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媒体不仅是社会的“传声筒”,而且还应发挥“瞭望哨”功能。舆论监督对社会具有危机预警、维护规范的重要价值,堪称媒体的天职。舆论监督的原理在于大众传媒的“公开性”。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应多取其建设性,努力避免“扒粪揭丑式”的监督取向,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体制和媒介体制决定的。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可以使媒体的功能得到充分释放,也有助于养成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发挥建设性,要求新闻媒体围绕各级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事务开展舆论监督。同时,监督报道还应恪守新闻采访过程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法律关系的理论研究,是研究和制定舆论监督法的总体框架的基础和必由路径,也是深入探讨我国舆论监督法治化的基石。我国舆论监督法律关系即我国舆论监督法在调整新闻媒体与政府、公民、法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新闻媒体、新闻记者、政府、公民和法人是其主体;物、行为和智力成果是其客体;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是其内容。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社会,新闻媒体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介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新闻舆论监督和所谓的"新闻审判"成为人们格外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事实上,尺度如果把握不好,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也可能转化为不当的新闻审判。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厘清新闻媒体的职责与定位,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所谓的"新闻审判"对司法活动的过度干预,从而形成正常的新闻舆论氛围。在这之前,新闻审判是怎样出现的,开始引发越来越多的思考,弄清楚原因才有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应对。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具有公开、公共性,因此通过对社会的不发乱挤行为的揭露,有助于问题得到解决。新闻媒体所拥有的公开传播的影响力,是其监督作用的源泉。本文将就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展开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闻舆论监督应把握的“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重视对社会舆论情况和群众思想情况的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舆论监督。”通过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那么,如何肩负这一使命,反映群众的呼声,充分发挥舆论监督“针砭时弊、激浊扬清、除恶从善、弘扬正气、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的作用”?[1]我们认为,关键应把握好监督的公正性、适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本文就此作以如下探讨。一、公正性: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众所周知,新闻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监督的…  相似文献   

6.
以因特网为龙头的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为传播媒体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与新闻媒体的管理方式将产生重大变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等。面对这一革命,政府应积极调整和制定相关对策,以期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7.
于基祥 《学术交流》2001,(2):155-156
在现代新闻中,平民精神日益突出.即老百姓日渐成为新闻的主要采写对象,新闻越来越多地在为老百姓说话.对新闻媒体而言,平民精神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要使新闻回归生活,平民精神是最重要的体现.新闻工作者只有敏锐地观察生活,才能采写出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8.
王佳项曦 《报林》2018,(1):19-20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2017年12月6日召开'坚决杜绝炒作明星绯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之风'专题评议会,组织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围绕报道案例,剖析成因危害,探讨治理举措,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一、炒作明星绯闻隐私、报道低俗庸俗问题时有发生与会委员认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决杜绝炒作明星绯闻隐私、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之风,是新时期做好文化娱乐报道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法治化进程中媒体监督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化媒体舆论监督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媒体监督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在媒体自主与法律自治之间求得平衡,在新闻自由与公民权利之间求得平衡.媒体监督的法制保障大致包括促进媒体自主,扩展新闻自由;提高政府公开性,扩展公民的知情权;恰当衡量各种利益,诸如要达到新闻媒体的批评监督权与名誉权、隐私权之间的利益平衡;抑制媒体权力的滥用,保障司法的独立和公正.  相似文献   

10.
浅议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小荣 《社科纵横》2006,(10):175-176
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体,让大众去议论和评说社会上不公正的人和事以及现象,使之改过或醒悟,把正确的观点告诉人们,把错误的东西揭露出来,使真理和正义伴着人们生产和生活,让真善美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主体问题是舆论监督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就公众在舆论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新闻媒介是不是权利自授以及"二元结构"问题,与周甲禄先生《论舆论监督的主体》一文进行商榷,并澄清某些分歧,以期深化对这一理论问题的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新闻基本职能的论述开始,追溯了新闻自由的产生以及它和舆论监督的密切关系。新闻既有自上而下的宣传教化功能,又有自下而上的舆论监督功能,以此分析了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前后对新闻自由运用上的变化。既阐明了它的阶级性,并指出了无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必要性。文章又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一步论证了新闻自由与舆论监督在人民行使民主权利中的重要意义。文章最后认为:新闻自由作为无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课题,有一个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7,(8):132-136
新闻媒体宣传目标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美苏对新闻媒体的不同管控力度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前者获得了国内外的竞争优势,后者导致了自身的垮台。我国可以通过强化国家和政府的领导角色、增强认同意识和信仰意识、提高对新闻媒体的管控效果等举措,来强化对新闻媒体管控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种媒体努力探索受众在舆论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舆论监督的力度。事实表明,努力提高受众在舆论监督中的直接参与程度,是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一个渠道,是新闻宣传与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舆论监督的主旨决定了读者直接参与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闻...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主义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问题,是近期国内思想政治理论界都在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讨论研究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必须重视监督作用。监督有多种形式,如群众(?)督、专门机构监督、舆论监督等等。目前在我国、监督要加强,舆论监督更需要加强。舆论监督在多种监督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影响最大,时效最快。报纸新闻是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7,(3):117-121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定背景下,由于理念的不清晰和制度的滞后,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之间存在的张力,具体表现为新闻自由对司法公正具有影响力,司法权力对新闻自由有压制力,这样的张力影响了二者本应具备的和谐共赢的关系。而二者之间的和谐共赢,对舆论监督和司法公正力量的高效发挥,具有基础作用,十分重要。应当从新闻媒体的自律、司法权力的依法行使,以及必要情形下司法权的容忍与让步等几个方面的强化,实现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互相促进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年来,“救助贫困大学生”、“年终为特困职工送温暖”、“救助孤残及重危病人”……各种扶危济困的捐助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公民,笔者也义不容辞地奉献了义务与爱心。但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由于大量的见闻和采访报道,使我对扶危济困的捐助活动产生了深层思考受助学生多数是超生家庭的子女在近年受助的学生、尤其是今年洪灾过后受助的大学新生中,我们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的介绍,发现一半以上有“家中弟(或妹)年幼”的内容。对这些大学新生应该救助的同时若从多子女的家长角度来说,却有值得反省…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公共危机频发,新闻媒体快捷有效进行舆论控制和危机应对意义重大。本文从日本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角色定位;日本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的快速应对;日本新闻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调控和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原则方面阐述了日本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中的传播效应和功能,从而为我国新闻媒体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司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一方面有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消极影响,而这一张力在司法制度尚不健全却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的中国而言,尤为明显。分析近两年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的"于欢案"和"昆山龙哥案"发现,舆论监督既呈现出提高司法运作效率,推动个案进展、促进司法公开和公正,纠正司法不公、节约司法成本,减轻当事人的身心伤害、引发司法反思,推进法治进步等积极作用,又存在着舆论监督过界,干涉司法审判、舆论监督的"情感宣泄"挑战司法活动的"理性认知"等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从舆论监督的限度、司法实践的过程以及公众理念的引导这三个维度着手,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探寻舆论监督司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沈卫 《阅江学刊》2010,(2):137-142
网络舆论监督自下而上,在“人”、“术”、“势”三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成为当今反腐败的利器,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青睐。然而,网络舆论监督固有的自在自发的特性使得监督常常处于主体性价值缺位和监督乏力的困境之中。要保证网络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就要通过教化、调控等手段处理好自由与规范的关系,让网络民意从民间走进政府视野、让民间与官方共建反腐败网络阵地、让网络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在现实中形成合力,引导网络舆论监督走上自由自觉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