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汉仿拟之本体和仿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仿拟修辞格之本体和仿体的表现形式的研究与探讨显示,仿拟这一修辞格既存在于语法层面(词、短语和句子,语素除外),也存在于语体层面(公文体、政论体、文艺体和广告体,科技体中少见)。综而观之,本体和仿体的相互关系表现为本体的先成性、单一性和定型性与仿体的临时性、多元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2.
对仿拟修辞格之本体和仿体的表现形式的研究与探讨显示,仿拟这一修辞格既存在于语法层面(词、短语和句子,语素除外),也存在于语体层面(公文体、政论体、文艺体和广告体,科技体中少见).综而观之,本体和仿体的相互关系表现为本体的先成性、单一性和定型性与仿体的临时性、多元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3.
仿拟是对一般表达方式的有意模仿,以便更好的传达用意.本文在徐盛桓提出的"基于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理论模型的指导下,运用"显性表述-隐性表述推导框架"和"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对仿拟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进行新的研究探讨,分析仿拟修辞格的理解及生成过程,发现影响人们理解及使用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隐语分析的自主-依存框架中,隐语的理解过程就是从依存成分(隐语的显性表述)回溯到自主成分(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向内容)的一种整体、动态、复杂的推理过程.这个过程以相邻/相似关系为基础,以说话人和听话人相同或相似的心理模型为重要条件,是在意向性因素和语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非线性的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5.
移就作为一种修辞格,一直是修辞学和语言学领域被关注的研究对象。基于徐盛桓先生有关话语生成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移就辞格的生成机制为:移就源于说话人的意向性;修饰语的移动和重新就位是在意向性主导下,在相邻/相似关系作用下从自主成分到依存成分的推衍过程,知觉的理解性和恒常性是推衍过程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临时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存在自身的逻辑规律。自主性成分依托沟通语境的客观需要,彰显不同交流层次的寓意。在常规关系的牵引下,沟通主体双方利用心理距离长短,决定语境表达委婉度的强弱。委婉度的传达诱致信息缓冲度的渗透,在相邻/相似的牵引下,到达识别"婉底"的旨意。依存性成分"婉底",作为说话意向性的表征,回归到沟通主体意向的自主性,完成了临时委婉语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数字行话隐秘晦涩,但以往对其的研究主要局限它们的构造或作用上,鲜有探究其认知根源的。本文旨在自主—依存的框架内,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数字行话的生成和理解。研究证实无论是数字行话的生成还是理解,都以人的概念化为前提,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隐晦的数字行话的生成是正常的数字表述经过一次或多次推衍的结果;而对他们的理解则是从那些看似和数字含义无关的表达出发,经过一次或多次回溯到常规的数字表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野,运用我国学者徐盛桓提出的"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这一研究范式,在自主—依存框架中分析"蒜你狠"、"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之类"侃市场"词汇的认知机理,亦即生成和理解机理。  相似文献   

9.
双关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的修辞现象。作为一种话语,其表达通常包含显性表述和隐性表述两个层次;这两层表述的地位不是对等的,是自主和依存的关系。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在自主-依存框架下对双关话语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自然语言生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理解与生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认为心理模型的运用是人类进行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内,通过分析语言运用中的隐喻话语生成的机理,借此进一步证明该框架作为研究话语生成的理论工具的普遍性、可及性和解释力,并认为话语生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仿拟辞格流行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生活和各类传媒中,仿拟辞格十分流行。仿拟辞格一般分为仿词、仿句和仿篇三种基本形式,它的仿体和本体结构相似,在日常生活运用中,仿拟多用于轻松场合,多用隐含式仿拟,多仿名句名篇。仿拟格作为一种仿照现成言语现象造出的新言语现象,满足了人们求简求便生活的需要,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推动了流行文化的发展。这种富于创造性的修辞手法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是一种特别的语言现象,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仿拟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造词手段,具有模仿性、幽默性等特点.本文从仿拟的结构特点及表现方式,仿拟给语言系统带来的影响,以及仿拟存在与运用的基础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英汉仿词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英语和汉语都有仿词,二者有同有异,都存在近似仿词、反义仿词、空间仿词、色彩仿词和数字仿词,但英语中有词缀仿词,汉语没有;汉语中有音仿,分同音仿词和近音仿词,英语中没有。通过比较,来加深这一修辞现象,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集中出现了一批有份量的“文革”题材小说,以王小波、阎连科、王蒙等作家的作品为代表,不约而同地显示了一个共有的叙事模式,即“文革+性”。这种看似对“革命+恋爱”文学公式的延续却构成了对“文革”的革命话语的极大嘲弄和彻底解构,在喜剧归谬中让那段历史的任何政治修辞无以正名,同时也暴露出迎合当下趣味,使历史时尚化、游戏化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仿拟辞格是模仿人们所熟知的现有材料,对其词语、短语、句子和篇章进行变动,以达到言简意赅、风趣幽默的效果。仿拟辞格的翻译可采用契合译法、意译法和弥补法,以达到“意义相符,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6.
敦煌p.4978《王道祭杨筠文》自1958年公诸于世,即受到海内外王梵志诗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均肯定它是辨明王梵志信有其人的珍贵资料,对弄清诗人之生平与时代具有极高的价值。本文在爬梳中国古代俳谐文的源流和演进轨辙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王道祭杨筠文》为一拟体俳谐文,它在摹袭祭文的体制形式同时,又赋予作品同文体要求毫不相干的滑稽嘲讽内容,遂而与所拟文体之应用目的实现了完全的隔离。故它绝不是一条史实材料,若拿来考订王梵志的生平、时代,就难免会进入与探涉目标暌违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仿拟在广告英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告英语中仿拟辞格应用广泛.通常是模仿人们所熟知的现有材料,对其词语、短语、句子和篇章进行变动,并与广告宣传的产品名称,品质等相联系,以达到宣传的效果.广告英语中的仿拟修辞特点鲜明,一般具有易辨性、灵活性、生动性和临时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一个以关系为基础的符号系统,而横组合和纵聚合关系是这个系统中最普遍、最核心的关系。运用横组合和纵聚合理论对仿拟这种修辞格的意义构建过程进行分析可知,仿拟是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二者可以通过适当的配置,产生预期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仿词,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仿拟的一种,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在口语语体中颇受欢迎。《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称得上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人物对话用词考究,寓意深远。历年来,学者对于《红楼梦》中语言的研究数不胜数,对其中仿词的研究亦是格外关注。然而,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考察《红楼梦》中的仿词翻译研究的却颇为罕见。通过对《红楼梦》霍译本和杨译本中人物对话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从文化翻译学角度探讨仿词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揭示仿词翻译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