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围绕在郭德纲和曹云金两人之外的,是整个相声圈里存在已久的师承关系、派系辈分和诸多恩怨。9月5日下午1点,曹云金发了一条七千多字的长文《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指斥郭德纲种种"罪状":打压弟子、谩骂同行、侮辱记者、抄袭作品、克扣薪酬等。他是郭德纲的前弟子。下午3点38分,演员王自健通过手机,在微博上敲了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不光是说徒弟的。"虽未  相似文献   

2.
微言大义     
正关于机器人奴役人类的可能性,我觉得不如先考虑一下我们有什么被奴役的价值吧……是挖煤挖得比机器人快了还是搬砖搬得比机器人多了……要知道现在连下棋都下不过机器人了。给暗恋的人发"我刚刚吃药的时候看到一条新闻",如果他问你"是什么新闻"而不是问你"为什么吃药"说明他不喜欢你。  相似文献   

3.
当人顺着他本能的时候,他活着很安定,很快乐。我从小是一个自闭的孩子,不爱和人说话,就一直在和虫玩。觉得很安全。到了一定年龄,虫没法满足我的观察欲望了,我开始观察  相似文献   

4.
我叫周翠珍,1965年7月1日出生于江苏扬州,我 的祖籍也是在那里。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家境一般;没什么积蓄,但也从来没饿过肚子。我在26岁的时候,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丈夫是同村人,一个很平凡的男人,但他老实又勤劳,不久,我便与他结婚了。婚后,我和丈夫与公婆住在一起,家庭生活和睦幸福。一年后便有了儿子。现在上小学三年级。 我和丈夫是97年来上海的。在这之前,大概是93年的时候,我们到上海来过,那时是来玩的,住了没几天就回去了。那时对上海的印象很深,觉得上海很大、很繁荣,尤其是南…  相似文献   

5.
我喜欢郭德纲。他的幽默不是挠你痒痒,他敢嘲笑不正之风。”“你和郭德纲有点像。”“有一点像,都脸圆。你要见到郭德纲告诉他,说我于莺说的。”这就是于莺,冷不丁冒出的话就能打破初次见面的尴尬。于莺是协和医院急诊科的主治医师,因为在微博里写急诊科的段子,她的微博“急诊科女超人”火了。于莺的笔下没有病房里的药水味儿,她诙谐幽默的调侃倒让医院、医疗、医患这些词汇多了几分人情味儿。  相似文献   

6.
儿子回来的时候很沮丧。在自己房间里关上门不肯出来。在外面能听到里面隐隐的抽泣声。我有些担心,又害怕贸然进去会让他更加尴尬。一个7岁的孩子,从中国和我一起来到日本,3个月时间就融入了日本的生活,在小学表现不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一直在暗地里为他感到骄傲,我甚至觉得,他比我更像个男子汉。  相似文献   

7.
正从出生开始,他就患上了渐冻症,身体没法带他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一张床,一台电视,一台电脑,搭建了他20岁之前的全部世界。20岁之后,试着写影评,3年过去,他成为职业影评人。12019年初,我差点死于窒息。那本来是一个愉快的夜晚。我写的一封信,将要出现在综艺节目《见字如面》里,那封信的内容是我向全国的女孩征友。我的母亲非常高兴,喝了一些酒,睡得沉,翻身的时候,她不小心把被子糊在了我的脸上。对一个23岁的小伙子来说,这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儿;可对我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8.
正父亲80多岁了,近年跟他孙子说话越来越困难,比如他问孙子"你那新房打算添个啥样沙发呀?"他孙子回说"得淘个网红款的。"见老爷子拎了这几个字眼在那儿细合计,他就不怀好意地哧哧笑。我就想啊,若把这小子扔回他爷爷或者我儿时的那个年代,有他咧嘴哭的。我六七岁的时候,父亲被下放到田庄台,我家也从盘山县城搬了去,被分配  相似文献   

9.
郭德纲 《东西南北》2013,(16):26-27
6月5日,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新书《过得刚好》上市。这是郭德纲迄今为止唯一亲笔写的人生回顾.书中讲述了他人生40年的江湖过往。本刊选摘了书中部分章节,郭德纲透露了自己在春晚表演时的感受.阐明了自己面对外界争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于丹 《东西南北》2008,(6):48-48
美丽的东西一定跟自己的修炼有关。我不久前听说自己入选了一个"最美五十人"的评选。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以什么标准选出来的。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有被人家称赞过漂亮,现在不懂为什么就糊里糊涂地进入了这样一个评选。当时我开玩笑说,他们一定是把我跟孔子、庄子放在一起比的时候,觉得我是美女。后来我就觉得,如果一个女人要永远保持美丽,那你要选择一个比你老2000多年的参照物,你就可以永远美丽、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这样一个年龄,做事有点老,退休有点早。"57岁的这一年,王功权选择了重新创业。对比他"比剧本还夸张"的前半生,这次创业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剧情,没有那么多瞻前顾后。他只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件他看好的事情,也是一件有情怀的事情。大部分时候,王功权的目光都是柔软的,甚至有些慈祥,总是笑容可掬。透过他的笑容,看不出他"比剧本还夸张"的人生——27岁挣脱体制赴海南淘金,参与创办过一家声名显赫的房地产公司,管理过两家著名投  相似文献   

12.
我读书的时候正好碰到文 革,所以整个求学时期读读停停,一直到18岁才初中毕业,毕业后我到师范学校读了两年,20岁我就开始到小学教书了。我是经人介绍认识我的前夫的,交往一年多以后我们就结婚了。1976年,我的大女儿出世了,在我们老家“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还很重,我生了女儿心里总觉不甘心,觉得家里没有男孩子总好象缺点什么似的,于是书也不教了,找了一个地方躲起来,准备生到儿子为止。78年,我的二女儿出生了,到80年,我的儿子才出生,因为想生儿子的关系,工作耽误了将近4年,再加上不服从计划…  相似文献   

13.
<正> 顾炎武生于公元1613年(明万历四十年)死于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享年七十岁。江苏省崑山县人,字宁人,原名绎,居亭林镇,号亭林。顾炎武生的时候(明万历四十一年),满族已经崛起于东北。十六岁时(崇祯元年,1628年),陕北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三十二岁时,(1644年),李自成的大军摧毁了明朝政权,接着清兵入关,顾炎武的一生处在我国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的时代。顾眼见明末社会危机,政权腐朽。他觉得应该研究实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游刃于繁忙工作和诸多派对之余,一直密切观注着上海老房子的地产发展动向。他曾经在苏州河畔边投资过一处老公寓,而且将它布置得非常现代,但还觉得不过瘾,觉得要真正享受上海就应该生活在里弄里。终于在2006年年底,他如愿以偿地在上海历史悠久的老英租界,购置了一栋老房子。在买房子的时候,他曾很谨慎地挑选,因为怕房子有被拆迁的可能性,所以他非常明智地在一处被上海市政府于1999年9月23日颁布为优秀建筑的新式里弄里买下了一栋联体的三层楼房。此里弄建于1938年,"砖木结构,行列式排列,行道较宽"。  相似文献   

15.
老破烂     
在北京,我的第一个老板是老破烂。老破烂没有姓名,老破烂也没有老家。他的据南腔北调,是一种我从来没听说过的怪话。老破烂也没有年龄,不过这可以猜测:他的脸布满皱纹,他的半秀头已花白,应该是60多岁,或者70多岁,总之是个老年人。老破烂却爱做小。他做我的老板之前,我们就是邻居,也可以说是同室。我俩的屋子原是一间小屋,房东马嫂在屋中间立了一块五合板变成了两间小小屋,我的小小屋门开在院内,他的小小屋门开在院外。他先我半年住在这儿,算是老房客。我来时,他殷勤地一个劲地喊我大哥大哥。我觉得不妥,因为我估计他的年龄…  相似文献   

16.
刘建 《南亚研究》2005,(2):91-94
如今,在中国的读书界,无论少长,恐怕没有不知道季羡林先生的令名的。其实,他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文名大振。六十年代初期,我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就在《世界文学》1963年第五期上读到过他翻译的《佛本生故事》。那时候,人虽然奇穷,但一本杂志五角钱,只要想读,还是买得起的。四十多年过去了,那本杂志尽管已经破损,却一直存留下来。我在当时还喜欢阅读报纸副刊,自然读到过他的散文,有的文章至今还收藏在当年的剪报集中。我觉得,他的散文实在清新流丽,充满真情,富于才气,于是拜读之余将它们精心保存下来。先生何许人也?我根据常识判断,他是个翻译…  相似文献   

17.
正名和利都有了,冯小刚觉得他可以为了兴趣去拍电影了,觉得有资格只做让自己舒服的事了。让冯小刚落泪多次的《芳华》终于上映了,并在首周末席卷3亿票房,成为最有讨论度的大片。冯小刚说,《芳华》是一杯酒,敬我们和你们的青春。昔日咄咄逼人的"小钢炮",终究是老了。"我不想老了,后悔这件事儿"冯小刚60岁了,老了的冯小刚,时常想起年轻时的事儿。  相似文献   

18.
军帽情     
叔叔当兵后第一次探家,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天他来到我家,身穿崭新的军装,头戴缀有红五星的军帽,威武挺拔。我心里好羡慕。小伙伴一个个背着书包去上学,我却变成叔叔的尾巴:他走到哪,我跟到哪。叔叔便问:「怎么不去上学?」我涨红了脸,磕磕巴巴地说:「我想要你的军帽。」其实,军装也想要,只是太大了,穿不上身。叔叔拍拍我的头,笑着说:「等我回到部队,寄一顶新的给你,怎么样?放心上学去吧。」果然,叔叔归队没多久,便给我寄来了一顶崭新的军帽。这是他专门去军需仓库买来的。从此,我天天戴在头上,觉得自己像个解放军,神气得很。  相似文献   

19.
每次我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去吃牛肉面,大概是应了那句话"胃识乡愁"。一次遇到英国人搭乘从拉面之乡开往青岛的火车,他不像其他乘客来一桶方便面充饥,而是取出好吃点的核桃酥与中国旅伴分享,我想那很像他家乡的"hot cake"吧。从这个角度讲,我所吃过的意大利面和意大利人经常吃的意大利面一定差之千里。  相似文献   

20.
你好!去年十月遇到了我现在的男友,一个大我五岁刚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男孩子,他开始追求我,他和很多我见过的男孩子都不同,因为他一点也不在乎穿着外表,不懂得掩饰自己的缺点,没有虚荣也不会虚伪,但我怕自己是因为无助而饥不择食地接受他,因为我总觉得太快了,更重要的是,我还没有完全走出自己感情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