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的形象既是领导干部自身思想修养、道德品格、学识水平、心理气质以及风度仪表等诸多内在因素的综合表象,又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具有进行领导活动、实现领导职能需要的外在要求。因此,领导干部的形象是领导者主观意识和客观要求的统一。 领导干部首先要注重公众形象。公众形象是领导干部的为“官”形象。邓小平同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衡量和评价领导干部是非曲直、功过得失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决策的原则就是对决策的一般要求。在决策活动中,无论是决策目标的制定,还是决策方案的实施,都必须依据决策原则进行。实质上,在各项决策中任何行为都是决策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和运用某些决策原则的结果,遵循正确的决策原则,可以大大减少决策失误;相反,依照错误的决策原则进行决策,其结果只能导致决策失误。为此,各级领导在进行决策活动过程中,必须“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必须坚持以正确的、科学的决策原则为指导。  相似文献   

3.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突出为民宗旨,常葆为民情怀,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要以民意为天,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游劝荣 《领导文萃》2008,(14):15-18
(一)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在自觉认识、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的基础上。以前赴后继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作为“选票”.对中国共产党表达了支持和拥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和维持其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走过了95年的路程。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中,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历史证明,人民对党的长期拥护和支持,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模范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如一日,相信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一、共产党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是由  相似文献   

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指出:“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又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这既是江泽民对于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又指明了我党领导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执政党,顾名思义,是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执政党执政的根基是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而最广大人民之所以支持和拥护这个政党,那是因为,这个政党能够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这是当代政党政治的一个基本法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也必须遵循这个基本法则。事实上,我们党长期以来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执政党,它代表着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先进性,得益于它的思想建设,不同时期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具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综述了我党各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我党思想建设的经验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吹风     
《领导文萃》2011,(9):135-135
温家宝: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说: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况的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使我们知道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知道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所在。我们应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经济要参》)  相似文献   

10.
李英 《决策探索》2004,(1):53-53
一、做民”——不忘本色,永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不仅是党的性质所决定,也是《党章》的明确要求。这里所说的“普通一员”,除了指党员干部没有任何特权,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和特殊待遇外,还包含一层含义,就是:每个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名公民,劳动者一分子;除却职务、头衔、分工的不同,本质上都是与人民群  相似文献   

11.
人心难得     
王敬瑞 《决策》2007,(8):61-61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点破两层涵义:一是人心重要,二是人心难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把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2.
节约型社会要以节约型经济为基础 这是一个大课题。我双手拥护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十分赞成曾培炎副总理的话:“中国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建设与利益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军 《领导科学》2004,(13):7-8
作为已经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其内涵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个根本利益的实现,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努力进行党内利益整合,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 我们党的纪律的根本要求是,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4.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执政50多年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分别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执政理念。这一脉相承又  相似文献   

15.
<正>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只有把幸福观建立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上,把人民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获得幸福来实现自己的幸福,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成为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执政党,才能真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正能量,添加新动力。一、党员干部幸福观的含义所谓幸福观,就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观点和态度。刘云山同志曾经说过:"幸福观与人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今年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江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意义重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这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总结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对我们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进行战略思考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83周年前夕,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学习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了任长霞同志牢记党的宗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法为民、无私奉献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学习任长霞,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好公仆,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添彩。我们的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83年来长盛不衰、始终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根本所在。任长霞同志的事迹报道…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站在千年更迭、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向全党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强调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85年来长盛不衰、始终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员,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当前改革开放时期,都是一个光荣的称号.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庭大 《领导科学》2003,(20):14-16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就要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也是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拥护的前提条件。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中去考察,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十六大修订的《党章》对党的性质作了这样的表述: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