释庄子的言说方式。为了行文方便,先释“重言”。《天下》云,“以重言为真”[2]。郭象未注此句,而在《寓言》的“重言十六”云,“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成立英疏云,“重言,长老乡间尊…  相似文献   

5.
对《论语·微子》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句,韩振峰同志提出了异释,《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3期)主要是根据晚清人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四,从“不”字为语助和文意两方面来疏释。并联系《论语·微子》上下文,进一步具体阐发了俞樾的见解,对于那些忽视或忘却古已有之的异解的,是很有意义的。其实,“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异释,远不是俞樾的创见。晋陶渊明就有《扇上画赞·荷蓧。丈人》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超超丈人,日夕在耘。”很明显:陶渊明是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理解为“四体是勤,五谷是分”,是“荷蓧丈人”自谓之词,并非责子路之语。陶渊明之诗,应该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异释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活动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庄子,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位大宗师。《庄子》三十三篇,原本是哲学著作,却被历代文学家奉为瑰宝。特别是在表达抽象的哲学思想时,它采用了“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庄子·寓言》这种奇特的方式。在《庄子》的某些文章里,寓言一个一个接踵而来,几乎看不到成段的议论,寓言开篇,寓言结尾,寓言读完了,文章也结束了。这样的文章,在哲学家眼里,它是精采的哲学论文;而在文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六篇。《寓言》挟发“内七篇”结构及其奥义,是“内七篇”的结构指南和奥义指南,全篇结构严谨,义理贯通。郭象的篡改误断和曲解妄释,导致旧庄学认为《寓言》是“随手散缀”“难明条贯”“不相关联”的杂凑之文,并且误以为庄子所撰,视为“庄子自序”,从而成为旧庄学无法读通《庄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庄子“卮言”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寓言篇云:“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一般注家都认为它旨在说明庄子一书的文体。其中寓言解释为“寄托寓言的言论”,重言指“借重先哲时贤的言论”。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但是注到了卮言,就出了些麻烦。凡关于卮言  相似文献   

9.
《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今注本一般均释。反顾”为“回头看”,作偏正复词,以“顾”为“看”“视”解。溯其源,盖本自明汪瑷《楚辞集解》(“反顾,回首而望也”)及清王邦宋《离骚汇订》(“反顾者,低头回看也”)等。然,无论从训诂言,还是按《离骚》句法论,抑或据文义考察,此释均有未妥之处。由于此句乃了解屈子思想发展之关键,故不可不辩。今按:“反顾”当为同义复词,并列结  相似文献   

10.
玄鸟新解     
《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郑玄笺:“天使鸟乙下而生商者,谓鸟乙遗卵,娀氏之女简狄吞之而生契。”商族为玄鸟所生,后世史家或以为是“虚妄之言”(《论衡·奇怪》篇),但《商颂》本是商人后裔、春秋时代宋国贵族祭祀祖先时的庙堂乐歌,其歌词内容决非向壁虚造,而是必有所本,从现代科学的民族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宋人所言不虚,所谓玄鸟正是古代商族所崇拜的图腾。  相似文献   

11.
一、是澄清对庄子的曲解和误解的时候了! 《庄子·逍遥游》是先秦散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我国篇章繁富的哲理散文中最优美的作品。 拙见以为:在我国发育得并不充分的浪漫主义诗文遗产中(我国文人创作,是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这篇《逍遥游》完全可以与《离骚》媲美,但是它比《离骚》,更难理解十倍。因为《离骚》作为我国第一首最成功的政治抒情诗和爱国主义文学杰作,是屈原志洁、行  相似文献   

12.
《庄子》哲学的诗性光辉,突出体现在《庄子》“寓言”、“重言”、“卮言”的诗化表达方式上,“三言”当是走进《庄子》思想世界的钥匙.“三言”的诗化表达使得《庄子》深不可测的哲学意蕴得到了象征的显现,特别是“卮言”应当是庄子有别于先秦诸子的极为独特的语言密码,从中我们也能够透视出庄子独有的以“天地精神”审视一切的情怀.“寓言”和“重言”大都是带有一定主观意识的言论.“卮言”则是天地之言,无任何主观意识的语言,犹如代天地立言,不偏不倚,没有任何立场和成见.  相似文献   

13.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庄子·寓言篇》对《庄子》中存在的大量寓言、重言的现象,概括甚当。离开寓言、重言,《庄子》不仅难享盛誉,甚至不成文章。寓言、重言在《庄子》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庄子意旨并不在创作寓言,描述重言,而是借寓言,重言阐述其哲学思想。庄子冶寓言、重言与其哲学论旨于一炉:或有声有色地描述一系列寓言、重言,然后推出论旨;或开门见山,先点论旨,再以大量寓言、重言证之;或通篇惟见寓言、重言,而将论旨巧妙地融合其中,从而寓言、重言与论旨画龙点睛,相得益彰。在斑烂多彩的寓言、重言中,蕴含着庄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就《庄子》散文这一创作特色作一探讨,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4.
《北方论丛》2007,(6):152-156
文学【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周易》补释于(1,8)说“佼(姣)”美侯文学(1,12)上博简《邦风》“其声善”解杨隽(2,1)《诗经》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于淑娟(2,6)说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杨州(3,1)“对扬”再释王晶(3,4)张家山汉简用字与《说文解字》义证郝慧芳(4,1)隰朋事迹考郭丽(6,1)【古典新义】《尧典》可以观美——试析《尧典》的文学价值于文哲(3,7)《庄子》对儒家理念的解构方式及其文学表现杨波(3,11)王维咏侠诗对传统侠义观念的继承与改造贾立国(3,15)发、与中国古代女性的创意美周淑舫(4,17)比德于众禽——…  相似文献   

15.
由《社会科学辑刊》杂志社主办的“首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东北论坛”于2004年8月28日至31日在辽宁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求是学刊》、《辽东学院学报》、《地方财政研究》的从事专业学术期刊工作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东北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与建设,将学术期刊的发展置于区域性战略发展研究视野之下,就如何利用学术期刊阵地带动东北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展开深入研讨。中…  相似文献   

16.
郭齐勇  秦平 《江汉论坛》2005,(2):140-141
《庄子》是我国文学和哲学宝库中的不可多得的瑰宝奇葩。鲁迅先生曾评论道:“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的暗示性无边无涯,涵盖面无穷无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作出多重的、创造性的解读。其浪漫主义的手法,丰富多样、生动逼真的描写,辛辣讽刺的笔调,创造式的寓言,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源泉。庄子的精神,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中国美学精神与中国哲学精神。庄子的宇宙观(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社会历史观与庄子的哲学体系核心“道”紧密相联。庄子之真人、至人、神人、圣人,都是…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6日,由《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主办的“学术媒体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在辽宁社会科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张毓茂、原辽宁省人大副主任王充闾、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常卫国、原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彭定安、辽宁省社联主席张沈立、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晨、辽宁省期刊协会副会长贺虎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研究单位、杂志社、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共计60余人。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鲍振东、副院长李向平出席会议。《社会科学辑刊》总编辑高翔主持研讨会。李向平首先致辞,感谢社会各界多年来对《社会科学辑刊》的…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捕蛇者说》最后一句说:“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古文观止》云:“观人风,谓观民俗之善恶也。”《辞源》释“人风”为“民风、民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初中第五册语文教材则解释道:“‘人风’应作‘民风’,唐朝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作‘人’字”,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注评》亦作如是说。对上述说法,我们未敢苟同。  相似文献   

19.
试论庄子对先秦立言观的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言是先秦时期“三不朽”之一。基于对道的体认,庄子对先秦立言观进行了批判,反对以言立道。为突破“道不可言”的困局,庄子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了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寓言是借他人、他物所说的话,重言是使人信服的庄重之言、耆艾之言,卮言是如酒一般让人品味又使人神往的载道之言。三言是《庄子》三种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构成其艺术特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1982年第5期《社会科学辑刊》发表的马洪路同志《辽史补正三则》一文(以下简称“马文”),以为有需商讨之处,分述如下: 一、关于辽兴宗次女斡里太的公主封号问题。马文据罗福颐《辽左金吾卫上将军萧德温墓志跋》,谓萧德温之弟萧德良即《辽史·公主表》(卷六十五)中之萧余里也,这无疑是正确的,而对《公主表》所记斡里太“封郑国公主。清宁间,加长公主。寿隆间,加大长公主”的公主封号,则认为“清宁间应为齐国长公主”,“应于‘清宁间’下加注:徙封齐国,加长公主。或径补以‘徙封齐国’四字”。此种说法是否正确,实有考察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