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告别寒暄语是指会话终止时向对方传达终止意图,并考虑双方关系而使用的礼仪性表出言语行为。文章以电视剧《朝五晚九》为例,从种类、使用条件、语用功能3个方面考察日语告别寒暄语,认为:日语告别寒暄语种类繁多,并受"上下""内外"等人际关系的制约,在维护人际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日语中虽然有诸多的告别用语,但并不是只要是告别的场面就可以随便用,每一种告别用语都会受到其使用场面的制约。例如被人们认为是告别用语代表的“sayonara”,在日语中除了中小学生为表示“好朋友、好伙伴”关系而多用外,其他场面用的概率并不高。  相似文献   

3.
“告别革命”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在苏联解体和东欧一些国家巨变的前后,它在国际上蔓延开来,并影响到我国的思想界,“告别革命”思潮的基本观点成为一种思想体系。革命的本质和核心在于建设和创造;革命是推动理性发展的巨大力量;革命具有发展和进步的深刻内涵,告别社会主义是“告别革命”思潮的本质。必须明确肯定中国近代历次革命的正义性,正确评价革命领袖的历史功过,珍惜一切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革命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高扬革命精神.发扬革命传统,用革命精神来从事一切工作,对于一切诋毁和否定革命的言论和行动.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抵制,必须坚决同“告别革命”思潮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否定革命"和"告别革命"的论调又有抬头,有些人更是直接提出要从中国第一场大规模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开始"反思",要"告别辛亥革命"。文章对"告别辛亥革命"论的几个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历史的必然,清末新政没有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的转型,辛亥革命后的乱象不是辛亥革命的产物,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崭新进程,并对"告别辛亥革命论"的实质和由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校外语系201名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调查问卷,考察学习者在招呼、告别、拒绝、道歉等4种日常交际行为的语用能力,分析其中语用失误的状况以及导致该语用失误的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招呼、道歉和拒绝言语行为中失误频率较高;二语水平与语用能力基本呈正相关,但是在特定言语行为中,二语水平高的英语学习者可能会出现更多语用失误.进一步指出了影响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6.
宁子 《可乐》2011,(3):24-25
一年前的一个夜晚,我从郑州回家过年,在火车上遇见岳姗姗。她跟在一个高大帅气的军官身后,停在我对面的铺位前。放下行李,她和年轻的军官低声告别。她说的是我老家的口音,我的心莫名地温暖起来。年轻军官下了车,她转到车窗处,隔着窗子同他告别。她贴在车窗许久,直到列车驶出站台,才依依不舍地转身,静静地坐在铺位上。  相似文献   

7.
翻译可视为一种言语行为,从此意义上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传递表述性言语行为外,更重要的是传达施为性言语行为,以便在译文中产生相应的成事性言语行为。文中从文学翻译中的人物话语转换以及语篇言外结构传译两个典型的方面出发,通过对翻译成品的分析,概括出有利于传达言外之力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在英语学习与涉外交际中,既是难点,亦是关键。中、美文化差异的根源之一是价值取向的不同。中国的价值取向为群体文化 (collectivism orientation);美国为个体文化 (individualism orientation)。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了两种文化的人民交际方式的种种不同。本文旨在研究两种文化 (群体文化、个体文化 )对言语行为的影响。涉及的主要言语行为有问候、道歉 (策略及回答 )、恭维告别、致谢 (及回答 )等。对每一种言语行为中、美之间的差异进行详细比较与分析。通过这种比较与分析,以及对群体、个体文化的深层分析,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自觉的文化意识,将文化因素融入英语学习与交际中。  相似文献   

9.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文章分析了三部英语单语学习词典反映言语行为理论的方式,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可以供未来的学习词典编纂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Brown&Levinson面子观的指导下比较汉、英两组建议言语行为礼貌策略的使用类型与频率结果表明,汉、英两组被试行为都极少直接向对方提建议,也不会太过间接、委婉,而是在明确建议的同时采用相应的面子补救策略,这支持了Brown&Levinson的礼貌普遍性理论。两种语言间相同的言语行为又具有各自的礼貌特性:汉语被试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倾向于使用消极礼貌策略,英语被试则倾向于使用积极礼貌策略,并且汉语被试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更多地考虑彼此间的权势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国外大量的及国内为数不多的对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中受到启发,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探讨L2学习者实施和习得请求言语行为的模式,为促进学生中介语语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启示。根据话语填充测试问卷的调查结果,通过对两组大学本科生的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的横向研究,发现两组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实施和习得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时,表现出与ESL学习者相似的特征和习得顺序。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本文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综述, 揭示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局限性,进而指出言语行为研究应转向言语事件研究,即以言语事件为单位,在言语事件中研究言语行为,并就如何在言语事件中研究言语行为,介绍了四种研究方法.这四种研究方法是社会语言学研究法、社会学研究法、批评分析法及语用研究法.  相似文献   

13.
徐诗萌 《金陵瞭望》2010,(10):66-67
2007年底,我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南京,来到新加坡开始了我的异国求学之路。新加坡的一切都让我新奇,而街巷里的”THE FIRST YOUTH OLYMPIC GAMES”的宣传海报更让我惊奇——怎么还有这样一个运动会?  相似文献   

14.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文章分析了三部英语单语学习词典反映言语行为理论的方式,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可以供未来的学习词典编纂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礼貌言语行分为表面不礼貌言语行为、实质不礼貌言语行为、有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和无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在此分类的基础上,运用索绪尔的"顺应理论"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产生和导致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认为,无论是哪一种不礼貌言语行为,都是说话人努力顺应交际需要的结果,不同在于有些不礼貌言语行为顺应了交际的需要,而有些不礼貌言语行为则没有真正做到顺应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面子是一种公众形象,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丢面子,人们就要在日常交往中实施符合社会规约对他人面子所需求的言语行为。在实施一些对听话人面子威胁程度很大的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应在言语交际中采用相应的礼貌补偿策略,最大限度地缓解对听话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的威胁面子行为程度,使交际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言后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合理界定和分类不仅可以解决其概念争议,还有利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完善。鉴于此,在简要评述言后行为的分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言后行为的分类必须以言后行为概念的合理界定为前提。接着在剖析"言语即行为"的观点内涵的基础上,将言后行为定义为说话人通过含有言外之意的言内行为对交际语境的影响和改变。最后在重新梳理言内行为三分法的基础上,把言后行为相应分类为发音言后行为、发语言后行为和发言言后行为,并进行必要的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言语行为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请求言语行为是说话人以礼貌的方式请求听话人做某事的一种言语行为."请求言语行为面面观"一文对请求言语行为的结构,实施策略和影响其实施策略的因素做了深入探讨,并揭示了其特点,有助于全面而准确地理解请求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9.
以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在对日语间接言语行为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分类以及如何针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日语教学中应重视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但是对于规劝言语行为的研究却较少。主要研究规劝言语行为的辅助语,首先界定了辅助语,然后探讨了规劝言语行为辅助语的语用策略和功能及其人际功能,希望能进一步充实丰富规劝言语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