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罗·弗洛斯特的诗歌被许多诗评家贴上传统的标签,其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不容忽视,这主要体现在主题的现代性、表现手法的象征主义运用以及诗歌语言的创新性等方面。这些特征使其诗歌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深入探索了个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形式上继承传统,本质上勇于创新,两者的完美结合是其诗歌生命力长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尽管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注意西方诗歌"外来影响的接受",西方诗歌的很多历史经验和创作方法也至今是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中非常活跃的因素,但中国传统诗歌的艺术经验及其表达策略仍然是现代主义诗歌的根基,是无法回避的内在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3.
穆旦是我国现代诗歌大师 ,也是著名翻译家。他被认为是“四十年代最早有意识地倾向现代主义的诗人” ,“他不但纯熟地运用现代派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并且把艾略特的玄学的思维和奥登的心理探索结合了起来” ,[1] 无论是精神内质 ,还是艺术技巧 ,穆诗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诗歌风格 ,堪称中国现代诗的典范。更有人称他是“中国现代诗最遥远的探险者 ,最杰出的实验者与最有力的推动者”[2 ] ,是语不妄。穆诗总将主体情感隐匿、茧缚于其深沉、静穆的哲思中 ,无论写现世的情感、写青春还是写灵肉冲突 ,表现在诗里的多是理念、知性与经验 ,而绝少传统…  相似文献   

4.
舒婷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基本属于浪漫主义范畴,90年代的诗歌则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表达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主题,反讽犹有余温,充满表意的焦虑和快乐;舒婷契合由躯体向语词转换趋势的女性主义诗学,对后来者也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诗与思的另一面是诗与音乐 ,它们都是时间艺术 ,其时间存在不是物理时间 ,而是现象学所谓的本源性时间。诗歌语言是处于先验音乐结构中的语言 ,这种音乐结构渗透于诗歌的各个层面 ,首先是其语言音响的音乐性组合 ,体现为诗歌中的声韵 ;其次是通过语义揭示的神韵流动的生命空间 ;最终归于寂静 ,进入老子“大音希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形式和意义如同艺术史钟摆左右摇摆的两极,与之相应的抽象画和现成品艺术可谓形式的极端化和意义的具象化体现。在抽象画和现成品艺术面前,康德无功利的鉴赏判断主张与胡塞尔现象学悬隔态度下的审美直观规定了感官之眼的观看方式,后期胡塞尔及其之后的现象学家则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回归,与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趣味理论有不谋而合之处。在现代性席卷而来的当下,可从审美直观、意义阐释及符号化三个维度观看与传统艺术大不相同的现代艺术,发现感官之眼与心灵之眼在面向现代艺术时的博弈和融合。在此过程中,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审美直观和意义阐释必然会此消彼长、交互作用,最终超越感官,到达心灵层面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7.
晁说之是北宋学术史上比较有名的文人,他学识渊博、理学修养深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晁说之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现阶段对其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8.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标志着美国诗歌开始获得现代风貌。从现代诗学意象静态观的角度看,她的诗歌呈现出荒诞性、解体性、不定性和冷漠感等典型的现代派特质。  相似文献   

9.
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主题、诗学理念及美学探索中展现出的伦理为"平衡伦理"。这种"平衡伦理"不仅决定着其诗歌作品的伦理立场,同时也打造了其独特的诗学认识论和诗歌美学。一方面,"平衡伦理"是弗洛斯特在传统伦理和现代伦理之间缔造的中庸理念,提供给现代人遭遇存在困境和价值抉择时的多种伦理选择,从而为理解和解决现代人多重的存在问题构建出多元化的选择策略体系;另一方面,弗洛斯特在传达其复杂的诗学理念和满足大众读者的需求之间也遵循着"平衡伦理"。弗洛斯特的艺术成就与其诗歌的普及程度相得益彰,这也恰恰展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现代人生存问题的不凡探索。  相似文献   

10.
约翰·邓恩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摒弃了传统的意象,采用了奇特的意象和比喻,独树一帜。通过对邓恩诗歌语言的分析,探讨了其在意象、主题和叙述方式上体现出的现代性特色。  相似文献   

11.
审美印象主义与现代性碎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计武文通过瓦蒂莫、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重新思考了艺术终结与颓废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评价了颓废现代性对艺术机制和未来艺术生活的影响.杨向荣文从现代性体验这一视角出发,将齐美尔定位为现代生活的审美印象主义者,齐美尔的现代性分析起点不是社会总体,而是现实的偶然性碎片,这构成齐美尔独特的现代性分析路径--从碎片到达整体.李健文则借助于韦伯的文化社会学视野,依据工具理性批判的理论诉求、阿多诺等人对文化工业的本质及其特征进行了揭示和批判;认为这一批判并没有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统一体,这表明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待大众文化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周韵文从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理论出发,对先锋派与市场的复杂关系进行再审视,强调先锋派的创新一方面包含对艺术商品化和制度化的批判和否定,另一方面它与市场运作原则也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通俗文学拥有大量的读者,其存在和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本文从“雅俗之分”的比较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审美意义这两个方面.论证通俗文学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学存在.以求通俗文学能够获得理论上的关照和文化上的评价.促进其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在20世纪初中国的进程造成了历史时间的中断与文化整体性的丧失,使自我破裂为许多碎片。在这分崩离析的漩涡中,戴望舒的现代主义诗歌标志着一种新的诗学意识的开启与一种根本性的转向,即从宏大的历史关怀转向微观与细小的日常事实,从更高转向更低,从外部的具体经验转向个人生命内部的体验。这种从外部世界退回到了私人的生活世界旨在捕获现代性的碎片,在追忆消逝之历史的气息中,重构消逝过往与空洞当下、外部与内部、自我与非自我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分裂,并最终将创伤的身体重塑为一个整合的自我。1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重新梳理了长平之战发生前后的战国形势,清晰勾勒了长平之战的发生、发展及其结局;对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作了新的探讨,并从秦国国内政治斗争着眼解释了长平之战的意外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郑敏1940年代诗歌的美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早期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追求诗歌的含浑、象征,写法上多用意象,追求思想的感觉化;在结构上追求深度模式。郑敏诗歌构成玄学妙境,形成静默、朦胧之美。  相似文献   

16.
运用女权主义的"抗拒性阅读"的策略,从三个层面分析中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的女性意象:作为异化大众的女性意象;作为性和情爱对象的女性意象;作为叙述意识的女性意象.从而揭示出中西方现代主义诗人女性态度存在重大差异的深层原因,在于受文化精神"时代错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心学的意义之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性为关注之点,心学既从内在的层面反思人的实然形态(人是什么)及应然形态(人应当成为什么),又从人与对象的关系考察与理解世界,二者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对意义的追寻。从现代哲学的衍化看,心学对意义的追寻本身又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审美中,审美逻辑在原则上应服从、遵循生态活动规律。具体来说,一是审美感觉与生命之态具有一定的认同性,在人的审美逻辑中,美之态无一例外均为生命之态,而生命之态是自然生态的基本状态。二是从审美情感与生命之情上看,动植物的情感与人的情感有异,也有同。同主要表现在同为生命上,我们称之为“同情感”。三是生命物的生存充满智慧,它们的智慧为审美启迪提供了源泉。四是凭藉着人道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与动物拟审美相通,但因为生态主义的限制,物物有别,这种相通具有一定的限制。展现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动植物审美有三种形态:美美相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生态是生命之基,而审美是生态之乐。文明的人借审美实现了与生态的愉悦邂逅,创造了生态与文明和谐,此种和谐之乐,可以称之为天乐。  相似文献   

19.
别离主题在宋代词作中表现得尤为执着和深刻,这是因为词体的文体特性尤其适合表现别离主题,而且词体中的长调慢词比诗体有更大的伸展空间。本文着重拈出“柳”“月”二意象,阐释了词人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20.
当下小说的意义悬置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悬置不是阙如,而是将意义化作血肉流淌并塑形于文学本身。这意味着小说的审美更为宏阔、更为练达,也更为技巧一些,这毋宁是当代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当下小说的审美倾向概括地说,有反讽性、悲悯性与状态性三个维度。较之80年代,当下小说的反讽更为成熟、大气;;当下小说的悲悯主要由苦难、无奈、见怪不惊的荒唐以及恤人惜物的温婉构成;;小说的状态性表现,是90年代文学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