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8,(3):68-72
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民生、助力脱贫、提升文明、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志愿服务组织化是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还不完善,管理方式行政化过浓,经费保障不足,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改进管理方式,创新服务项目和人才培养,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与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内驱力关系密切,志愿服务能够深化思想引领、强化实践技能、促进职业认同,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内驱力效果显著。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格外注重学生志愿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体系的建设。可以将志愿服务融入高职院校思想引领、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四项工程,致力于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高素质、专业强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探求》2016,(6)
志愿服务是以社会成员自愿贡献个人时间、精力为基础,以不计物质报酬为前提,以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志愿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实践和具体示范:志愿者数量的增加夯实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群众基础;志愿组织形态的多样化强化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协调力量;志愿服务内容的丰富性扩展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志愿精神的弘扬巩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4.
导游服务标准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游服务是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和形象支撑,加强对导游服务的管理和质量提升,必须加紧建设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导游服务标准化运作机制,并以导游服务标准为依据,以游客感知服务质量为主,建立导游服务质量的公正评价体系.这样,导游服务标准必将能成为提升导游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探求》2020,(5)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中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体,是乡村振兴中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振兴中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对缓解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供需结构失衡、提高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效能、推动农村公民能力素质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视阈,通过调研志愿服务专家、志愿服务对象取得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相关数据,廓清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归纳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6.
李力东 《社科纵横》2014,(10):41-44
近年来,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志愿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然而,通过对浙江省乐清市的调研可以看出,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在资金来源、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志愿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应在资金扶持、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上为志愿服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各级志愿者协会要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和引导,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向常态化、规范化、项目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引导和组织留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推动留学生自身的素质发展,更是为建立跨国培养和跨境流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国际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该文在分析留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留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的问题,并就未来如何有效开展留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5,(12):71-74
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巩固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当前,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但是面临体制、人才和管理等很多现实的问题。在探索志愿服务常态化的过程中,社会化是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实践基础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迅速,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整体上存在着志愿服务机制不成熟、活动质量不高、力量分散、参与面不够广等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对我国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建议认真总结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经验,并以此为契机,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和发展志愿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国际关心中国慈善协会组织美、英、德、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25名志愿者,到三门峡市社会福利院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由此催生了三门峡市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之家等志愿服务组织的相继成立,拉开了三门峡市福利机构志愿服务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志愿组织政治化状况的分析,指出政治化是志愿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志愿组织通过各种政治化途径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对“一元政治模式”形成了一定的挑战。面对政策环境的改变、政策主体的多元化,提出政府一方面需要认识到志愿组织的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志愿组织政治参与的机制,支持志愿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改变旧的管理制度,采用“分类控制”的方法,以“项目”为契机,提升志愿组织自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界定志愿服务、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等基本概念及其内涵是志愿服务立法的基础.基于倡导志愿服务行为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立场,志愿服务立法中对志愿服务的界定应当摒弃组织性要求;基于广泛保障志愿者权益的需要,志愿者界定应当采取中义定位,并与注册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和登记志愿者的志愿者认可体系相关联;基于志愿服务法调整范围限缩以及与其他法律规范相衔接的原园,志愿服务组织界定应当强调其依法登记成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孙薇  张瑶 《今日辽宁》2014,(10):53-55
在丹顶鹤的家乡盘锦大地上,活跃着一支以网络为联络方式的志愿者团队,名叫盘锦网络文明志愿服务联盟。这支队伍于2008年正式注册登记为盘锦市志愿者协会团体会员,现有网络文明志愿者oo群83个,包含盘锦正能量义工团、中国梦志愿者艺术团、红海滩义工联、盘锦城市达人、盘锦爱心部落等19个团体,有经常参与活动的实名注册志愿者218万人。盘锦网络志愿服务联盟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的领导下,围绕社区建设、市民素质、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社会大型活动等,积极加强品牌项目建设和网络志愿服务,搭建网上公益平台,实现公益供需在微信、微博、QQ群、飞信中对接,从办得到、群众欢迎的事情入手,积极开展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支教助学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开放性、流行性、快捷性和高效性的优势,为盘锦创建文明城市、打造爱心之城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郭瑞 《社会工作》2012,(10):91-93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西宁社区志愿服务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尝试依托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寻找社区志愿服务的支持性因素,以期构建起坚实有效的支援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8,(4):133-136
本文从"双一流"大学的政策解读入手,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从馆藏信息建设优化、建立学科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宣传,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教学服务和学术交流,引入创新元素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6.
试论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内在底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国荣 《社科纵横》2009,24(4):54-55,68
志愿服务活动已受到各国政府和市民社会的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意识已深深植根于民众的心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但是,人们对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内在底蕴及其逻辑关联在认识上尚存有分歧和缺憾。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反思和追问。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社区志愿服务在国家民政部门的主导下取得了长足进展,农村社区志愿服务也逐渐丰富发展起来。当前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着农民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度低,"行政化"色彩浓厚,社会化水平低,制度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动摇,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和扶持,构建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社工指导下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感思之行     
2008年8月份,我参加了由学校人文院组织报名的救助儿童会暑假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为期18天的儿童志愿服务。此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是丹麦社会福利保障工作的重要方面。其基本特点是 :历史悠久 ,拥有人数众多的志愿者队伍和规范化的志愿服务组织 ;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 ,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 ;政府是志愿服务组织的坚强后盾 ,社区则是志愿服务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本文系统介绍和分析了丹麦志愿服务的历史、现状和特点 ,并简要分析了其对北京市志愿服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感思之行     
向金梅 《社会工作》2008,(19):57-58
2008年8月份,我参加了由学校人文院组织报名的救助儿童会暑假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为期18天的儿童志愿服务。 此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