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日本新闻媒体中的厌华情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赢 《日本学刊》2005,(2):32-36
一 充溢于日本新闻媒体中的厌华情绪近年来 ,新闻媒体日益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留意审视一下日本的新闻媒体 ,便可以发现那里充溢着一股浓厚的厌华情绪 ,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仅从 2 0 0 4年来看 ,可以说日本新闻媒体中反映出的厌华情绪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 1 )唱垮对华经援 (ODA) ;( 2 )唱“酸”“中国特需” ;( 3)唱高中国反日情感 ;( 4 )唱恶东海油气开发。其特征也可概括为两点 :一是参与的新闻媒体多 ,除了长期反华的右派媒体外 ,连一些原来持中间立场或以往对华态度友好的新闻媒体也加入…  相似文献   

2.
郑来 《社科纵横》2012,(11):130-132
新闻媒体常被称为“第四权力”,《焦点访谈》在社会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拥有自己独有的话语权。本文通过对《焦点访谈》权力和权利的分析,来探讨新闻媒体应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以及对其尺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李谦  范珞 《学术交流》2003,(4):158-160
准确的定位是新闻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受众因素对媒体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新闻媒体要做到定位准确、风格鲜明 ,就必须对受众群体做细致的分类研究 ,引用受众的细分原则 ,使其在新闻传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1):96-9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新闻媒体面对新媒体的信息环境,改革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命题,同时传统新闻媒体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必要的。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新闻媒体需要转变为新的发展和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法律关系的理论研究,是研究和制定舆论监督法的总体框架的基础和必由路径,也是深入探讨我国舆论监督法治化的基石。我国舆论监督法律关系即我国舆论监督法在调整新闻媒体与政府、公民、法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新闻媒体、新闻记者、政府、公民和法人是其主体;物、行为和智力成果是其客体;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是其内容。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公共危机频发,新闻媒体快捷有效进行舆论控制和危机应对意义重大。本文从日本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角色定位;日本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的快速应对;日本新闻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调控和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原则方面阐述了日本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中的传播效应和功能,从而为我国新闻媒体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8):132-136
新闻媒体宣传目标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美苏对新闻媒体的不同管控力度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前者获得了国内外的竞争优势,后者导致了自身的垮台。我国可以通过强化国家和政府的领导角色、增强认同意识和信仰意识、提高对新闻媒体的管控效果等举措,来强化对新闻媒体管控功能。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开是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现有司法公开理论研究大都指向法院应该做什么,却忽略了与司法公开利益相关的当事人有权做什么,弱化当事人的司法公开救济权是权力意识主导的司法公开改革所必然带来的结果。司法公开改革应还原其权利属性,将诉讼视角引入其中,确立司法信息公开行为具有可诉讼性,赋予当事人司法救济权,否则改革难取得进展。对于司法信息公开诉讼的类型,可将其纳入行政诉讼范畴。  相似文献   

9.
鲁义 《日本研究》2006,(1):17-22
本文就目前中日关系恶化的几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中日两国的新闻媒体,尤其是日本新闻媒体的中日关系报道,并指出了新闻媒体应尊重事实,全面、客观地报道,不仅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最基本职责,也应是推动和改善中日两国民众相互认识,进而改善中日关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马小英 《社科纵横》2008,23(12):135-136
现代社会,新闻媒体是一种必须正视的力量.文章就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进程中,新闻媒体要担当的责任进行分析论证,进而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闻高 《创新》2015,9(3):87-94
案侦信息一般具有隐蔽性,其面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公开,存在适度问题。案侦公开是警方侦查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博弈。其公开的现状,第一是面向当事人的,第二是面向检察、法庭等相关人员的,第三才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侦查公开案件信息,具有阶段性、程序性与封闭性。侦查信息的公开化,虽然具有现实必然性,但司法体制内的侦查监督具有间接性与滞后性。侦查隐蔽性与其公开的趋向是一种动态平衡,司法信息公开化与侦查的封闭性也存在博弈。网络自媒体迫使案侦处于一定的可视状态。案侦信息的适度公开化,能够阻止流言,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侦查效率也需要兼顾案件公开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论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政务公开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存在行政权力的地方,就应有制约这种权力行使的机制,政务公开就是这样一种制约机制.当前中国的政务公开机制在实体和程序方面都不健全,这是因为政务公开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部门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对政务信息的公开,其原因有许多,例如:公众对政务公开的监督乏力,政府对行政效率和自身利益的过度追求,政府对管理技术的落实不重视.要想重构政务公开机制,就应该加快政务公开的法制建设,完善公众参与的协商民主制度,优先公开最需要解决的政务.  相似文献   

13.
张晔 《社会福利》2008,(3):15-16
运用新闻媒体进行公共信息传播,已成为现代高效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式。政府通过新闻媒体与公众进行沟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同时引导舆论,获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随着互联网、境外媒体介入传播国内突发事件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增强等新形势下,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础功能,同时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与义务。新闻工作者应该充分运用好这份权利,为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笔者针对舆论监督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并阐述了舆论监督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要求,希望有助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黄学贤  雷娟 《浙江学刊》2012,(1):117-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三年多来,对作为灵魂和核心的立法目的,学界尚缺乏应有的检视。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目的,我们发现其存在着权利界定不清、功能与目的不分以及表述不明等不足。应当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信息权以及信息公开请求权作为核心立法目的,在此指导下重新设计具体规则,以弥补条例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弊端,并为最终制定信息公开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广播在与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的竞争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年前,广播人曾响亮地提出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推动广播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全国广播界同仁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的地方台率先在全国实行改革,在广播的内容、形式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广播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广播优势的巨大潜能,时至今日仍未完全显现出来。究其原因,固然有管理机制、节目质量、采编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广播优势,在与其他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逐渐弱化,难以发挥其威力。众所周…  相似文献   

17.
热议·声音     
正热议公布性侵犯信息别误伤名誉权近日,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联合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出台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实施严重性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犯罪人员,在其刑满释放后或者假释、缓刑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公开,方便公众随时查询,警示罪犯,预防未成年  相似文献   

18.
《慈善法》史无前例地将信息公开作为法律的单独一部分,明确了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许多重要立法原则和内容,为我国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立法确立了一个纲领性文件。我国目前社会组织信息公开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信息公开主体没有做区分、信息公开对象不明确、信息公开途径不统一、信息公开内容参差不齐以及信息公开的评估主体不健全等,这要求我们必须健全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细分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内容或范围,建立健全政府的统一信息公开平台,建立多主体联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用记录制度和评估制度,建立相应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对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交叉研究的框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繁玲 《学术交流》2007,(11):58-60
从电子政务与制度学的双重视角探讨构建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交叉研究框架的基本问题,对各级政府为民执政、阳光施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都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二者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参与权、知情权及监督权理论成为这一研究基础的合理内核;研究的价值体系决定了应该运用电子政务方法论,最大限度地公开与共享信息,合理地设计、安排相关的保密权限与行政救济制度,促进其研究成果更加规范,更富有成效。鉴于此,政务信息公开主体、客体、环境及其整合构成了这一研究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体不仅是社会的“传声筒”,而且还应发挥“瞭望哨”功能。舆论监督对社会具有危机预警、维护规范的重要价值,堪称媒体的天职。舆论监督的原理在于大众传媒的“公开性”。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应多取其建设性,努力避免“扒粪揭丑式”的监督取向,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体制和媒介体制决定的。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可以使媒体的功能得到充分释放,也有助于养成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发挥建设性,要求新闻媒体围绕各级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事务开展舆论监督。同时,监督报道还应恪守新闻采访过程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