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要实行“部分先富”的政策才能逐步达到,同时分析了“部分先富”与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区别,并提出4点避免贫富悬殊两地分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共同富裕的本质意义及实现之的战略步骤;在实现过程的不利倾向———两极分化是必须而且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已经是一个两极分化社会还是贫富差距过大?我们能否实现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本文对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的根本区别进行了分析界定,把事关共同富裕的基础性理论和法律问题概括为八个方面,并对这些问题做了回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政治保证、基础地位、评价标准、理论、原则等方面分析了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系统中的结构问题。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了这一系统结构的功能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观念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揭示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赋予共同富裕以时代和中国特色的丰富内涵,论证共同富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崇高地位,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宗旨。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的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 ,为 2 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说,比资本主义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优越性.社会主义须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才能使人类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世界历史性的任务.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讲公平要以保证效率为前提.两极分化既是追求效率,促进发展,鼓励一部分人先富的结果,又是实现公平,走向共同富裕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和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从理论上、实践上对实现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有相同之处,也各有伟大的超越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研究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我们正视现阶段的收入差距,坚持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共同富裕观 ,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其核心思想是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先富带动后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要避免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实践构成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追寻两者的轨迹,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继承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必要正确把握其内涵,这是认识我国当前收入差距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依据。对当前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不容忽视,当然也不可轻易断定为两极分化,最终需要通过统筹安排和政策落实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理论体系,其基本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包括物质、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富裕。这一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其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学习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全面性社会道德理想,它是革命道德传统的新发展,体现了执政党对全体国民的道德承诺和政治担当。然而,作为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的共同富裕,主要是在精神信仰和道德理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参与,其间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要明确划分政府失灵区和市场失灵区,发挥共同富裕在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军 《兰州学刊》2005,46(5):4-6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以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解放思想,大胆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中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弊端,重新发扬传统义利观中利民富民的合理思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光辉命题,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富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富民观已非传统儒家思想中空想主义的富民观可比拟,而是包含了许多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能否实现残疾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成为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由于可行能力较弱、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以及社会基础相对薄弱等因素,残疾人返贫风险较高,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积极福利的政策构想为探讨残疾人共同富裕议题提供了理论进路。一方面,在国家层面进行自上而下的积极干预和社会建设,推动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战略,构建以残疾人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体系,创新发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均等化。另一方面,在个体与社会层面进行自下而上的共同体建设,增强残疾人群体的可行能力,激发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慈善公益力量,建设残疾人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内容十分丰富 ,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大开发正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实践。本文就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等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刘勇  黄玉玲 《理论界》2002,3(4):14-1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最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对此问题斯大林和邓小平都进行了探索,并付之以实践。他们都一致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目的,都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的途径,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的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该怎样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不只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共同富裕不是一个静态的未来理想状态,而是体现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的累积过程和逐步提高实现程度的"现实的运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它需要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推动和体制机制的自觉调整。共同富裕的实现既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更要调节少数人的过高收入。  相似文献   

19.
残疾人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义是以经济富裕为基础、以精神富足为补充、以权益保障为依托,全面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残疾人的经济收入不充裕、精神文化不充盈、权益保障不充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社区助力残疾人共同富裕具有必然性、科学性和可能性,应通过社区以就业帮扶、社会融合、权益保障等为手段推动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和价值指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政惠民的科学论断、国家战略和美好生活愿景,内蕴着丰实而又深刻的伦理因子。新时代赋予共同富裕更为鲜明突出的伦理底色,致力于以伦理为维度开辟新路,着力于执政伦理、制度伦理、经济伦理、文化伦理和生态伦理等伦理资源的深度开掘,以期将共同富裕的伦理图景落地为实,颇具现实理性和未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