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谭旭虎 《学术交流》2015,(4):214-218
中西文化交流一直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的研究重点,这部分内容在他的中国研究中不仅占据了很大比重,同时也是其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史景迁通过对跨越中西文化的个案及群体分析,试图重构多个世纪以来两种文化间的历史交流与碰撞。通过考察史景迁的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我们既能对其中国研究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亦能获取对当代历史文化语境中文化交互的有益启示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如一部交响乐有其必不可少的主题一样,《中国美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一书也贯穿着两个主题,即: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本质特点问题;二、中国美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问题,后一个是隐藏在全书背后的主题。我国文化发展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是摆在现代学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如果说,这个问题在近代思想史上以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之比较研究的方式出现的话,那么,它在当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的研究和把握,在美学领域,就是对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实质和特点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每个民族国家面临的共同主题。本文以伊朗为个案,通过梳理其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一百多年历史,分析指出伊朗国家治理现代化大体历经了从神坛走向世俗、从君主专制到共和与神权并存的发展路径,呈现出务实主义与意识形态并行、民主与宗教相融合、改革派与保守派相抗争、国际性与民族性相交织等特点。伊朗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种带有强烈的伊斯兰民族主义色彩的混合型模式,为各国治理现代化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必须正确处理好民主化与社会稳定、政治与经济、国家治理与意识形态、物质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等特征,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现代化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每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达国家政治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深入认识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把本国的政治文化与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及相互的渗透性和排斥性因素,是政治现代化获得成功的前提。仅仅从制度层面上认识与摹仿是肤浅的,没有文化层面的沟通、融合与创造,就不会把握其精髓而进入现代化的行列。一、中日两国政治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中国与日本绝不仅仅是"一衣带水"的地缘关系。有位中国学者在考察了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5.
经济现代化与儒家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卞崇道一经济现代化是不问民族、地域和社会制度的任何国家都关注和追求的首要的共同目标,但是在走向经济现代化的途程中,各个国家却因民族、地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往往采取各具特色的方式。仅就经济发展本身而言,近代...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在描述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西比较文论的发展历程 ,并对之加以评析。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西比较文论从起步逐渐走向系统性和专题性 ,日益趋于文化比较。我们的比较文论具有其自身的现实背景和现实意义 ,它是一个在西方现代、后现代思潮冲击下 ,重新阐释自我与他者关系从而重新进行自我文化定位的历史课题。总观这一历程 ,前进和反思的交替说明中西比较文论仍处于未成熟阶段。展望新世纪的比较文论研究 ,切实的途径是展开中西文论、文化的对话 ,通过文论对话和文化对话、交流走向中西融合。  相似文献   

7.
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一方面注意坚持自身民族文化,一方面又努力促成外来文化与原有文化的融和,这是日本文化的一个传统,也是不断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如此,明治维新亦是如此。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日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冲撞,也发生了变异,但是它的一些主要特征不但延续和继承下来,而且在实现经济高速度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化是在各种文化理想、文化冲突中的一种选择与整合 ,其现代性也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总体的比较中确立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时间上大体上一致 ,但并不是遵循同一逻辑理路。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西文化剧烈的冲突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生成的文学 ,它充满了内在的紧张与冲突 ,却又变动不居 ,其稳定与秩序充满张力 ,因而具有创造的活力和繁荣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10):134-138
清末以来的中国知识界,不仅有西学东渐,亦有东学西渐。在文学界,出现了一批立志通过文学创作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作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自诩"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著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在大陆建国后的文学史书写中,受意识形态干扰,林语堂几乎销声匿迹。但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中,林语堂不仅再次成为学界焦点,还以其中西融通的文化视野和致力于中西文化沟通的写作实践,给当代中国文学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澳门文化”这一提法迄今为止尚不多见,不过伴随着1999 年底澳门主权的恢复,“澳门文化”这一专有词汇将会在各种媒体中较多地出现了。与地广人多的香港相比,澳门这一仅有5 平方公里多一点的弹丸之地,能出现“澳门文化”,的确是一件令人称奇之事。从16 世纪中叶以来,澳门成为西方人踏上中国大陆的跳板, 到本世纪70 年代澳门文化现代化开始以来的今天, 澳门文化均映现出中外文化交融的影子, 尤其是在16 世纪至18 世纪,澳门在中西文化多方面撞击与交汇中所起的桥梁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它是沟通近代中西文化的一座金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斯·韦伯:基于中国语境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国勋 《社会》2007,27(5):1-1
M.韦伯自20世纪80年代被推介到中国以来,因其思想的复杂性及其同中国现代化需要的契合,一直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发生着强烈而持久的影响。但是,M.韦伯的思想对中国而言并非无可挑剔。本文选取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牟宗三关于中西文化的论述同M.韦伯的中西文化观念进行比较研究,明晰了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方理论理性之间的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中西文化的内在特点以及中西交流的历史经验出发,批判了M.韦伯思想中的西方中心论内核,并以之为比照,昭示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2.
隋淑芬  余灵灵 《求是学刊》2005,32(6):111-116
进化论语境中形成的中西文化比较模式,其基本特征为文化比较负载了引领社会改革和推动进化的使命,具有选择进化目标、路径的价值;运用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形成鲜明的中西文化对照,也造成一系列的偏差;由中西文化比较指向文化综合,开启新的路向.中西文化比较是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形式,具有复杂的历史作用,并影响到当代人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所以它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现代化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每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达国家政治文化的冲击和挑战。要深入认识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把本国的政治文化与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及相互...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文冰 《浙江学刊》2004,(6):187-189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照中国政治现代化目标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内在发展逻辑,提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三大目标定位,即:从臣民政治文化走向公民政治文化;从民本的政治文化走向民主的政治文化;从伦理型的主德、人治政治文化走向以法为本、德法兼治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叶,是第一个阶段;从五四运动到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是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西文化比较的萌生阶段,从“言技”、“言政”、到“言教”;第二个阶段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拓展阶段,二十年代主要以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为核心,三十年代主要以对民族精神的把握为核心,但由于二者都是对东西文化总体的比较,所以纵的时代坐标上的比较和横的民族坐标上的比较又总是相互渗透着的。  相似文献   

16.
危机与探寻——“中学西渐”的分期、特点及其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中学西渐”的视角来考察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文章认为,从16世纪末开始的四个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中学西渐的高潮,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与西方世界业已爆发或潜在的文化危机相联系,都给予西方文化的发展以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建设的需要,人类自我完善的需要来评价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是西方学者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主要特点。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和借鉴反映了特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要求,其观念的逻辑是从属于并服务于社会进步的客观逻辑的。中学西渐的历程,既表明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同时也说明从全人类共同繁荣与进步的观点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是文化道路问题。鸦片战争以来,历史进程的每一个时期,每一种思潮和思想流派,都对这一问题做出新的反省,试图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而这种反省,又总是在中西文化的撞击、比较、取舍与会通的时代演进中进行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反省,也依然如此。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历  相似文献   

18.
由于近代科学技术主要是在西方首先发展起来的,因此人们往往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本文通过中西科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发展,及其与西方科学思想存在着多方面的相应性,论述了中西文化各有自己独立存在发展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中西文化比较和融合的热潮中,马克思主义具有怎样的地位,中外学者似乎很少考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近代西方文化的精华已经与中国文化发生了结合,因而不再具有中西结合的问题;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在根本上已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因而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已自然包含了,无须单独列为比较的方面;也有受西方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大有以中西文化比较和融合的新思潮避开甚至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意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认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浅见或误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从文化层面分析,并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近代西方文化的精华和中国传统文化合理性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用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可接受的知行方式,将马克思主义非常自然地融汇进中国人民的实践中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马克思主义固然  相似文献   

20.
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邹广文 《求是学刊》2001,28(3):19-26
进入 2 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转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将会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由此在价值和现实层面将产生一系列矛盾和价值冲突。这种冲突在文化价值层面主要表现为 :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 ;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 ;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冲突。而从文化现实层面考察 ,其冲突则表现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三种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追求的文化群体之间。它们既有矛盾冲突 ,又有融合借鉴。在这一表现过程中 ,中国文化亦将在新的价值层面开始新的整合 ,这也将是今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