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本文在对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内在联系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和中央决策精神为指导,阐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成效显著,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生态环境是衡量人民幸福感的新尺度,实现生态安全就是践行国家总体安全观.第二,"绿色化"代表现代化建设的生态转向.实现"绿色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抉择,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制度依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扬弃与超越.第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取向在于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命共同体".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领绿色发展,坚持共有共建共治共享相统一原则助推生态治理,坚持将"生态共生"理念融入现代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7,(2):83-86
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美丽中国的一次理论创新。当前,福建省正依托生态良好的基础优势,紧紧把握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发展契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探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进程,以清新福建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为实现永续发展探索新路径,也为全国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因此,要加快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先行探索,确保生态文明改革创新实践取得圆满成功并顺利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克亮  罗丽云 《探求》2013,(3):5-1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园林景观建筑小品",在增强学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促进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在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中的使命与担当,有助于实现职业院校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生态道德教育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拓展高校德育内容和培育时代新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在对青岛滨海学院外国留学生与国内大学生生态道德状况调查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体系、实践模式、实现途径以及内生价值,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供鲜活案例及现实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其时代价值。从基本理念来看,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遵循。从价值追求来看,重要论述彻底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观与法治观的内在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确立了价值准则。从实现路径来看,重要论述系统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水平铺就了基本路径。从国际视野来看,重要论述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为通过国际法治实现全球生态正义指明了前进方向。科学、完整地理解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不仅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还必须放眼未来,结合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长远发展来认识。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3):176-178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对高校而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努力从建设美丽校园开始。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的民族团结氛围,对于推动新疆高职院校美丽校园建设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时讯     
<正>辽宁出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5年11月,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辽宁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勾画了全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和时间表。《计划》提出了全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实施工程、规划期工作进度安排等。"十三五"时期辽宁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  相似文献   

10.
刘宇楠  高欢欢 《创新》2016,(2):63-69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价值观。作为一种新价值观关键是要深入挖掘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文化基础,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阐明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科学内涵及当代价值。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类文明理解和认识的丰富和拓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这一战略抉择契合生态价值观从"政治经济学"到"生态政治学"的理论嬗变,也契合生态价值观从"工人运动"到"生态运动"的实践演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生态文明顶层设计上要从"应急反应型"向"预防创新型"转变,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制度优势,要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现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加快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探求》2015,(3)
美丽乡村建设是以生态文明为主要突破口,破解新时期"三农"发展难题、推动城乡统筹进程的重要战略部署。广州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强烈的新型城市化目标指向,借助于财政资金和政策体系的支撑作用,历经近两年的试点实践,已经具备向着力培育村庄内生发展机制新阶段转化的优势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开启新的篇章。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性转变。生态文明是解决传统工业文明带来的不可持续发展危机、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对长期以发达国家为标准的现代化概念的重新定义,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说工业文明是发达国家引领世界的重大机遇,那么生态文明则是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引领世界永续繁荣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回答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问,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科学回答了世界之问,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科学回答了人民之问,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回答“四个之问”的过程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从近年常说的改善生态环境到提出"生态文明",显示党中央、国务院将环保从行为实践提高到理论和伦理的高度。这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企业的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各族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愿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政治基础;区域政府应加强组织保障和科学规划,与社会各界勠力同心,落实引才、聚才和育才方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充分调动各族群众积极性,提高群众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度;强化产业与生态融合,加深西部地区民族特色和美丽“底色”。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美丽乡村、为各族群众营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与“回得去”“留得住”的精神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分别从尊重生态规律的客观性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对工业文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反思、对发展问题的反思和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五个维度,强调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就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开了系统的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和理论基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21,(1):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理念内容精简却富含辩证观及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生态治理领域的充分运用与思想凝练:从唯物辩证的角度看,它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及发展的观点;从规律认识的角度看,它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公共产品的角度看,它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意愿。作为"五位一体"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环节,美丽中国建设是党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郑重承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辩证厘清了人与自然之间、生产关系与自然关系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新局的新时代背景下,它的提出为党的事业整体性、全面性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18.
黄娟  高凌云 《创新》2015,(2):70-76
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两大组成部分,两大建设紧密相关而且相互影响,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保障生态文明。生态政治化与政治生态化是当今社会重要的发展趋势,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各方面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精神。厘清了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提出并分析了生态环境危机就是政治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向生态政治,以及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政治建设,重点分析我国政府建设生态化、法制建设生态化、民主建设生态化问题,是推进我国政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8,(3):137-140
刘海霞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研究》一书,深入分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揭示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轨迹,并结合中国现实生态环境问题,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借鉴作用,彰显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从其创作背景、显著特点和现实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发展要与环境相协调,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着以人为本、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经济转型,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带来观念的进步,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