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接受美学为依据,通过对旅游翻译实例的分析,提出译者在旅游翻译实践中应该适当对译文读者的语言审美习惯、文化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三个层面进行关照,合理地运用翻译策略,满足读者期待视野,实现旅游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阅读旅游景点资料是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旅游资料的翻译正是为了给外宾提供一个理解欣赏景观的平台.如果译文漏洞百出或没有将读者的因素考虑在内,译文显然便可能失去意义,甚至有损于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苏州园林旅游资料调查显示,当前旅游资料翻译中存在诸多问题:翻译逻辑混乱、译名不规范、音译过度、译者态度不严肃和文化负载词缺乏必要的解释等,译者必须加强读者意识,因事制宜,关照读者接受心理,使信息顺畅地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3.
鉴于国外民众对我国旅游翻译的总体认可度、接受度不高这种情况,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如何提高旅游翻译质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其对旅游翻译的三点启示:一是译者应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二是在文化层面上关照目的语读者,三是在审美经验上关照目的语读者.  相似文献   

4.
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出发,以福建宁德市“09年招商投资讲话稿”英译本为个案,提出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区域投资环境对外宣传翻译策略,从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探讨在对外宣传翻译过程中译文对译语读者的关照,实现译文和译语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达到对外宣传的语用等效翻译,真正实现翻译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具有极为明确的目的性,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旅游翻译中,作为源语文本第一读者的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准确传递旅游信息,而且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反应效果,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本的意美、形美和音美,使译文语言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使目的语读者知之、乐之、好之。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翻译理论一直以忠实于原文、语言的艺术性作为评判译文的标准,而忽视其他重要因素。事实上,译者在选择某种翻译策略时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读者是其关键因素之一。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其目标读者群体,与目标读者进行虚拟"对话",并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对读者所处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了解程度,来猜测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理解程度。本文试图结合霍克斯版的《红楼梦》译文,以园林文化翻译为主题,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出发,探讨译者对读者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审美习惯三个维度的关照,借此来阐释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翻译过程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也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选择的过程。旅游译本生态环境是指原语和目的语文化、旅游经营目的以及译者、游客、旅游经营机构之间形成的整体。对外旅游宣传要让旅游经营获利,又能宣传当地特色和文化风俗,译者必须采取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才得以生存发展,译文在接受优胜劣汰的规律后也能得以生存生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接受美学的读者接受理论常被用来分析翻译过程。兹就读者接受因素在译文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微观角度分析译者在处理词语、句子、段落的过程中应考虑的读者接受因素。译者应通过有意识地利用读者接受因素、关照译文读者的需求来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翻译从本质上说是跨文化交际。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翻译中文化杂合的必然。杂合是旅游翻译中处理文化问题的一条成功之路,强调异化之杂合策略有利于输出景点文化和读者接受之间的平衡。强调异化之杂合策略下的翻译技巧有:(1)异化的综合法,采用拼音、增译或释义结合的方法对文化负载词进行诠释,是传播景点源语文化信息的主要手段;(2)归化的删减、改写为辅,能增强译文可读性,有助于游客欣赏接受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作者分析了读者反应论,指出翻译是为读者服务的,旅游外宣材料翻译应关照作为游客或潜在游客身份的读者;论述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并就读者的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进行了比较,指出旅游外宣材料的译者应根据读者的不同期待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黄山景区的旅游翻译为例,提出“可能时尽量异化、必要时尽管归化”的旅游英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翻译学研究的推进得益于众多毗邻学科的蓬勃发展。这些学科对作为接受客体的读者的关注对翻译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尤其以哲学解释学、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学、美学等学科对翻译学研究影响最大。文章通过对上述学科理论成果的借鉴,指出译文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矛盾统一。同时,通过深层翻译理论的构建,使译文读者的诸多影响因素科学化、合理化,以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门票是对景点的简要介绍,文字简洁,通俗易懂,设计讲究,旨在吸引潜在游客,其信息功能与呼唤功能并重。纽马克的交际翻译观作为应用译论的代表之一,赋予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更多的自由,这对门票英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西藏景点门票英译为例说明交际翻译观在门票英译中的应用:译者在翻译门票时应以实现门票的信息功能为前提,以实现其呼唤功能为根本,着重考虑目标语读者的需要,可以对原文内容和语言结构作出适当调整以实现译文的交际功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促进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3.
介绍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归纳景点名称的特点和功能及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实例阐述景点名称英译的具体方法,并推荐最利于传播中国文化的译法,以期提高译名质量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从而提升旅游景点形象,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景点名称是特定景点的标志,不仅表达了建筑用途,而且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而佛教景点名称更是承载了丰富的佛教特色文化.翻译时既要准确理解源语基本信息,又要传达其特定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从分析佛教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与分类入手,同时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结合衡阳佛教旅游景点名称的实践材料详细介绍了几种有效的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英译,翻译对,音译加注释,梵语加注释.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景点名称,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达到的翻译的功能和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发现.佛山景区双语使用意识有所增强,但双语使用分布不均。翻译和管理都不规范。翻译不规范表现为基本语言失误、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译者对汉、英语言文化差异缺乏了解。解决翻译问题的主要对策是:常设专门机构负责具体运作;制定翻译服务规范和景区翻译的地方标准;组织专家对所有景区翻译进行全面检查.对翻译不合格的进行整改;加强对景区翻译人员的管理;政府部门需拔专项经费支持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英译对传播本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西昌市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四川省的重要旅游景区 之一,其公示语的英译却不尽如人意。通过收集、分析和研究景区内公示语的英译,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提出了规范翻译的一些 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景区为核心的绿色旅游供应链运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区为核心的绿色旅游供应链的运作对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以景区为核心的绿色旅游供应链的运作结构图,从旅游资源的绿色设计制造、绿色维护、绿色营销与绿色消费等环节探讨其运作,并进一步研究该供应链的合作机制、激励机制、自律机制和决策机制,目的在于切实推进绿色旅游供应链的实施,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具有相似的文本功能,但二者在语篇模式和文体特征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要使旅游外宣文本实现其预期功能,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对该类语篇的阅读期待,对原文信息进行调整。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在语言特点、信息功能方面的差异,从翻译的功能理论角度探讨了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信息重组的必要性和原则以及可以采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目的论的观点探讨导译者应该如何传递旅游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由于景点名称富于文化意义,其翻译成为旅游资料翻译的难点、重点。作为现场翻译的导译则直接承担了现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导译员应该充分理解、发掘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遵循旅游导译的目的,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协助异种文化背景的游客理解其文化内涵,达到其通过旅游来体验文化他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名胜古迹景介翻译是向国外宣传我国文化和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旅游景介英文翻译的目的,除了向外宾传递信息外,更要诱发潜在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激发其产生去目的地旅游的欲望。因此,要翻译好一篇景点介绍,译者要寻求合适的翻译策略与原则。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以河北省旅游景点介绍为例,探讨名胜古迹汉英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