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李毛 《社科纵横》2011,26(6):161-16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各级学生部门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来抓,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婷  杜波 《社科纵横》2012,(5):174-176
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其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王小卫 《社科纵横》2005,20(2):203-204
心理素质与人格因素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利用学校教育影响,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本文简要讨论了心理素质的概念和内涵,在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4,(10):151-154
大学生军训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国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五所高校2012级新生军训前后心理适应性的变化情况,分析高校军训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提出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军训实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较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教育内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通过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既能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校全面落实教育创新性改革工作,培养社会各领域优秀人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和创新。严格遵循“双创”教育原则,制定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符合新时期教育要求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6,(3):159-16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具有双重性:知识教育与幸福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从知识教育向幸福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幸福观的需要。通过分析国家、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对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多方诉求,促使我们深刻反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进而完成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价值取向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恒  李发展 《社科纵横》2008,23(1):142-144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在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加,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对促进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原因是人格不健全,学业压力重,观念偏差,生活自理能力差、经济问题困扰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  相似文献   

9.
陈黎东 《社科纵横》2008,23(10):153-154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开展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既有社会、家庭方面的,也有高校方面的.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游良才 《生存》2020,(13):0211-0212
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成长的需要。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学能力;二、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三、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理论构建模型来研究人口健康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得知:人口健康素质的改善需要社会的进步,而提升人口健康素质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应看到现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过程对国民健康素质有一些不利影响,要消除由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健康素质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就必须大力发展健康素质教育.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融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于一身的复合体,涵盖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综合素质等教育方向.它能搭建二者相融互动的桥梁,有利于缓解、甚至消除不利影响,其宗旨就是全面提升国民的健康素质.推广健康素质教育对提高人口健康素质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磊 《社科纵横》2008,23(10):170-171
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中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从内容以及工作方式上看,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教育内容的重新定位和教育模式的重新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成长、成才紧密相关,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际发展中却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信息内容。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信息,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在多方配合下建立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翁爱萍 《社科纵横》2013,(1):340-342
高等职业院校首要功能是育人。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转型期,在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构建新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开展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结合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点探讨了改革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心态,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研究高校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培育问题,不仅有利于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心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有必要研究高校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其积极的社会心态,提升大学生自身健康的同时,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作为未来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该文立足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路径,以期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就是说,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让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21世纪高校的办学宗旨即是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本文就21世纪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以如下探析。一国家教委于1995年12月21日颁布的《…  相似文献   

18.
宋继革 《社科纵横》2009,24(1):133-134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校生关系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及师生观念变化对高校提出的时代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继力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该文结合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着重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并就在新模式推行过程中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进行了反思.通过该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为以后该领域内的研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学生生存教育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万牛  杨蓉 《社科纵横》2009,24(12):145-147
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生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称之为"生存教育"。生存教育也叫"学会生存"。大学生是各行各业未来的骨干力量,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存教育,培养大学生生存技能,对丰富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全面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实施"和谐社会"理念和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