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程教育认证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流新工科建设的点睛之笔。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结合河北工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从人才定位、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确定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新模式。研究成果可以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地方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教师队伍、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从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学思课堂、三方协同育人和多维评价方式等方面,形成模拟体验、观摩对比、感悟提升、教学演练、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强化师德师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提升育人新合力。  相似文献   

3.
在“智慧教育+”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学仍然存在着传统固有的缺陷,使得学生的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文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通过构建研究型教学新方法,打造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与高阶性的教学内容,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数字化教学应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探索,从教育教学的“理论、实践、资源”三个维度持续提升学习效果。研究通过构建“研学实践”育人的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实现了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融合,探索出了符合地方高校实际需求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背景下,研究了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中通过调整“高等数学”课程的知识点广度与深度,使得课程内容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需求;通过确定学生在教学关系的主体地位,关注并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重点的科学人才发展观;引入新型的分层评价体系模式,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开展。良好的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入“评估-改进-再评估”模式,该课程夯实了做为工程教育认证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程的地位,满足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对学生数学基础及推理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能力培养作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师范性实际能力或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旨在解读能力教学理论,通过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素质、情感、意识、行为分析,对能力获得的教学的阶段性目标、能力的获取流程、能力获取教学实施流程分析,提出构建与社会共荣的和谐发展的高师体育专业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6.
师范专业认证要求高校重视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佳木斯大学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积极对照此要求,不断调整与完善培养方案,建立符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使其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及职业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方面符合职业发展预期,培养符合国家、地区中学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中学历史教师。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倡导教学e 模式改革,是促进高师音乐教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引领21世纪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形成信息素养以及促进学科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因此,构建“网络学习库”+“课堂引领”+“自主建构”三边合力教学e 模式,探索适合当代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的新方式与方法,为切实推进音乐教师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通过网络学习库、 MOOC 、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建构性学习、生成性学习、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等现代教学理论和方式,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深化对当前教育教学信息化重要性及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作用的认识,形成“导学—助学—自学”三维互动的教学机制,促使学生独立积极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课后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根据个人需求,拓宽学习视野,从而促使学生应用能力的稳步提高,使学生“能学”“想学”“乐学”“坚持学”。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理念是当今时代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该理念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做好价值引领工作,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能够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的课程教学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本文以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管理类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以期为高校各类专业课程育人格局的构建提供思路,在推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从整体上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翻译专业化程度的增强,社会和市场对于应用型跨学科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新理念,STEM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如何让STEM教育理念服务于我国本土化教学,尤其是与具体课程相结合应该是未来研究的重点。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观点就是提倡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个观点既体现了新文科的内涵,同时也满足了翻译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这就使两者结合构建翻译实践STEM教学模式成为可能。本文以“翻译实务”课程为载体,以STEM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在高校翻译实践类课程中构建PBL教学模式的路径,并通过模拟真实的翻译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希望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同时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释微生物学课程思政育人类型和分析其思政育人效果,发现凝聚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普遍受到学生欢迎;教师情感投入与对故事背后的价值挖掘,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与理论课相比,学生更青睐实验实训实践教学,其思政育人效果比课堂理论教学效果更好。通过凸显专业课程特色协同育人、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无声”育人、强化实验实践融入思政立体育人三个层面提升微生物学类课程思政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发布背景下,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应具备多元性、情境性、实践性的应然状态。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六所师范院校培养方案进行文本研究,发现存在三个问题:学科专业类课程学分占比不够;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基本达到要求,但各校开设课程差异较大;实践教学得到重视,但各校发展不均衡。进而提出三个解决方案:整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大力提倡实践。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南方论刊》2023,(9):93-96
上海A高校作为教育部知识产权课程改革试点,在该教学目标的大背景下,如何把知识产权课程中既结合思政教育,又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需要有充足理论知识学习的特点,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难点,即“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思政”转变为“结合思政教育的法应用学教学”,在此目标下教学面临了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在教学中如何完成知识产权法中“产权保护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思想”的有机结合,这是课程首要难点;二是,如何将“知识产权案例”和“富有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内涵和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建设目标的案例”[1]有机结合,这是第二个难点;三是,如何选择合适教学路径,将文献阅读和案例教学有机结合,并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实践能力,也是一大难点;上述三座课程思政改革大山,都是该课程设计与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基于“课程思政”的知识产权法教学探索,是基于通过教学实践,探究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从理论知识中挖掘思政要素,从实践案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内涵,实现全方位全员育人,培养专业知识与思政内涵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工程教育国际专业认证的评价体系凸显“成果导向”、“能力指标”和“学生中心”,这对工程类学科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新的课题。通过对近年来工程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得出,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应当从促进就业质量、培养职业生涯适应力、提升核心能力和知识,符合工程学科特点等方面去改善提升。结合对认证体系和就业现状的分析,文章从三方面:以“能力指标”为出发点分析如何训练11项核心能力指标;以“国际视野”为立足点研究工程类交换生的跨文化适应、职业探索的行为;以“成果导向”为结合点培养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力和职业期望管理,来探索工程教育国际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课程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主体意识。当前语文师资培养过程中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思想及偏重知识授受的封闭教学模式遏制了师范生深层心智能力的发展,影响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语文师资培育范式的改善有赖于大学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用“大语文”的理念统帅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和师范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类课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讨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若干改进策略.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探讨引导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好计算机、用好计算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涉外旅游行业岗位工作方式的变化,“旅游业+”的跨领域跨行业发展以及新时代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跨界知识、关键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努力实现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英语应该在POA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培养规格为目标,以关键能力培养为着眼点,以生涯发展为价值取向,架构课程板块、优化课程设置,实施产出导向“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以期在专业育人方面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突出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专业导向,教育部2011年开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规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师范专业毕业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证书。这项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师范专业按照培养方案开展教师培养,要经过教育实习,而非师范专业只经过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就可以获得资格证书。这种政策隐含着对教师教育的否定。特别是各省、市、自治区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和内容与教育部印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之间缺少契合。这可能会导致高等学校取消教师教育专业,开办教师资格证书课程中心,不再为学生提供实习。因此,建议实行四年学科专业教育加一至二年教师职业教育的制度,培养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教师。  相似文献   

18.
“表达与沟通”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有效表达和同理共情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对于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精神、文化自信、价值观建立等有独特的学科优势。为贯彻落实“表达与沟通”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本文从分析本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入手,厘清课程思政设计思路,进而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为探索本课程思政育人教学体系提供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赵笃玲  宗文婷 《兰州学刊》2009,(10):140-142
以韩国语这一小语种专业为例,探讨了改变高校现有的教、管分开的教学模式,改变任课教师只负责课堂教学、学生政治辅导员只负责日常管理的现状,论证了在本科生当中推行“导师制”的可行性,且结合专业实际,引入了“双导师”的模式,旨在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城市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城市设计理论课与课程设计中分别加入SPOC新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出以"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学术讲座、案例教学"为一体的教学工作"六衔接"模式,构建"SPOC+项目+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现场工程思考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