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幸福感关乎对大学生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的理解,也是转型期我国社会文化特征一定程度的反映.为研究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对长春市某所全国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二学生及其父母共917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比较视角的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与父辈不同,并且大学生的幸福意识和追求幸福的动机更强;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幸福意识、追求幸福动机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城镇大学生的成就感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男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幸福意识和追求幸福的动机差异显著,同时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从幸福感的认知理解、评价取向、情感体验和能力获取四个维度来分析,造成两岸女大学生幸福感差异的原因是两岸社会环境、女性意识的差异、大陆高校幸福教育的缺乏等。这一现状希望引起大陆高校对女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关注,切实提升女大学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是每个家庭都寄予厚望的一代。从理论上讲,当代大学生应该是很幸福的。可是根据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的幸福感并不如预想的高,甚至还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些很值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注意和反思。因此,探索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对于关注大学生内心实际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幸福感是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正面评价,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态度。大学生幸福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幸福感的缺失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并呈现出上升趋势。文章从幸福和幸福感的界定谈起,分析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以增强他们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使之成为身心健康、快乐、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5.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关注大学生幸福,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追求幸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探索了大学生幸福教育的途径:通过课程教育和网络社团等各种平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幸福观;发挥社团、班级作用,开展活动培养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式的问卷法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海南省7所高校的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差异分析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四种人格类型中,多血质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抑郁质最低;且社会支持对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趋于一致。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性、内外向性和家庭外源性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更强的影响力;神经质性对主观幸福感只有直接的影响,而内外向性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且可以通过家庭外源性支持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幸福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作为社会转型高峰下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逐渐爆发出严重的幸福感危机,正因如此,对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已刻不容缓,通过幸福感教育以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幸福、感受幸福,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学习、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也发生了变化。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整体幸福感状况良好,但也存在偏差。基于调查,提出了大学生幸福感的营造方案。  相似文献   

9.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创造人生价值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力量。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既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自身的修养,又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幸福,更要把享受幸福与创造幸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粤西地区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粤西地区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以及人际关系.学业成绩是否会影响其主观幸福感,采用问卷法对粤西地区大学生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粤西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2)家庭经济情况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3)粤西地区大学生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学业成绩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元分析方法对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20)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无差异;文理科大学生、男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均无差异;女生家庭氛围体验满意度优于男生,理科生目标价值体验满意度劣于文科生;学位论文报告的大学生知足充裕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较的差异要大于期刊文献与全国常模的差异;大学生知足充裕、社会信心、成长进步、自我接受4个因子与全国常模之间的差异随着数据收集年份的推移而越来越大;地域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金融危机余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度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笔者对全国七个地区的八所著名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使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进行了处理.对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平均幸福度,幸福原因的归因倾向,幸福感的来源,金融危机及其余波对中国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的影响等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特别是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的缓解,从学校、社会、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三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主观幸福体验进行深度访谈,旨在探讨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他们的特殊之处是既有母语和信仰,又有特殊的求学经历,这些都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主要从人际关系方面探索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幸福感是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社会支持具体指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学、伙伴等组织给予个体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比男生的水平高。在得到的社会支持方面,女生得到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男生得到的社会支持,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获得主要受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定义的解析,学校、家庭、学习生活目标及生活状态诸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定义的理解,改善师生关系和家庭教育方式及调整学生的生活目标与生活状态,促进大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未来国之栋梁,他们是否幸福决定了他们能否顺利承接起国家与人民赋予的重任.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了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现状,综合分析了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湖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正向指标,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湖南大学生为对象,运用《国际大学调查》(ICS)量表施测,结果表明:当代湖南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要比2000年时的中国大学生感觉幸福得多;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满足感比男生更多;学历越高幸福感的程度越高;幸福感高低与经济状况正相关;幸福感高低与集体取向正相关,而与个体取向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幸福感问卷和价值取向问卷对吉林省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将所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有所转变,对自我关注增多;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幸福感指数为6.64;集体取向、人际取向、自然取向、成就目标取向、遵从取向、情感取向对大学生幸福感都有显著影响,其中集体取向预测性最强。在职青年的幸福感指数最低,综合幸福感水平也明显低于研究生和在校大学生。结论为价值取向对幸福感的作用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个性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在心理学中,幸福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主观幸福感则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课题,以已往研究来看,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家庭,生活事件等一些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本文正是从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自编主观幸福感相关三因素量表对内蒙古民族大学2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证性的考察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三个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幸福感是个体对于自身情绪(正负向情绪)及认知(生活满意度)等两个层面的主观经验和感受,包含感受正向愉快的情绪(较少负向情绪)和高度的生活满意。从感恩特质、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和幸福感四个变量对大学生的幸福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不同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表现上有差异存在,女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得分都高于男大学生;感恩特质会透过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间接效果。因此,大学应多开展感恩活动,开展感恩特质的培育课程,提高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培养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积极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