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熟语由于其俚俗的性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不被文人学士重视。从先秦到清代,人们对熟语的认识不断加深,清代学者已经将熟语视为重要的词汇单位,通过各类俗语辞书对熟语进行了系统的收集整理,其中出现的熟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比前代更加丰富,对熟语的考证和阐释也更加深入,清代在熟语的收集和考释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清代学者对熟语认识的发展源自熟语本身的发展、俗文学对熟语的传播以及清代考据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大量优秀的文学遗产。从《诗经》到现代,产生过无数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对语言,尤其是对熟语,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为这些文学作品既是熟语之流,又是熟语之源。说它们是熟语之流,因为以往的许多熟语材料,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得到出色的运用,使大量熟语得以保存流传,熟语正是通过作品的反复使用,才成为用惯了的熟语的,从这一点来看,文学作品是熟语之流,是熟语运用之流。说它们是熟语之源,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在运用语言时大胆创  相似文献   

3.
熟语体现了所在地区的人们对自然环境、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的通常表达。在语言交际中对熟语的了解与翻译,有利于了解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在不同语种的翻译中,熟语的异同最能反映不同文化的特点,也最是熟语翻译的难点。以泰、汉熟语中的形象词语为例,对泰、汉熟语中的形象词语的翻译进行探讨,有利于了解两个民族间的文化以及促进双方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以数字作为熟语构成要素的语汇称之为数字熟语,其中含“三”的数字熟语独具一格且占据很大的比重。本文以含数字“三”的熟语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数字熟语词典》的561条含“三”熟语的语义和《中国俗语大辞典》的238条含“三”熟语的语义,分析出“三”在数字熟语中的本义及引申义,并基于隐喻和转喻的理论,进一步总结出数字熟语中“三”的语义生成路径。数字熟语中对“三”的运用蕴含着中国人对数字“三”的特有认知,体现了中国的哲学文化、礼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中,对熟语的认知过程基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熟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差异,二是理解熟语与隐喻的关系,三是理解熟语的语用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德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熟语。德汉熟语间的翻译其实是两国文化的再现。文章从文化视角出发,运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形象转换法或意译法对德汉熟语进行互译,力求在目的语中保持熟语的源语文化风貌,以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从语源、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对六部汉英熟语词典和两个网站的232条汉语“猪”字熟语以及58条英语“猪”字熟语进行定量对比分析与定性描述发现,汉英“猪”字熟语异同如下:其一,来源具有相似性,但内容各具民族特色;其二,具有韵律性的特点,但韵律表现形式不同;其三,语法特点相似,表现形式不同;其四,汉语“猪”字熟语的贬义和褒义比例多于英语“猪”字熟语,但英语“猪”字熟语的中性义比汉语多.这对国际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语言的熟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由于德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的熟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熟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文章以德汉熟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叙述和比较总结出德汉熟语所反映出的不同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对双方之间翻译的原则和技巧进行探讨和总结,从而对双方的翻译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熟语翻新是广告语言争夺受众注意力,提高语言实际到达率和记忆率的重要方法。而在使用时若要用得恰到好处、有声有色,并避免滥用与误用现象的产生,必须注意熟语翻新方式的选择和运用的规范化。文章着重从形式和色彩角度对熟语翻新的方式作一定的概括和分析,并提出了运用熟语应达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概念合成等理论来诠释熟语表征及熟语语义的建构过程.在了解熟语的认知机制及其语义建构过程的基础上,采用关联—顺应翻译模式对汉英熟语翻译进行探究,有助于顺应不同文化语境的要求,动态选择最佳关联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实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军事熟语是涉及军事文化内容的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的总称,它是我国几千年军事战争经验的总结,包含着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特征,是汉语熟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军事熟语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反映战略主导思想的军事熟语、反映战术谋略的军事熟语、反映将帅士卒的军事熟语以及反映兵器粮草的军事熟语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熟语是语言的精华,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民族特色的部分,也是一面反映民族文化的镜子。熟语虽然语言简练,但是体现出了丰富的人文文化。泰语中的"■■"[kin33](吃)类熟语,是泰民族语言中特色鲜明的语言素材,也是泰民族在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的沉淀和结晶。通过对"■■"[kin33](吃)类熟语的分析,揭示"■■"[kin33](吃)类熟语中所蕴含的文化,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泰民族的价值观念,从而有利于泰中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汉日熟语对比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熟语作为一种规约性语言,被广泛地使用在日常交际之中。汉日熟语所带有的知识性、民族性存在异同:一方面,汉日熟语都具有规约性和不变性等特点;另一方面,而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习惯、自然环境、文化认知的语境不同,且看待和观察事物的视点、深度亦存在差异,这对两种语言中熟语的形成、运用、理解等带来不同。  相似文献   

14.
俄语熟(语或)是以现成形式复现的语言单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构成,其意义、组成和结构具有恒常性。俄语熟语也可以叫做固定词组或固定短语相当于词或句子,在使用时不必像自由词组那样临时组合,而是直接从人脑的词汇库中提取出来,作为一个整体在语言中使用。 熟语活用是指在熟语固定性的基础上,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借助于具体语境,改变熟语原有的语义、结构和组成,从而使熟语获得新的语义内含和修辞效果。 熟语活用是在熟语固定性基础上的灵活使用,是作为语言单位的熟语在言语中的具体应用。语义、结构和组成的固定性是熟语活…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汉语和英语中都拥有大量的熟语(通常指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熟语是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积淀,富有民族文化色彩.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专家已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以及跨文化交际角度对汉英含有"狗"字的熟语(以下称狗字熟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但是,这些研究一般都仅限于定性研究,且多停留在对熟语的描写阶段,大部分研究语料范围较小,尚未做较为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左传》中的熟语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和格言等四种。同现代汉语中的熟语一样,《左传》的熟语也有其特性和特殊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内容,道教仙人形象常常被引入熟语,围绕其传说与供奉习俗,创作产生了大批精彩的熟语。熟语是重要的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所表现的内容之一便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通过道教神仙人物熟语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社会人们对神仙的特殊情感,发现、探索从中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特别的视角获取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的熟语是一种“浓缩的文化” ,它集中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风貌。而毛泽东对熟语运用的高超艺术恰恰能折射出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熟语活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随着汉语语言学的发展,汉语熟语活用早已成为语言学家们的重要研究课题。尽管语言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多种多样,但尚未解决熟语中的全部问题,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模糊认识,尤其在熟语变体问题上研究的还不够细致和深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分析《红楼梦》五类(103例)"吃"的引申义熟语及其四个英译本的翻译,探讨这些熟语在四译本的理解和再现方面的异同得失及规律性特征。研究发现,各类"吃"熟语翻译对语境依赖程度、译者所处时代、翻译目的、接受语文化及译介行为不同,致使各译本呈现多样性。此外,汉英词典中固化的"吃"熟语表达,因缺乏具体语境和真实语料基础,导致其所提供的释译对文学作品翻译参考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