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5):130-135
新时代背景下,青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外总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国家总体安全教育制度和方式相对滞后,青年自身国家安全意识淡漠等,对青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有鉴于此,应当以理论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时代青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体系,关注青年舆情、完善制度设计,改进教育方法、丰富教育路径,从而切实提升青年的总体国家安全意识与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2.
战后西方对马克思的探讨往往集中于两个问题: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应该看成统一的整体,还是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乍看起来,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探讨,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人们可以把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和非科学性同晚年马克思的科学性进行对比。但奇怪的是,两个方面的探讨朝着根本矛盾的方向在进行。在探讨人道主义的青年马克思时,人们强调非经验主义的黑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而阿尔都塞的学说则强调马克思放弃了他早期的经验主义,转而赞成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不但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扫除封建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不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青年运动的开端。五四青年为什么舍生忘死,敢于站起来同帝国主义、军阀政府和旧的传统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呢?如果分析思考一下五四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是不无启迪的。一、五四青年人生价值观的特征分析人生价值观问题是人生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普遍关心和经常议论的一个问题。人生价值观的选择不可能是任意的、随心所欲的,而必然要受到历…  相似文献   

4.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发展的动力,是习主席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是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维应该遵守习主席的重要思想方针,以习主席思想方针为导向,从而使我国能够可持续发展。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维,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坚持正确的发展方针,找寻适合我国发展的体制机构;坚持辩论的发展思维,以创新与继承相统一的发展思维为导向,提升我国文化的创造能力,从而使我国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庸与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也是其改良主义哲学的核心。在认识上强调客观事物的差异与调节的必要性 ;在实践上则主张通过损益来化解矛盾 ,推陈出新 ,它是太平治世之说 ,而非乱世争雄之道。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德篇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它是一个社会道德风尚好坏,一个阶级兴衰乃至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社会公德,道德之首推也。古人曰:“敬人者,人恒敬之”。朱熹则强调:“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尊敬他人则会得到他人持久的尊敬,一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讲信用、守诺言、言必行、行必果。这既是社会公德的一般要求,也是一种传统美德。除此以外,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拥戴环境道德,见义勇为、不损人利己,同样为社会公德所注目,也同样是一种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7.
1987年9月13—17日,国际社会学协会家庭研究委员会和青年研究委员会在联邦德国的弗赖辛城联合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论题是:“青年人与父母的关系”。会议的东道主是设在慕尼黑的联邦德国青年研究所。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联邦德国的犯罪率要低一些,而弗赖辛城的犯罪率则更是微乎其微。与那些喧嚣的大城市相比,弗赖辛城真仿佛是一个“世外桃园”。国际社会学协会选择这么一个安静的处所开会是有其象征意义的。70年代鼓噪一时的“性解放”、“家庭崩溃论”、“垮掉的青年一代”已经接近尾声。就象流行服装中长  相似文献   

8.
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直播时,同学们都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听习总书记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教室里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收看完直播后,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有人喊出一句"青年兴则国兴",开启了大家的激情表态模式。"广大青年理应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昂扬向上的姿态建功立业,不负青春,不负大好时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广大青年学子要有世界眼光,持家国情怀,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在新时期砥砺前行。""自信应该成为我们青年一代的最亮标签,将青春自信注入到民族的精神气质中,把  相似文献   

9.
在单位犯罪归责理论中,个人模式最大程度地契合了传统刑事责任理论,但其理论缺陷也较为明显,即无法适用于大型去中心化的现代企业,可能造成企业责任的严格化。组织模式充分契合了现代化的组织特征,对于激励企业合规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倡导组织模式不意味着对传统责任理论的摒弃,强调组织体绝对独立性的观点并不值得提倡。更合适的理论方案是,将个人模式与组织模式进行有益调和。如此,一则维持了传统刑事责任理论,不至于突破传统刑法;二则充分结合了现代组织特征,具有更强的合理性;三则有利于激励企业合规,以实现国家规制与企业自治的二元共治。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需要经济法也需要民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就总体说是一种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具有计划经济的属性,又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它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这就决定了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需要经济法,也需要民法。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需要经济法。这是因为: (一)经济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其经济职能的重要法律手段。经济法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它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适应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和国家政治权力结合在一起的”①。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它是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手段;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它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其经济职能,即在全社会范围内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法律手段。列宁曾经指出:“苏维埃政权现在所面临的这一提到首位的任务,还有这样一个特点:现在(在文明民族的现代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所说的管理,不是政治而是经济具有更重大的意义”②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和管理经济的职能是剥削阶级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所无法比拟的,这就是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得到广泛发展的政治基础。因为社会  相似文献   

11.
对行政法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从法学的角度来看,行政法不过是一个部门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从宪制的角度来看,行政法所调整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是更大的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一个侧面;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来看待行政法,则主要强调行政法的实然性,强调行政法要与现实切合。从对行政法的本质的把握来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发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应然与实然两个方面:行政法治原则、适度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程序性原则、责任行政原则。  相似文献   

12.
尚明瑞 《社科纵横》2010,25(10):49-50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如何才能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和带动大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是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和带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基础;其次,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关系是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和带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最后,切实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和带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李永胜  贺阳 《创新》2019,13(3):11-19
五四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勇敢地担当起维护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使命,积极寻求政治参与,发挥了先锋和桥梁的作用。回顾五四运动的过程,探析青年学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利于总结并汲取"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广大青年立业正当时,应当汲取五四运动精神的丰厚营养,并通过艰苦奋斗将其付诸实践,以青年强实现国家强,以爱国情凝聚行动力,以探索促进深化改革,以实干促成全面小康,以求真理提升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当前青年自我意识扩大的实际出发,对如何正确认识“自我”进行了理论探索,分析了“自我”在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的不同含义,井对“自我”进行了界定。作者指出把“自我”简单地等同于自私,这是理论研究上的一个失误,也是部分青年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认为,“自我意识”、个人奋斗作为一种动力是双向的,理性地认识科学意义上的“自我”,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列宁青年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建设理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一共产主义信仰、个人使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系认识以及共青团组织建设有着许多教育指导理念。中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在政治信仰、个人发展和国家建设认识、社会实践和教育锻炼等方面汲取列宁青年教育思想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成为福利国家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国家理论萌芽于19世纪末叶,在英国、美国的经济发展的轨迹中均可以找到福利国家理论的重要依据。一个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也把福利国家做为制度选择时所应恪守的原则。一个国家是否确定福利国家的目标,也要视该国确立什么样的生产目的。本文强调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追寻和遵从国民福利最大为生产目的的前提下,若能充分体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则中国必须构建福利国家,从而做出制度安排。但是,以中国目前现实生产力水平而言,加之各种相关因素的限制,中国又不会成为福利国家,起码短时期内不会。实际上,这将构成一个经济悖论  相似文献   

17.
斯托雷和萨维尼是两个分处于具有不同法律传统的美欧而又同处于一个时代的国际私法思想家.他们的国际私法思想都以国家主权和地域为基础,都推翻了"法则区别说",但斯托雷强调"礼让",偏重国家主义和实用主义,而萨维尼则强调"互赖",偏重国际主义和理想主义.斯托雷和萨维尼的国际私法思想分别在美欧形成了不同的国际私法传统,但其共同特征则是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法律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青年是劳动力资源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与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一样,我国也面临着青年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如何促进青年劳动力就业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亟须破解的一大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既给青年劳动力就业带来阵痛也创造了机遇。只有牢牢把握机遇,尽可能减少阵痛,才能使庞大的青年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强化企业在促进就业中的社会责任、提高技术工人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是促进青年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祈年 《浙江学刊》2007,1(5):12-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从五十年代起苏联哲学中也出现了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强大思潮,但这并不等于说苏联已经实现了"文艺复兴",培育出了作为主体的个人。实际上,在苏联,人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的,缺少作为主体的个人是苏联文化和苏联哲学的重要不足,它深刻影响了苏联和今日俄罗斯的社会发展。中国的经验表明,作为主体的个人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培育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一、非平衡系统模型在经济领域,过去比较强调平衡现象的重要性,在西方经济学中有自由企业制度的均衡价格论、收入均衡论,以及局部均衡、全部均衡、短期均衡、长期均衡;还有国家调节制度的政府干预下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均衡。在我国的经济理论中,计划经济强调的也是综合平衡问题,例如财政收支的平衡、信贷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和外汇收支平衡。可见,平衡系统历来是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国民经济既是一个平衡系统,又是一个非平衡系统。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有平衡就有非平衡,两种质态经常交替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发展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