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整理并探讨了葛洪的人体结构医学思想,病因分析医学思想,治疗学思想,预防养生医学思想,性医学思想和医学道德思想。认为葛洪的道教医学思想与现代医学的很多方面是一脉相承的,研究葛洪的道教医学思想对现代医学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2.
葛洪生于名门世家,虽青少年时家道中落,仍发愤读儒家经典,以继承家风、做一个正直人士为愿望。然西晋王朝内部争斗不断,仕途险恶,其青年时的入世思想渐去渐淡,不与权豪世俗之人往来,撰《良吏传》、《隐逸传》,希望士人正气不至毁堕不传;撰《抱朴子外篇》以正世风;又两次筛选、缩编医书以济贫救急。其慕巢、许而决不出身,所尊崇的儒家思想非思孟一派而是荀况一派,所接受的道家思想非老庄而是黄老。其四十岁以前以儒家为主,后期以道家为主,又转入道教的理论营构与养炼术的探索,思想转变的原因是:时值乱世,单纯的儒家理论已无法使人心理平衡和行为守正。他一生的作为与探索,都表明了他在乱世中对社会道德与公众责任心的坚守。  相似文献   

3.
汉末至魏晋,道教从民间蓬勃兴起,并逐步发展为神仙道教。道教信仰的核心是神仙信仰,东晋著名道教学者葛洪,著书立说,对以往的神仙信仰和各种方术作了系统地整理和理论上的阐述,并对民间道教和某些“流俗道士”的言行猛烈攻击,这对道教从原始民间宗教向成熟的以仙道为中心的官方宗教的方向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魏晋士人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此时,修仙成为他们探索生命的一种方式。葛洪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家,他所著的《抱朴子内篇》是道教的重要著作。它反映了神仙信仰,体现了魏晋士人追求生命永恒与精神自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东晋道士葛洪是承启道教灵宝派、上清派的一代宗师.论文尝试在道教人物研究中开拓新思路,以丰富的文献史料和全新的学术视野,来重新探讨葛洪生平著述、葛洪遗迹传说以及儒教、佛教对葛洪的评价等问题.通过葛洪修道活动及在道教史上影响的考察,从宏观角度揭示葛洪其人及对道教理论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抱朴子内篇》是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所撰,是魏晋时期神仙道教的重要典籍之一.该书涉及的内容及议题极为丰富,是研究汉晋时期道教史及道教文献的重要史料.本文以该书《登涉》篇中收录的有关隐身术的文献记载为中心,结合相关道经文献对其术语进行了逐一考释,藉此揭示和复原汉晋之季道家隐身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程序,并对其隐含的宗教象征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葛洪奉行的人生哲学经历了从前期的"务实"到中后期"尚虚"的转变,即其思想发展轨迹从服膺儒学到神游于儒道,最后皈依玄道。研究者普遍认为玄学思潮、政治变故及其人生经历是导致葛洪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葛洪家族渊源也是导致其思想发生转变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葛洪所建构的神仙道教体系中,养生是长生的前提和条件,长生又能令人养生延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建立在重生思想的基础上,其养生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恬淡寡欲、守真存一;养气存神,防范于未然;吐故纳新,以不伤为本;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而服食金丹、导引、行气、房中、注意生活习惯则是其所倡导的长生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9.
葛洪<抱朴子·外篇>不仅对汉晋"风俗凋敞"的情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归纳,也对当时"道微俗弊"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风易俗的设计.葛洪<抱朴子·外篇>的社会风俗批判思想揭示了汉晋风俗的发展态势及基本原因,具有特殊的思想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早年葛洪以吴土旧姓栖身新晋,武勋难就,益求文名,其于《抱朴子外篇》之中寄托良多。本文从葛洪的吴人身份与其在两晋之际的处境入手,探析其"立功立事者,髦俊之所思也"的心态,并挖掘葛洪"孤立之翘秀,藏器以待贾"的心态掩映之下,《抱朴子外篇》人才观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代是美学思想鼎盛的时期。当人们把多数的目光聚焦于《论衡》、《典论》、《文赋》等倍受后世瞩目的著作时,却往往忽略了同处于这一时代的葛洪的代表作品《抱朴子》。从美学鉴赏的角度来说,《抱朴子》是一部非常有影响有价值的美学著作,尤其是《外篇》。葛洪的美学思想上承《淮南子》、《论衡》,下启《文心雕龙》,在魏晋美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他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谈美,二是谈文学作品中的美。这两大部分实质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对于后者有着指导性的意义,而后者作为具体实践的例子印证了前者。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这两大方面分别独立论述,并非完全隔离之意。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葛洪文艺观的研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但多集中在概貌性的整体观视,着力于其中某一方面的尚有所欠缺,本文通过对《抱朴子》外篇的整体梳理,力图对葛洪文艺观中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一个稍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对道教长生成仙思想产生质疑的背景下,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提出了玄、道、一的本体论,使道教神仙思想得到了本体论论证。葛洪高扬"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精神,指出人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可以修身成仙。他还创造了形神双修的宗教实践,重视形体修为,以修神为补充,完善了道教的修行体系。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葛洪文艺观的研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但多集中在概貌性的整体观视,着力于其中某一方面的尚有所欠缺,本文通过对《抱朴子》外篇的整体梳理,力图对葛洪文艺观中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一个稍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道教历来的修炼思想中对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明确地将山水之好与宗教的修炼活动相联系的,当推东晋著名的道教学者葛洪。他对修炼环境的选择体现了以"道法自然"为原则,以"长生久视"为最终目的,以"神秘主义"为特质的环境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葛洪在我国文学史、宗教和哲学史、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均有着独特地位。对于葛洪与辞赋的关系,目前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较少论及。本文试从葛洪的辞赋观和他在其子书《抱朴子》创作上表现出的辞赋化倾向两个层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葛洪的隐逸思想贯穿着出处两难的紧张和矛盾.趋利避害、保身全志、重生贵生等是其隐逸思想的基础,显隐任时、出处同归、尊隐重隐、融儒入道是其隐逸理论的基本特点.其隐逸思想体现了儒道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魏晋时期儒道会通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在玄风日盛的两晋,儒学已然呈现玄学化新面貌,而江南吴地却继承着两汉经学脉络,展示出传统儒学的抵抗姿态,葛洪就是其中著名的士人代表。葛洪分别从“破”与“立”两方面显示了向传统儒学思想复归的意旨,前者表现为对玄学玄风展开批判,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言行放诞、士无特操,二是社会失序、风俗衰败,三是仿洛新风、丧失传统,较之他人,葛洪的批评力度更大;后者表现为对封建礼法及等级制度的大力维护,而其极致思想就是对君主制的张扬与鼓吹。葛洪对文章价值的判断颇具特殊意味,实则为其传统儒学思想的投射映照,他认为“德”应与“文”并重,文章须为世而作,尤重子书而轻视诗赋,受传统儒家文学观浸染颇深,而与时代潮流相左。  相似文献   

19.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他主张养生的关键就是养气、养性。养气就是随着四时天地之气的变化,人的五脏六腑之气的盛衰亦随之而变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即时养五脏六腑之气。养性首先是养德性;其次就是修心养志,即控制七情六欲,还要在劳动、行立坐卧等方面亦莫过度。可见养性命之道就是“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