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 2 1世纪的头 2 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阶层水平。”在对中等收入阶层吸收低收入阶层的流动空间以及流动机会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中等收入阶层对于吸收低收入阶层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但低收入阶层自身的流动能力不足 ,并且由于某些不合理的体制减少了低收入阶层向中等收入阶层的流动机会。为此 ,本文对增强低收入阶层的流动能力和扩大流动空间、提供流动机会等 ,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扈兵 《兰州学刊》2005,(1):231-233
在我国国力繁荣的背后,存在一支庞大的低收入阶层队伍,这不仅有违社会公正,而且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而且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也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范和生  王燕 《学术研究》2023,(7):56-64+177
对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扩大内需战略的题中之义。但现阶段,我国低收入群体在消费结构、消费关注、消费惯习、消费心理等主观内部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消费行为路径依赖;同时,主体收入有限、政策帮扶存在盲区、市场弊端显现、社会资源掣肘等外部障碍阻碍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的提升。在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提升存在内、外部障碍,从培育内生动力、完善制度体系、引导市场偏好、构建帮扶网络四方面出发,有助于为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的提升提供多元路径选择,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来实现,消费率偏低且持续下降.2009年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仍然改变不了广大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局面.山东省消费不足的重要制度性原因是支撑大众消费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失效,结构性原因是在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中等收入阶层"的弱小,农民的收入长期处于与大众消费模式不相称的低水平状态.应以富民政策为中心,以体制创新和政调整来创造山东省提升消费扩大内需的条件.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为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有步骤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有效缩小贫富差距,提升工农大众的消费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预期;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税收减免和降低行政管理费;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劳动者谈判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阶层结构与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当前中国阶层进行关系意义类别划分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各阶层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文章发现,由业主阶层和新中产阶层所组成的上层阶层在劳动力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却占有了收入的较大份额;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占劳动力人口的绝大多数,但却在收入中占有较小的份额.人们所处的阶层位置,深重地影响着其收入所得.即使只考察教育收益率,也是上层阶层远远高于下层阶层.最后文章指出,中国收入差距很难在近期缩小.  相似文献   

6.
孙娟 《理论界》2005,(10):18-19
随着农村内部差距日益扩大,我国低收入农户发展举步维艰;严重影响着农村的和谐发展。本文主张要关注低收入农户,分析了低收入农户面临的困境,指出困境的根源在于资本积累不足,并提出了帮助低收入农户增加资本积累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如何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本文分析了扩大内需政策效益漏损的原因 :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对扩大内需的影响、企业营销对扩大内需的制约 ,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低收入群体向中间阶层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社会结构总体特征的描述,尝试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对当前的社会分层格局进行讨论。进而,笔者提出低收入群体向中间阶层流动的不同类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不同类型的上向流动中所存在的各种障碍性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最终通过综合性分析得出结论,以期能够对现状的改善和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阶层是党的政策的产物;吸收新阶层入党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 要;吸收新阶层入党,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吸 收新阶层入党,有利于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论城市化进程对中国阶层分化和阶层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是培育合理社会阶层构成和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 ,工人将由“分化”进入以“整合”为主的阶段 ,并将由此形成一个统一的、规模巨大的工人阶级队伍 ;农民将进一步加大分化力度 ,农业劳动者的数量会持续减少。在这一进程中 ,还必然出现一些新的社会利益矛盾 ,如农民工与城市低收入者的矛盾等。处理这些矛盾 ,对政府既是压力 ,也是调整城乡关系的机遇。为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关系问题 ,必须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公民的人权保障等方面做出有一定力度的公共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1.
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扩大内需是政策层面的问题,但政策的制定需要由理论来指导。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强调的依靠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不能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主张的通过政府干预来扩大需求,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制度性问题,同时,政府干预也不可避免地会有负面影响,也会出现政府失灵。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内需不足不仅要从市场机制层面寻找问题,更需要从制度层面寻找问题,最主要的是解决收入分配制度问题,这应该成为解决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就当前来说,控制好虚拟经济发展和资产价格上涨,对扩大内需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进一步扩大出口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杠杆,对需求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有必要把完善税制和扩大需求结合起来,从消费、投资、出口三方面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虚拟化中的全球经济失衡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虚拟化以货币虚拟化为起点,集中表现为全球虚拟资产的迅速泛化.因为货币虚拟化的加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换回大量商品和资源提供了条件,使得全球经济失衡成为可能并不断加剧.世界经济虚拟化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失衡,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由全球的实体经济发展所支撑,它们享受着世界范围内高增长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大了国际间的贫富差距,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只有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和完善虚拟经济国际化交易平台、通过资本项目的逆差来对冲经常项目的顺差等手段,才能解决当前宏观经济的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经济的发展给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分析医药学生创业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医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医学院校创业培养机制的建立和社会实践及创业环境的支撑等方面,探讨医学生创业能力的拓展和培养,既是提高医学生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型就业方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舒燕飞 《兰州学刊》2006,(2):144-146
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外贸出口一枝独秀,而投资和消费起的贡献不如人意,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安全和长期健康地增长不利。为了促使经济的健康运行,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而扩大内需,重中之重又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这既能吸收国内多余的产能,促进收支平衡,又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和谐运行。农民收入的提高,要求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政府要构建良好的基本框架,农民要一部分进入城镇生活,一部分处在半农半城镇状态,另外农民则要在农村有所作为,这样就可以使其它行业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向农业辐射,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国家促进经济增长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认为有关措施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由此,对政策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培育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信心、刺激需求等方面的相应政策,以期对国家经济增长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科学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经济当前的走势,国内经济学界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分歧,以林毅夫为代表的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通货紧缩的苗头已经出现,而且通货紧缩在近期不可避免;以张卓元和吴晓灵为代表的一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中国经济仍在高位运行,全年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近期出现通缩的可能性不大。笔者根据目前经济运行的情况,认为无论近期经济运行的情况如何,都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调整经济增长推动力,具体化扩大内需的经济措施,促使经济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危机的爆发愈加频繁,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也存在着多样性的变化,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会带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经济危机的治理起到一定作用。找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危机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去探寻经济危机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主要讨论了各国宪法中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四种模式,分析了这几种模式存在的理论依据,并主张我国宪法应当就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场金融危机不仅使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重衰退,而且使包括中国和东盟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受到了严重冲击。面对这场罕见的金融危机,中国与东盟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促进区域共同繁荣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