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文凡教授等所著《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三百首》全新的注本。“全新”是指在文学总集注本中有意识地发掘具体某一作品的“接受小史”研究。以文学总集中“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这是迄今为止学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接受史研究所未及的,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模式与事例的创新。“接受小史”,“是指后代诗人从创作上继承、借鉴三百首中名篇的情况。这是‘名诗’和‘名句’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模式或事例创新,体现在“作为创作者的接受影响和摹仿借用”。是揭示《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对后代作家的影响史,以及后代作家对《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的“摹仿借用”。本书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一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篇的影响史:二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句的影响史。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理论是西方文艺理论工作者们对世界文学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接受美学的先驱者将作品置于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动态结构中 ,使读者这个被长期遮蔽的领域获得了富创造性的亚上帝的地位 ,从而实现了从思维模式到方法论的一次变革。本文从对接受美学理论基本概念的认识出发 ,表达了对其代表人物的研究建树和中国学者的后继研究的个人理解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看重作品的接受者,接受者的阅读、鉴赏和批评。鲁迅的许多精湛的论述,合于接受理论;鲁迅的中国说小史论,不期纳入了接受美学所要求的文学接受史的主张,却又并无接受美学者的“取代”论的偏激,将作家作品创作史美学史与接受史熔铸一体,成为完整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4.
《广群芳谱》的文献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群芳谱》作为清人编撰的大型类书,在古典文献方面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广群芳谱》在整理研究《全唐诗》方面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能够为作家、作品研究提供新材料,发现一些散佚作品,研究者应当重视《广群芳谱》在古典文献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随着当代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在学术界的广泛传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文学研究的兴趣,从作家的创作活动扩大到文学接受活动,探讨文学创作与接受、作品与读者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考察文学的接受活动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探讨作家创作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艺术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现代》作为1932—1935年上海文坛最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文学期刊,在坚持"非同人"立场的同时,又总体向左倾斜,故不看好自由主义和右翼作家的长篇小说。在传播接受左翼文学创作时,《现代》的传播接受者们着眼于作品的题材意义、阶级立场和创作思想,放逐对小说艺术的构思、审美价值的探讨,显示了很强的现实功利性;对于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品,也以作者在文本中所展现出的立场、态度、方法作为评判的标准,以"阶级论"作为审视的标尺,认为作家的作品并不合乎时宜,接受呈现错位;对于民族主义作家及其作品,则演绎为文艺上的相互责难与攻讦,文本的政治视角被放大,主题与艺术价值被曲解,误读也就在所难免。这一传播接受生态反映出左翼接受者们在小说传播接受的过程中为争夺文学话语权所表现出的功利性与现实性,而非文学审美意义上的传播接受。  相似文献   

7.
统计并分析建安作家在历代为读者所接受的基本状况,以及建安作家作品在效果史、阐释史、影响史上的地位。由此可以考察建安文学经典形成的历史轨迹,及其历代接受者对建安文学题材、文体、风格的认识接受过程。  相似文献   

8.
读者接受理论认为,文学的历史应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同时也是作品再生产的 过程,是历代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认识、反应和评价的历史。对汉语诗学与彝语诗学的接受特征进行考察并比较,涉及二者在 接受主体、接受场域(环境)、接受(传播)过程与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的人物既喜诗文创作,也爱谈论读诗作文的体会;其诗文经常仿拟或改编前人的佳作,或师其意,或师其词,有的明显,有的隐晦;这种吸收古典诗文为已用的创作方法,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便是对古典诗文的接受。本文对曹雪芹借小说人物的创作与议论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创作观和接受观作了认真的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个世纪末古典文学接受史研究兴起,学者们或专注于某一作家个案历代接受的梳理探讨,或致力于古典文学一般接受规律的归纳总结,产生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研究成果. 陈文忠的《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刘学锴的《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朱丽霞的《清代辛稼轩接受史》(齐鲁书社2005 年版)、袁晓薇的《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等著,都以资料的翔实、体系的严密、论述的深入,将接受史研究向前作了重要推进.  相似文献   

11.
接受理论充分肯定了读者在文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柳宗元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学家,其作品接受史的内容丰富多彩。对柳宗元的接受史进行研究,是一门有着丰厚内涵的课题。在走向柳宗元接受史研究的进程中,须掌握相关的理论,洞悉研究的现状,做好研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作家在接受外来文学影响进行创作时,在借鉴问题上总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在中外广阔的文学背景下,萧乾接受了意识流文学的影响.在接受过程中,他联系社会现实,融会民族文化传统,对意识流所主张的揭示人的意识,特别是潜意识的流动及小说的诗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努力刻画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小说的诗境,作品始终保持质朴、清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现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尤其是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探寻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对政治、经济以及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学接受的审美效应是指文学接受活动对主体所产生的审美作用和影响。由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和虚化倾向所引起的接受主体想象力自由驰骋和再创造的喜悦,是文学审美效应的特点。它既表现为文本中在文学时间中生成过程对接受主体审美情感和想象力的激发方面,又表现在文本结构与世界人生的异质同构引导接受主体对世界人生的感悟和认识方面;既表现在诗情作品的审美接受中,也表现在情节和人物命运类作品的审美接受中。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对陶渊明研究的著作极其繁富 ,其中也有一些接受影响方面的研究。如 ,萧望卿《陶渊明批评·陶渊明历史的影像》首先粗略考察了历代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其后 ,钱钟书《谈艺录》以较为翔实、新鲜的资料梳理了陶渊明在历代声名的显晦。 196 1年中华书局结集出版《陶渊明讨论集·历代对陶渊明的一些探索》。新时期以后 ,陆续零星出现了一些与陶渊明接受史有关的单篇论文或论著章节。论文如袁行霈《辛词与陶诗》 ,论著章节如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接受史片论》等。这些研究成果或者考察了某一读者对陶的接受情况 ,…  相似文献   

16.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中提出的术语。接受美学理论产生子本世纪六十年代,其阐发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涉及的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中突  相似文献   

17.
虽然现代中国的文学学科的建立,其理论基石基本上依赖于对域外理论的接受,但有关域外文论的中国接受史研究,在<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问世之前,基本上还未受到重视.该著不把"知识"创新的根基落在新观念、新方法、新视野之上,而是让"知识"回归到"问题"的求解这一原始的根本上来,以及它总是自觉地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进行考量,从而在展露出新颖的研究领地的时候,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有关接受史的独到的研究概念与方法的体系,这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的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范式开创意味的.  相似文献   

18.
谢诗歌是"永明体"的典型代表,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弄清中国古典诗歌从古诗到近体诗演进过程,则必须研究谢诗之声律的接受状况.其间有三个极为重要的关捩:一是沈约、钟嵘与"调与金石谐"的论断;二是以<四声指归>为代表的北朝及隋对小谢声律诗的传播与接受;三是<文镜秘府论>所代表的唐代的接受状况.连点以成线,共同构成了谢之后世诗人及文学理论家对谢诗声律的承继与接受轨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长恨歌》的文本接受史问题。认为历代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爱情经历为题材的作品多以《长恨歌》作为叙述和评说的基础,可以视之为《长恨歌》的特殊接受史。结论是《长恨歌》存在着多方面的接受可能性,诸文本包含着独特思想和深层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20、 30年代中国革命作家,在接受苏俄文艺理论的同时,借鉴了古典俄罗斯文学的艺术经验,这种理论观念的全盘接受和艺术经验的向后看意识,使接受呈现出一种错位性特点。也就是说,作家们所接受的先验性革命的文学观念并没有给革命文学的艺术品格带来实质性变化,反而是五四时期接受的古典俄罗斯文学的艺术经验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