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在《论持久战》一文中第一次明确的。从此,在这个重要日子里,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记忆……我们党循着这样的历史足迹,在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走向辉煌。建党伟业从一艘游船上开桨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为每年公历的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  相似文献   

2.
正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和流变历史是塑造人类历史的关键因素,枪炮与钢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远不及一场传染病。"霍乱刚刚流行两个星期,墓地就已经满了。"200多年前,霍乱肆虐拉美,死伤无数,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描述了这场灾难:"大海如死灰一般,一座座古老的侯爵府几乎被淹没在不断增多的乞丐中,露天的污水沟散发出死亡的味道。"  相似文献   

3.
舒畅 《东西南北》2008,(4):43-43
成功就是在新的领域用新的眼光开拓新的局面。他从事着"不登大雅之堂"的事业;他是中国的"公厕大王",把移动厕所摆满了大街小巷;他的厕所将被"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带往太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全球各种肤色的人们都将使用他的厕所。在南京协力公司的车间里,四五个工人正在给一间刚完工的移动厕所外墙挂宣传牌。几天后,这些厕所将被拆卸成块,从南京运到北  相似文献   

4.
康德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到什么地方去寻找这个人物最重要的东西呢?他的著作的价值不仅对当时的历史时代,也对现代以及将来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潜伏的对历史的厌恶里,在正是标志我们当代德国人特性的"对历史的厌倦"里,我们大家共同依据过的过去,并没有多少价  相似文献   

5.
正挂灯笼、贴春联,在一串串鞭炮声中迎来新的一年,传统新年欢乐之中却有一丝重复的乏味。如今"春节黄金周"之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去,在他乡体验不一样的春节。如季羡林先生所说,"虽然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但当他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让我们走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找寻记忆中团圆喜乐的年味,将各地的  相似文献   

6.
正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没有客户、没有老板,没有进取心,只有自己。大S分享过一个关于上厕所的“妙招”:担心被人听到自己放屁的声音,她会将卫生纸折成正方形,轻轻压住放屁的地方。这样无论多大声的屁,都会幻化成“嘶~”的轻哼。蔡康永感慨:“这样不能畅快地上厕所,很辛苦啊。”在卫生间里放屁是件可怕的事情吗?也许对大S是。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连去卫生间都要压抑自己,才是最可怕的吧。很多时候,“上厕所”不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而是一种情绪自救方式。它可能意味着:太累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可能很多观众都如数家珍,作为好莱坞最成功的系列电影之一,追车枪战、美女猛男……让观众在"速度"与"激情"中肾上腺素飙升。尽管面临诸多新片竞争,环球影业发行的动作片《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依然在北美脱颖而出,登陆国内院线后,该片也"火力全开",给观众带来超级视听震撼。从2001年到2019年,"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平均每两年就推出一部影片,《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是否还是熟悉的"配方"与"味道",能否像系列电影的第七部与第八部那样狂揽全球票房,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深刻宗教情结的民族.东正教作为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深深根植于俄罗斯民众的意识里,浓浓地融入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中,深刻地影响着俄国的历史与现实.为实现国家统一并加强皇权,以君权神授为宗旨的基督教作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被罗斯统治者"请入"罗斯.至此,无论是在鞑靼蒙古人入侵时期,还是在第一、二次卫国战争等俄苏历史的紧要关头,俄罗斯东正教均发挥了其社会整合与道德教化作用,并在促进国家统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凝聚民族精神、规范民众道德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
"历史就像一条纽带将各个阶段的社会文明连接起来,并一直传承下去,这就是地域文化的根源。从厚厚的档案里,寻找辽宁历史的点滴,还原历史长河中某个瞬间。"以前在人们的印象中,辽宁档案馆是个神秘、离普通人生活似乎很远且不太相干的地方,并不像图书馆、博物馆之类的场馆会经常去光顾,档案也与百姓的生活关系不大,其实并非如此。辽宁省档案局(馆)局  相似文献   

10.
正"糖化车间"1903年旧址。沉浸历史的老建筑,每天都会迎接世界各地的新面孔来参观,百年青啤文化正焕发新的生机。当第一缕朝霞升起的时候,青岛啤酒的麦芽香也苏醒了。循着麦香走近这一片百年老厂房,感受一整座城市的梦想,从这里流溢……青岛啤酒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情怀,像海与帆一样成为城市名片上的一抹主打色。青岛啤酒从1903年出发,用激情成就了青岛的梦想,也让新的梦想在高速发展的现实中被不断激发。古往今来,泡沫里的岁月、酒杯中的乾坤和时光里的对峙,只有沉醉的人才能身有所  相似文献   

11.
贤雕 《东西南北》2009,(9):32-33
他们在地下,他在地上;他们在地下长眠,他在地上陪伴。 远远地,我怀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凝视着他,那仿如古青铜器一样黝黑的面庞,如一张弓似的身板,就像旷野里被风吹得扭曲的一株古木,尽管形单影只,但浑身上下散发出的力量显露着强大与执著。一个人躯体上汇集了21条生命,他的人生怎么能不充溢着生命的力量呢?  相似文献   

12.
正戏里戏外,他已经习惯以夸张的表面情绪来掩饰心底的紧张与不安,这让观众总是看到一个嘻嘻哈哈不知疲倦的靓仔蓝。"汪涵的主持多棒啊!笔笔唱得多好啊!吴奇隆、游鸿明多帅啊!一场演出就像生活的缩影,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紧张是来源于自卑吧……"王祖蓝许是这两年在内地"霸屏"最彻底的男艺人。从最早在《百变大咖秀》中模仿"葫芦娃""容嬷嬷",《金星秀》里模仿  相似文献   

13.
连头发里部蕴藏着商业智慧的他们,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高温却并非有害的"温氏效应"。中国哪一座城市最热?温州!在中国,能像犹太人一样富有经商热情和能力的,非"商界魔头"温州人莫属。在这个炽热的城市,几乎全民都热衷做生意。温州虽然只是一个中小城市,但在80年代初,借成为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的春风,温州人因地制宜地全力发展  相似文献   

1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先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生态文明的许多内涵及其思想原则.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作过论述.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但这些论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分析了人、自然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这实质上是指出了生态文明观念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提醒我们要从人的社会实践的角度了解自然的价值,而生态文明观念恰恰是人、自然和社会在实践领域的一次综合.  相似文献   

15.
各地媳妇     
北京媳妇:家无定规最潇洒北京媳妇最自由、最浅洒,可能是全世界最舒服的媳妇。在北京,10个媳妇会有6个告诉你早晨来不及曾被铺床,还有的索性说,叠被子根本不必要,叠被子不科学。被子盖了一夜,身体里的热气都渗了过去,本来就应该摊开晾晾,如果叠了,就会把热气和臭气捂在里边,被子潮湿气味也不好。如果你提出去北京媳妇家作客,很多人会现出一脸的惊慌,“宽限两天,等我把家收拾收拾,实在是惨不忍睹……”如果你调查北京媳妇多长时间擦一次桌相,多长时间收拾一次厨房,多长时间擦一次玻璃,她们往往会陷入遥远的回忆之中:“没…  相似文献   

16.
嘴里的溃疡日渐扩张、额头上的痘痘红得发亮,上厕所的时间越来越长……是的,你已经"毒债"超标。关于排毒我们已经听得太多,你准备如何化解毒素危机?清肠,是与"排毒"作战最直接的方式。所谓"毒",其实就是指我们身体的代谢废物。毒素的形成,一方  相似文献   

17.
一部追忆当年青春岁月的电视剧。描写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某化工厂车间里的青年工人,在那个朝气蓬勃的年代,车间班组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而淳朴的情感。这里有男女之情,父子之情,兄弟之情。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人物个性鲜明,生龙活虎;把人带进那个"东风吹,战鼓擂,八十年代谁怕谁"的火热岁月。  相似文献   

18.
二人时间     
于夫 《东西南北》2008,(3):61-61
人生是一场倾盆大雨,命运则是一把漏洞百出的雨伞,爱情是补丁。当我们走入婚姻,爱过的感觉,随着时光的流逝好像渐渐被淡忘。我们开始忙我们的工作、开始忙我们的孩子,甚至忘了自己。同时我们也忘了,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上,能与他相聚是难得的"缘分"。婚后的日子往往"缘分"有了,"相聚"没了。婚姻的致命伤不是那些大灾大难大起大落,而恰恰是双方的孤寂再到双方的冷漠,婚姻最坚韧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长。在读到本文的这一周,至少安排一次与你爱人的二人时光吧,像热恋时一样。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些中国人眼中,西方的"绿卡"是梦寐以求的,如今外国人争取获得中国"绿卡",则是中国国力增强、吸引力提升的标志。前NBA球星斯蒂芬·马布里在2015年圣诞节那天收获了一张中国"绿卡",扎根北京的4年里,马布里带领北京首钢篮球队三次夺得CBA联赛总冠军。"有幸获得中国‘绿卡’我充满感激。我觉得我对中国的爱正在得到回馈。"马布里在微博里毫不掩饰自己有多骄傲,"成为首位获得中国‘绿卡’的现役外援意义非凡,这在中国创造了历史。"  相似文献   

20.
据《苏联历史》杂志1983年第1期报道,全俄保护历史文化文物协会中央委员会历史文物部成立于1966年10月,是一个保护历史考古文物的机构。参加这一工作的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高等院校教师、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地方志专家。历史文物部下设:考古文物委员会(主席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十月革命前历史文化委员会(主席茹科夫);苏联社会史文献委员会(主席M.梅利钦)。根据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苏联社会史文献委员会改组为以M.别利亚夫斯基为首的独立部门——苏联社会史文献部。历史文物部现任主席为吉洪诺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