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界。读者反应批评学者认为文本不是孤立的自足体,它并不是确定了的意义。一个文本可以有诸多可能性的阐释,但它不会自我阐释,更不能自发地解答读者的问题,而是读者本身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阅读和阐释过程,填补文本的"间隙"和"空白",并在读者自身的"期待视域"指导下最终完成对文本的阅读和评价。《跨国的雪》讲述的是一对好朋友在欧洲滑雪的故事。读者的作用在海明威含而不露的写作风格下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将结合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对《跨国的雪》一文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学者E.D.赫希和斯坦利·费什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出发,试图重新划定文本阐释的边界,规约其有效性,以纠英美 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赫希从作者入手,坚持作者意图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来源,将阅读看作对作者本旨的还原;费 什从读者切入,聚焦读者的阅读经验,以“阐释共同体”等概念赋予阐释活动以新意,进一步开辟了阐释学的读者维度。二人的 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作者辩护》和《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两篇文章中,他们对阐释边界和有效性的探讨,拓展了文本阐释 的多种可能,有助于遏制当下阐释空间过度膨胀的趋势。但二人的论说都是在文学内部进行,且只强调文本意义的单一来源, 没有充分地将文学活动看成各因素相互联动的过程,其理论未免走向片面化。  相似文献   

3.
唐朝诗人李贺的《苏小小墓》一诗以苏小小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风雨之中墓地的景象。整首诗以李贺的意识发展为线索,不受时空生死的限制,表达了诗人对苏小小凄凉身世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罗兰·巴特在其随笔《S/Z》中把文本分为可读文本和可写文本,其中可写文本是指断裂的 、可从多个入口进入的可再创造性文本。《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存在多重断裂,读者可从不 同的断裂点切入文本,填补文本留下的意义空白,而文本的多视角和多结局又为文本的可写 性提供了契机,使文本成为真正的可写性文本。  相似文献   

5.
王成军的专著《中西传记诗学研究》一书填补了国内传记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空白,即它对中西传记诗学构建方面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和理论视域。专著在理论编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传记文学的叙事伦理特征,即事实正义论、"坦白"叙事和叙事契约论等观点。在文本阐释编中,他对中西不同传记作品进行阐释、比较,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可以说,该专著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着很好的启迪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叙事空白是故事时间大于0,文本篇幅等于0的叙事交流现象。简言之,叙事空白就是故事世界中的某些事件在文本中没有叙述出来。叙事空白并非意义的虚无,而是故事世界中的一些事件在文本中的缺席。它是文本中部分文本篇幅的"空"和"无",却是事件和意义的"有"和"多"。叙事空白的意义来自读者对叙事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对叙事空白的填补使得作为一种中断的叙事空白成为连接作者意图和读者经验及意愿的桥梁和纽带,也使叙事空白成为一种特殊的叙事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7.
小说《罗克珊娜》的文本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意义空白,主人公罗克珊娜的言语行为也存在众多的矛盾和不确定性,小说作者也未对罗克珊娜的行为作出评判,这为读者的多维度阐释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读者批评理论视角解读该小说,表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矛盾空隙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投射到罗克珊娜身上,从而对罗克珊娜作出不同的道德评判.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是在科学技术逐渐占领人文领域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要找回人文科学的真理,恢复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实践智慧。在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视域下,文学阐释是文学作品意义呈现的过程,作品和对作品的阐释共同构成文学文本的存在方式。文学阐释不仅仅是为了激活文本,更是一种改变自身的实践行动,其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存在的反思。作为实践的文学阐释就是将对文本的理解应用于自身的特殊境况之中,其本质是对自我的理解,文学阐释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视域融合的过程,视域的扩大意味着读者自身意义的开拓。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双星之一的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Iser)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暗隐的读者"的概念,其所讨论的读者与文本互动关系的焦点就是读者与文本通过"空白"进行的交流过程.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每一瞬间不同的张力结构.这一概念符合艺术规律,对作家、读者和批评家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角度解读林露德的历史小说《千金》,发现其"历史的文本性"主要影射在对历史文本和历史事件的改写上:主要历史文本指向中国的神话传说和中国意象;主要历史事件则是华人西部拓荒。其"文本的历史性"则从"发声""拯救""华裔女英雄"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三者层层递进,逐步升华,反映出作者填补历史断层的书写模式。  相似文献   

11.
阅读文本自身所存在的大量“空白”构成了一个动态、开放并蕴含无限可能的话语结构,它召唤读者通过再创造对其进行建构和填充。这一理论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只有充分确立和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文本的多元性解读,促进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并创造积极、平等和和谐的师生对话,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文本意义构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从而将阅读知识与能力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互文性理论不仅成就了读者,也通过"引导对话"的立体图式不断验证并提升着自身的价值。本文解析了读者在文本阐释中的动态成长过程,并试图从中挖掘互文作用下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指出读者的发现和文本的发现是互为实现的关联过程。文本的开放使读者回归主体,读者艰苦的"拼接"释放了文本的意义。互文性授权读者再现了文本中的对话构成,对话指涉的立体交流系统得以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13.
阅读文本自身所存在的大量空白构成了一个动态、开放并蕴含无限可能的话语结构,它召唤读者通过再创造对其进行建构和填充。这一理论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只有充分确立和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文本的多元性解读,促进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并创造积极、平等和和谐的师生对话,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文本意义构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从而将阅读知识与能力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安贝托·艾柯的阐释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阐释的无限与有界.阐释的无限开放性集中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艾柯的<开放的作品>这一知名学术著作中.艾柯将欣赏者和接受者置于重要地位,提倡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过程应积极参与.然而,随着德里达、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等解构主义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批评方法的激发,在阐释实践中读者阅读文本的权利不断扩张,呈现出了"无限衍义"的情形.针对此现象,艾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明确提出应该为文本阐释设定某种界限的理论,力图为阐释寻找一种合法的界限,在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5.
《论语》“去情境化”的记录方式、“断定性”的文风所形成文本空白,激发了阐释者的阅读想象和求证冲动,为意义生成埋下伏笔。诠释者独特的理论视野为阐释提供了主导动力,从而发掘出文本的潜在意义,拓展了《论语》的意义疆界。语言的历史性则促生了以注疏为主的阐释体例,《论语》阐释因此表现出非系统性和诗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伽达默尔理论中的"视域"和"视域融合"是重要的阐释学概念,"视域"由主体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等因素构成。在翻译中,原文作者与读者(包括译者这一特殊的读者)由于各自的"偏见"导致不同的"视域"。而"视域融合"是原文文本和读者一译者不同的"视域"彼此融合的过程和状态。伽达默尔对"视域融合"的阐述是哲学的、宏观的,本文则从原文文本和读者—译者的不同"视域"出发,廓清"视域融合"理论在翻译学框架中的意义,并重构其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17.
空白点构成了小说文本的召唤结构,吸引着读者在文本结构视野隐含的读者指引下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在残本《红楼梦》中,黛玉之死情节缺失造成的语义空白,引发了批评史上纷呈各异的多重解读。其中部分观点属消极误读,但符合文本意向性结构的积极误读又相互否定,彰显了小说文本结构无法调和的矛盾。《红楼梦》仅留残本的现实不是阅读史上的遗憾而是庆幸,正是因其未成全璧,悬而未决,而文本隐含的读者指向的交叉与矛盾性,引导了多声合鸣的多重叙事效果,开启了《红楼梦》永无止境的解释空间,使之成为逾越时空樊篱的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18.
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其开放性,但意义的开放有个度。拟从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的角度对文本意义开放的度进行分析。指出文本开放度受视域融合度的影响,更因文本类型、历史阶段、文化领域及读者自身的不同而不同。而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因此文本开放度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把握好文本意义开放的度,才能产生有效的理解,才能产生好的译文。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教师进行文本的解读,不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引领者。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很好掌握  相似文献   

20.
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文本"具有不同于一般文本的特性:在文本的所指上,伽达默尔的文本指的是最初写成的东西,它产生于理解的受阻,并因理解的可能性和效果的不同而具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就文本的特征来讲,伽达默尔的文本作为一个哲学诠释学的概念,具有本体论意义,文本不再是主体的客观对象,而是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其存在于和读者的历史对话中,对其理解的最终意义是应用于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