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汉英在祈使语气表达方面的不同:一、英语没有而汉语独有的表达法,这部分集中体现了汉语的特点;二、汉语没有而英语所特有的表达法,这部分既表现了英语在表达祈使语气的特点,同时,也反衬出汉语在表达英语中同类现象时的特点:三、汉英祈使语气表达法同中有异,这部分从细微之处展现汉英在表达祈使语气的不同点,对高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高级口语教学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汉语三身代词发展到明清时期,与社会交际需要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社会交际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上下尊卑关系;另一方面,汉语三身代词在敬称、谦称、傲称、蔑称的表达以及性别差异标记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缺位。于是三身代词与其它称谓形式组合使用便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偿性手段,这种手段可准确地表明人的社会地位、充分展现使用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名词通过转化法转化为动词,能表达更复杂的概念。物象化动词是物象名词转化而来的动词。物象化动词语义范围内,表达相同语义时英语更多采用综合型表达法,而汉语常常用分析型表达法。充分利用英汉物象化动词词汇化差异,克服英汉语际负迁移,能够有效帮助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4.
称呼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所涉及的是英汉语中一种特殊的称呼现象——蔑称用作爱称。文章指出蔑称用作爱称是属于一种反语的修辞手法,且从语义、文体、语用和社会文化四个方面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英汉运动动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almy提出的运动事件框架及词汇化模式类型学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方式运动动词和路径运动动词的共性和差异。英汉方式运动动词的共性表现为:英汉之间存在许多表达相同语义范畴的方式运动动词;差异表现为,汉语方式运动动词的数量没有英语丰富,在表达运动方式时,英语采用综合式表达法,而汉语常常使用分析式表达法。英汉路径运动动词的共性也表现为英汉之间存在许多表达相同语义范畴的路径动词,但二者的用法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经常用以维护他人面子的策略之一是尽量使用间接、委婉和模棱两可的言词.在汉语中间接表达不同意的类型有模糊含蓄法、移情表达法、假托直言法和转移话题法(移花接木法).本文就是从维护面子的角度,探讨汉语中间接地表达不同意的这几种类型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蛮子"是我们的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作为现代汉语的权威词典,对于这个词的解释比较单一。文章在语料统计的基础上,得出"蛮子"具有"指旧时北方人称口音跟自己语音不通的南方人"、"指封建时代汉族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本国人对外国人的讥称"、"指对彪悍、粗野、强悍的"不讲理"的人的称呼,特指男性,有时也指女性"等四个义项,希望对完善词义有一点小小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论述英汉互译时碰到的一个使初学者感到困惑的问题,即正反表达法。讨论了常用的译法,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采用此技巧,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词化研究,对英汉语中的动词词化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现代英语和古汉语的动词词化程度较高,但现代汉语的动词词化程度较低;在表达动词的使役关系时,英语和古汉语大多采用了综合型词化表达法,而现代汉语大多依赖分析型的非词化表达;在表达动词的动宾关系时,英语和古汉语动词词化程度很高,现代汉语中的此类单纯动词词化程度低,但现代汉语中的表示动宾关系的复合动词词化程度很高;在表达动词的偏正关系、动补关系时,英语的动词词化程度明显高于古汉语和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0.
“小词”在宋人词话中出现频率颇高,其内涵是指词体篇幅短小者,并非宋人给词附加的蔑称。宋人以小为美,将绝句也称作小诗,还有更多以“小”称物的语言现象,因此,小词与小诗表达了宋人同样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1.
汉代社会的"小儿"称谓,原本指未成年儿童,亦有社会称谓取其转义,即以"小儿"称成年人者,语义复杂。其中有取亲昵义者,有取轻蔑义者。关注以"小儿"指称成年人所暗含贬损之义,有益于认识在当时通常社会意识中未成年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加强新时期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事关执政基础的巩固,事关宏伟目标的实现、事关经济社会的稳定。深入群众路线研究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时代性课题。本文以黄石市为个案,以期为创新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通过特殊的小说叙事、小说人物言语 ,凸现了一个从人类主体精神角度充分意识到荒诞 ,并对荒诞持蔑视态度的人物形象 ,实现了小说叙事、人物言语与存在主义观念的审美统一 ,从而使存在主义哲学意蕴获得了完满的诗性彰显。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数量多,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没有人与物、性别以及单复数的区分,另外还有兼类现象,这些特点都是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内师师专业对话是同一高校的教师之间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采取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方式。当前同一高校师师专业对话存在对话观狭隘、形式主义严重、漠视课堂教学和局限于人为组织活动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对话本身的价值,而且也影响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为此,高校在观念层面应树立多元价值观、正确的冲突观、科学的竞争与合作观;在制度层面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师考核制度、奖励制度、团队对话制度并扩大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在操作层面需积极培育教师团队精神、促进教师自然合作、完善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第三人范围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行政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一个重要问题。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范围或种类问题是行政诉讼第三人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立法中也没有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范围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有不同的做法,缺乏统一的标准,亟待完善。从基本原则、标准等方面对行政诉讼第三人范围的界定作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范围作出较为科学的划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仲裁第三人的性质与特点、设立仲裁第三人的理由与必要、世界各国仲裁立法的最新发展、我国仲裁实践对仲裁第三人的制度探索等方面,论证了设立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主张通过修改<仲裁法>设立仲裁第三人制度,冲破设立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禁区.  相似文献   

18.
保险费的交付义务可否由第三人代为履行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分别从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费的交付在性质上与一般债务相同,所以由任意第三人代付保险费也应为事理所允许;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因其以保障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为防止主观危险,应该认为其保险费的交付是具有特殊性质的债务,不得由任意第三人代付.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分类是一个在诉讼法上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应该在分析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立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司法实践,从理论上对我国现今行政诉讼框架下第三人的分类问题进行研究和探析。  相似文献   

20.
人称问题是叙述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但莫言作品对现有的人称理论提出了一些新的启迪。在其创作喷涌时期,莫言凭着内在的艺术冲动,无所畏惧、知难而上、别出心裁地使用了“第二人称”、特殊第三人称“伊”、特殊的“我爷爷我奶奶”称呼方式以及第一二三人称交错混用等多种形式。不管哪种形式,我们都能看到,它们无不或自然或突兀地反映出莫言对于生命主体精神的发现与表达、理解与沟通的强烈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