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乔治·爱略特思想的主要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作品富有哲理,充满了宗教色彩和道德说教。她的宗教观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她的思想的主要来源是人本宗教、实证主义和达尔文主义。  相似文献   

2.
《尘世情缘》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乔治·爱略特早期的一部作品。她的消费文化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已初现端倪,主人公的婚姻选择、人际关系等折射出消费文化的倾向。爱略特对这种畸形消费进行了批判,认为"人本宗教"道德是医治人们消费异化的良药。  相似文献   

3.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利.狄金森的诗歌充满了悲情思想,怀疑是她的悲情思想的根源,而她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奠定了她的诗歌的悲情基调。从她诗歌作品中的四类主题——宗教、自然、爱情、死亡来进行特点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她的悲情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4.
简.爱的人格结构是纵深而多重的。要求平等、维护尊严只是其表层的社会人格的体现,而深层宗教人格和审美人格才是她的精神力量的源泉和人性魅力所在。简.爱的三重人格含藏了西方传统文化的三种宝贵质素。从她的宗教人格我们洞悉到真诚的基督教信仰,从她的审美人格我们感觉到浪漫主义激情,从她的社会人格我们看到启蒙主义的社会理想。三重人格相互渗透,构成了完整的个体,这使我们认识到不同时代的优秀文化元素也需要融通共济,才能建构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5.
克里丝蒂娜·罗塞蒂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又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与神秘气息的精神诗人,但在中国却长期以来不为人们所注意.克里丝蒂娜以17世纪的精神诗人乔治·赫伯特为师,又融入了先拉裴尔派唯美、忧郁与细腻的艺术风格,因此,她的诗作具有双重张力:宗教虔信下的爱情企盼与清寒自制里的热切奔放.哀婉的诗情,难消爱的温热;貌似平静的吟咏中,涌动着情感的激流.这种看似矛盾其实又统一的诗意境界才是她真实的精神与艺术风貌.克里丝蒂娜一生为宗教所困,诗作中的忧伤情调无疑根源于她的宗教情感,使她的诗像带着镣铐跳舞般摇摇晃晃;而她优秀的诗作、生命的热忱却能够冲决宗教的围困.  相似文献   

6.
乔治·爱略特是十九世纪众多小说家中的思想家,其道德观与绝大多数思想家是不同的。她认为道德行为的本质是感情的而非理智的。其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的人物都是按其道德观塑造的。  相似文献   

7.
乔治·爱略特的小说由于对道德问题的特别关注而成为道德的寓言,也饱含着强烈的宗教情怀。这种对人类命运的普遍同情与关注之情流露在爱略特思想里,贯穿于爱略特的创作中。正是对真挚道德的呼唤与宗教伦理的关怀使爱略特跃居为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的东西方虽处于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下,但都提出禁锢肉欲的宗教主张.<红字>的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追求激情而为清教视为恶行,在受教义的"逼迫"下苦行赎罪的过程中由于善举而化恶为善;而<金瓶梅>的女主人公潘金莲与白兰一样犯有通奸罪,但由于当时纵欲的社会背景和腐化的僧尼队伍无法让她的灵魂受到约束,使其在邪恶的道路越走远,并同时以其邪恶加重社会的邪恶.对两个主人公的对比分析,可见有时人是需要象白兰身上的A字来唤起内在的良知,不致使人性恶代代相袭.  相似文献   

9.
乔治·爱略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对道德的关注一直是其作品的一条主线。本文以爱略特的道德标准为视角,通过分析其作品和个人生活,阐述她在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表现,从而论述爱略特的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10.
陈玉 《今日南国》2011,(4):28-30
四川农业大学大三学生雷梦莲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又一个"罗彩霞".颇具戏剧性的是,她被冒名顶替是在一次她涉嫌替考事件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2.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现行对票据法的有权解释,商自然人可以作为汇票的付款人进行票据支付行为.但是我国新颁布的<破产法>仍然没有赋予商自然人以破产主体资格,这样势必造成商自然人作为汇票付款人.当其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时,汇票持票人期前追索权的行使遭遇阻碍的后果.因此赋予商自然人以破产主体资格,对于弥合法律之间衔接的漏洞.保证汇票持票人期前追索权的顺利实现,贯彻落实票据法的立法宗旨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