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超 《统计教育》2006,(1):44-46
本文将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应用于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中,结合安徽省实际数据用C2R模型对其1990-2003年间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作出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一)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借鉴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根据区域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来设计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系统应包含人口系统(R)、资源系统(Z)、环境系统(H)和经济系统(J)四个子系统,在每一个子系统中又包括若干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1990~2002年安徽省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分层次的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赋权法和灰色理论中的GM(1,N)模型,就实现安徽省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协调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江苏省Ec-R-Ev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法评价了江苏省1995-2002年Ec-R-Ev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江苏省Ec-R-Ev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发展的情况,对此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自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后,关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受到更加普遍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单一的片面的经济增长已脱离了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想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三个方面摆到重要位置,做到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国作为一个正处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所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更大,实现经济建设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因此,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  相似文献   

7.
在“零碳革命”深化改革阶段,破解资源诅咒问题对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采用201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FGLS模型、交互项回归模型和非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及要素流动缓解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区域比较显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2)要素流动效率对资源诅咒现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总效应上看,这一抑制效应表现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3)门限回归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要素流动效率区间,且随着要素流动效率门限值的提升,要素流动效率提高对资源诅咒现象的抑制作用增强,更有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科学界定人才环境、人才环境竞争力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区域人才的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才市场环境等七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城市人才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所辖13个城市的人才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比较和评价,为加快江苏省城市人才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生态经济学炯用值理论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耦合协调机理,并以陕西省各城市为例,选取2010—2019年数据,系统地开展了耦合协调关系验证、水平测度、差异分解与情景预测。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促进,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更加长远,是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研究期内,陕西省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耦合协调度大幅提升,由中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阶段;按照是否是智慧城市试点对城市进行分组治理能够更好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协调发展。预测结果显示,“十四五”期间,陕西省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耦合协调度发展态势良好,且目标情景下发展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陆震龙 《上海统计》2003,(12):27-28
虹口区的人口规模究竟多大是适度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虹口区常住人口86万人,60岁以上老人占18%,人口抚养比高达41.8%。2002年调查显示,本区低保人口占区人口的3.2%。虹口区有一级旧里以下房屋200万平方米,设倒粪站299座,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在简陋住房,室内无卫生设备的环境下生活。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各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和模型我们把城市投资环境分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实力、技能与技术实力、外向经济能力、生态环境实力、城市融通资金能力6个方面,对这6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根据2003年《辽宁城市统计年鉴》和《辽宁省统计年鉴》查得或计算出37项指标的原始数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是当今重要的课题.文章在阐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和协调度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综合水平指数与环境承截力综合指数的协调度测度模型,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1990~2005年统计年鉴、全省及各地市州环境公报等各类统计资料,测算出1990年以来湖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度,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在复合系统中的协调发展问题,即某一时期内港口、城市、临港产业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融合程度.文章建立了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收集了连云港市1998~2011年的数据,定量评价该地区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以达到通过评价,揭示港口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目标.  相似文献   

14.
谷新辉 《统计与决策》2012,(18):134-137
文章构建了江西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建立的中国经济―环境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计算了综合发展指数,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逐步上升的状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自组织数据挖掘算法得到了经济与环境之间最佳复杂度的拟合公式,并由此计算两者之间的协调度。  相似文献   

16.
李新杰 《统计与决策》2016,(20):149-152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环境、经济及人口科技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创建了环境经济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河南省现行的环境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动态仿真和预测分析;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在经济高效、环境保护和环境-经济协调三种模式12种不同发展路径下的环境经济的演化结果,并通过DEA模型和变异系数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不同发展路径下的河南省环境经济效率和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一、环境-经济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市环境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的支撑系统和承载体,其承载能力必须与城市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对环境的"压力"相适应,才能保证城市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城市环境在遭受来自经济活动的压力和自身的不断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DEA评价模型在现有各种评价方法中,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解决多输入输出时序性问题较为有效和便捷的方法。而从产业的划分上看,交通运输属于第三产业,是包含多种社会、经济投入及产出的生产过程。鉴于此,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了安徽省近十年(1997-2006)“经济、环境与能源”的相关数据,并构建安徽省经济、环境与能源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系统层次结构评价模型,根据AHP评价结果计算各系统间的协调度,对安徽省历年的经济、环境与能源的协调发展能力进行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是全国半个世纪以来,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内蒙古正发生着人与自然之间严重的矛盾冲突。近年来,内蒙古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增多,波及面广,危害程度加重。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工业化进程发展导致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