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画是比较重要的画科之一。其中,又可分出肖像画这一大类。一般而言,早期的人物画多见故事画,如《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细分出的肖像画则以帝王图册、家族供奉为主,如《历代帝王图》,但一般用于家族先人祭祀的祖先像,当然多不流传于后世。迄今所见,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与《人物驭龙》帛画,是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其上的人物形象虽然简单,但已基本做到了形  相似文献   

2.
<正>五代石恪以狂草的笔意,画出深具禅意的《二祖调心图》;南宋的减笔人物画家梁楷创造了泼墨法,运用豪放而简洁的笔墨,生动表现人物的神韵,创作了《泼墨仙人图》《李太白行吟图》等杰出的写意人物画作品;明清时期也不乏优秀的水墨写意人物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从1926年发表的《伊豆的舞女》直到晚年的创作,除几部描写自家身世的作品外,无不以女性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雪国》、《千鹤》和《古都》三部作品是川端康城成熟时期的小说创作,最能显示其艺术特征。小说中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女性为主要人物,恋情为主要内容,死亡与悲哀为不变的基调。这可以说是川端康成创作的一贯主题。川端康成是如何塑造,又是以怎样的创作原则来构筑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这用川端康成自己的话说,是“立足于日本的传统美”。  川端康成在五十年的创作历史中,共完成了一百三十多部(篇…  相似文献   

4.
呐喊     
作者:爱德华·蒙克(挪威) 作品名称:《呐喊》 作品尺寸:91×73.5cm 创作时间:1893年 画中地点:奥斯陆峡湾 《呐喊》 (挪威语:Skrik),或译称《尖叫》,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表现主义绘画著名的作品.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表情极其痛苦的人物,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呐喊》以1.199亿美元拍卖成功,创造了当时拍卖的最高价格纪录.  相似文献   

5.
田俊武  孙晶晶 《社科纵横》2006,(10):177-179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斯坦贝克深受《圣经》、《道德经》或其他东西方文本的影响,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有意无意地根据这些文本的内容来给人物命名,最典型的表现是他的两部史诗性小说《愤怒的葡萄》和《伊甸以东》中的人物命名。不了解这些作品中人物的命名方法以及其背后蕴藏的文本互涉含义,我们就无法揭示斯坦贝克作品的宏大主题。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被称作“时代女性”的形象,茅盾的周定慧(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梅行素(梅女士)是其中的突出者。说来也怪,除梅女士是《虹》的主要人物外,其他三人着笔并不很多。茅盾自己就曾说过,慧女士在《幻灭》中是作为静女士的陪衬人物出现的。孙舞阳在《动摇》中只第九章占居重要地位,其他各章着笔都不多。章秋柳在《追求》中倒是重要人物,但也可说与胡仲昭、张曼青机会均等。但作品一问世,这些人物就被人们刮目相看,今天仍为读者所重视。茅盾自已称这几个人物为“特异的女子”,大概正因为这“特异”才使她们得到如此厚遇,因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创造是不宜平凡的。那末这些人物如何“特异”,有何意义,就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月16日,"安格尔的巨匠之路——来自大师故乡蒙托邦博物馆的收藏"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这是国内第一个有关安格尔及其时代的展览,展出包括安格尔的素描、油画及草稿作品45幅,其他安格尔的收藏品及对安格尔有影响的作品和友人描绘安格尔的作品。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出生于法国蒙托邦,是世界艺术史上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  相似文献   

8.
柳青在他的长篇名作《创业史》中,从不同阶级、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物的具体实际出发,赋予一些人以正剧或悲剧的主调,赋予另一些人以喜剧的主调,同时又使其中有些人物除主调之外还兼有另一种辅助性的色调,从而使作品所着力塑造的农民群象成为正剧和喜剧两种色调经纬相交的复合体。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喜剧手法在刻划人物中的运用。 (一) 当作家刻划梁生宝和高增福这两个主要的肯定性人物时,深为他们淳朴博大的情操和境界所感动,往往无法自己地从正面直抒胸臆,满怀激情地加以赞颂,因而这两个艺术形象以  相似文献   

9.
日出·印象     
作品名称:《日出·印象》作品类型:画布油画作品尺寸:48cm×64cm时间:1872年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对西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印象主义,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19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官方艺术,从而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他的代表作有《日出·印象》、《干草垛》、《睡莲》、《扶阳伞的女人》、《鲁昂大教堂》等。《日出·印象》是莫奈于1872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  相似文献   

10.
圣维克多山     
正保罗·塞尚(1839-1906),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对色彩运用、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圣维克多山是塞尚家乡埃克斯附近的风景。围绕这一主题,画家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20年,留下了许多同一题材的变体画。这幅作品是塞尚晚年的杰作,也是他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画中的景物飘浮在色彩之中,景物的远近关系、空间关系完全被几何形体所替代。如同一曲层次丰富而和谐的交响诗。在画的中部,有~棵高大的冷杉树,把画分成了两半,但这棵树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微微向右倾斜,使它看起来像是在随风摇摆一般,这样画面才不至于太过呆板。在画的中部,有一条高架桥,从左至右,向下微微倾斜。为了平衡画面,塞尚在左边画了另一组冷杉树,笔直的线条,像一根楔  相似文献   

11.
韩春晖 《学术交流》2007,(5):180-182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伟大的戏剧天才尤金.奥尼尔晚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奥尼尔对上帝的质疑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在这部剧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这一创作意图的实现则是建构在对《圣经》文本进行原型引用的基础上。《送冰的人来了》不仅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众多暗示、隐喻和象征,一如《圣经》故事的惯用技巧,而且在标题、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也与《圣经》联系密切。在该剧的创作中,把《圣经》的内在精神融入到了作品的人物性格里。除了主要角色外,次要人物也都有着《圣经》原型,并且,他们对中心人物的形象起着鲜明的烘托作用。尤其在对剧中原型人物的解构和重塑中,奥尼尔揭示了神的缺席,也否定了宗教对人类的拯救功能。  相似文献   

12.
高老头的毁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曾称赞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是法国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在《人间喜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有意识地采用了他本人首创的人物再现的创作方法,让《人间喜剧》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纽沁根、伏脱冷等首次登场,让一群上流社会的中心人物,如著名的贵妇和花花公子在此挂名,使作品在结构上成为《人间喜剧》的序幕。 作品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主要描写退休面条商被他的两个进入上流社会的女儿遗弃,最后穷死在伏盖公寓的悲剧。作品还描…  相似文献   

13.
正李如在绘画构图的"势"上颇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这种"势"与韵律、节奏不是外在的,而是渗透到人物的感情中,反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邵大箴综观李如近20年的历史画和军事主题画的创作,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他的艺术创作是以主题不断深化和表达语言的本体性拓进的特征而发展的。在主题性作品创作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艺术作品与李如精神的某种契合,同时我们在作品中也感觉到了画家精神的升华和人格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要评选欧洲美术史上最著名的女子肖像作品,《蒙娜丽莎》大概会毫无悬念地荣封桂冠,那么第二名呢?相信《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一定是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无论在欧洲还是世界其他地区,这件作品的出镜率都非常高。画中少女气质恬淡、感情充沛,惊鸿一瞥的回眸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般神秘而动人。它的创作者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约翰内斯·维米尔。  相似文献   

15.
王楠 《社会》2020,40(1):124-163
本文通过对比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麦克白》与《哈姆莱特》两剧主人公的性格,从主观性的角度入手,尝试分析麦克白与哈姆莱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缺陷如何造成其悲剧命运,并进一步揭示莎士比亚塑造这两个人物的现代性意义。麦克白受想象引发的欲望诱惑,犯下弑君罪行,在犯罪之后,又受同样源于想象的恐惧折磨,幻想掩盖罪行,确保安全,反而令自己的罪恶越发深重。麦克白用自己的行动不断颠覆现实,将自身放逐于自然秩序之外。哈姆莱特的困境在于,他用自己高度二元化的形而上学思维来把握世界,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起思维与存在、本质与表象、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并在双方的对立冲突中令自己陷入虚无,从而无法完成报仇的使命。莎士比亚塑造的这两个人物,正是后来现代社会中高度主观抽象的现代人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吴限 《今日辽宁》2014,(10):88-89
李晨是个很有个性的画家——一个足以被称作当代插图和连环画领域的代表人物,但在他自己的眼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画家而已。世间没有绝对之物.有些东西的低度恰恰就是它的高度。物是如此,人更是如此。时下辽沈艺术圈里提起李展的名字并不如有些画家那般响亮.但说起他的画却没有谁不叹服!所以.许多年来,尽管他的作品在全国美展、全军美展不断获得金奖银奖,尽管他的身份不断变换,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低酋与低调,心安理得地坚守着自己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7.
受西方心理小说和意识流小说的影响 ,中国当代作品也注重开发人物精神世界。这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是最具开创性的。陈忠实在创作《白鹿原》时曾说人物的心理积淀以及传统的心理层面代表了中国人当前的生活模式。因此 ,作家们在写作中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人物个体心理层面对其命运的影响。电视剧本《十品官吴山羊》之所以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好评不仅在于他反映了生活的本真和他的喜剧性风格 ,更在于他关注到个体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命运。《十品官吴山羊》剧中的一系列人物散见于农村生活的不同角落和不同层面。他们的生活阅历以及知识层面、心…  相似文献   

18.
宝玉原型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一定的史实记载为依据,运用实证和谜语的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从作品本事、宝玉特征、宝玉生日、宝钗黛玉、宝玉姐妹、其他人物等几个方面,对宝玉原型为顺治的四子和硕荣亲王这一论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红楼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9.
锐词     
《东西南北》2013,(9):6-6
TVB神器 近日.网友在微博发布两组由《布衣神相》、《巾帼枭雄》、《名媛望族》、《天梯》等23部香港热播剧集整合成的TVB剧照,这些剧照中的人物手中所捧瓷碗上都画着一只红色公鸡,它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1983年的《射雕英雄传》,郭靖、黄蓉躲在客栈密室里疗伤,机关就是这只碗。  相似文献   

20.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 ,男性形象不如女性形象那样引人注目 ,似乎是女性美的光彩将男性遮蔽了 ,以至于男性角色常常被视为一个陪衬 ,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似乎川端康成自己也有这样的看法。在谈到《雪国》中的岛村时他说 :“我想说他不过是塑造驹子的一个道具而已”。1对于《千只鹤》中的菊治 ,评论者也有类似看法 :“菊治象一个空洞 ,作品中其他人、风物穿过这个空洞才使他有了生气 ,甚至可以说 ,他不过是个道具而已。”2然而 ,当我们按照性别把他的人物分成男女两个系列 ,来探悉他们 (她们 )在小说叙述中各自的位置、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时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