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廷戏曲既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宫廷戏曲的研究,无论是从中国戏曲史领域还是宫廷文化的范畴,都有着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但是,宫廷戏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重要问题还远未达到全面深入。故宫学的提出,为宫廷戏曲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结合古代戏曲史和宫廷文化,论述宫廷戏曲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唐戏弄》在戏曲史研究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戏弄》是任中敏先生震撼学界的一部力作,它向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以来我国戏曲史学术界发出了公开的挑战。针对宋代以前无“戏”的传统旧说,任老力主唐代即有杂剧,只是其体制有别于后出的宋元戏曲而已。主要的论点是:无剧本并非无戏剧;戏剧的构成,重在效果能感动观众,而不在体制长短与故事性的高低;主戏而不主曲;应从唐代社会的各种现象与“戏”的联系看问题。本文就《唐戏弄》问世四十年来中外戏曲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变化,满怀激情地揭示了任先生的戏曲理论由被反对到被接受、由目为“异说”到指认为“大宗”的历史过程,并意味深长地指出:只有像《唐戏弄》作者那样有“水滴石为穿”的信念,才能不断做出超越前人的业绩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是不断加强从严治党的历程,也是一个党的政治生态建设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政治生态建设取得初步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再到改革开放进入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创新发展,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的政治生态实现飞跃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体现出清晰的历史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的政治生态建设的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和改进党自身的建设,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与净化,是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经受住各种考验和挑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党的文艺工作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致力于民族解放与国家发展大局。从艰辛成长到曲折探索,到蓬勃发展,再到丰富创新,党的文艺工作有辉煌成就,也经历过坎坷曲折,它为百年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提供了精神动力,注入了思想活力。党的百年文艺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坚定党在文艺工作中的领导地位,维护人民在文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始终把握“弘扬主旋律”的文艺工作主题。昨日之史,今日之鉴。百年历程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文艺工作中,要坚持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娱乐性与教育性的统一,要善于定目标、举旗帜、聚能量,不断展现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5.
关汉卿的重要剧作和曲作都是通过明代人的整理与保存才得以流传至今。但明代人对关汉卿的评价并不高,这反映出明代戏曲观念与关汉卿作品之间的隔膜与差距,也从侧面显示出关汉卿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在建构现代戏曲学理论体系、奠定现代戏曲史学基础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为新世纪戏曲理论和戏曲史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今年是他从事戏剧活动730周年。为配合国内外纪念关汉卿活动的开展和适应研究关汉卿的需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关汉卿全集》。该书为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书目之一,在中国古典戏曲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院中文系词曲研究室《曲苑》编辑部编《曲苑》第二辑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刊为面向全国的戏曲史、曲艺史研究丛刊。本辑所收国内学者的论文,共28篇,26万字。如陈美林《关于李玉的生年问题》、徐扶明《鸣风记非王世贞作》、叶长海《孟称舜的戏曲批评》、陈多《一部罕见的古典戏曲悲剧论著》、陈晓鲁《戏曲舞台时空形式在关汉卿杂剧中的最初表现》、翁敏华《宋元南戏音乐歌唱三题》、许金榜《元杂剧的科诨滑稽》等,都在各自的研究范围内有所突破。以大量的篇幅刊登可供研究者参考的资料,也是该刊的突出特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丰富多采。从唐代到清代,有大量的戏曲论著和其他资料,根据戏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要求,探讨和研究了古典戏曲许多问题,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王国维(1877——1927)生活在清末民初中国学术思想大变动的时代。他对古典戏曲史的研究’达到了前人未有的高度,获得“开山”的历史地位。郭沫若曾指出: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壁。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性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王的《宋元戏曲考》是他旅日时著作。在他的直接间接的影响下,日本学术界的狩野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戏曲口头剧本研究》以"活态"剧本——口头剧本为研究对象,拓展传统戏剧研究领域,揭示戏曲史的口传潜流,为研究我国戏剧的发展史实及其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其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文献典籍与田野资料相互参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11.
元明戏曲中有大量的祭祀风俗描写。它们都由一个侧面折射出古典戏曲文化蕴涵的深厚与绵远。或因其不是戏曲学主流的缘故,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事实上,从这个角度入手,开掘元明清三代剧作中的古俗包蕴,观察作为戏曲载体中的中国习俗文化内容,对于我们拓宽戏曲史研究视域、建构中国戏曲文化母题史,确有未可限量的意义。从上述思路出发,选择元明戏曲中"献首""遥祭""祭旗""奠像"四种祭俗,考察其间的祭典形态与俗信内涵,以期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期 ,随着新史学观的崛起 ,古典戏曲研究获得了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和新的写作方式。戏曲史学应运而生。戏曲起源研究、戏曲的兴衰变化及其原因得到深入的探讨。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在一个理论框架下 ,系统梳理宋元戏曲乃至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 ,标志着近代意义的戏曲史学的形成 ,并由此把古典戏曲研究带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关汉卿历史剧《单刀会》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关汉卿在创作此剧时既尊重历史事实,又发挥了自己的主观想象。关汉卿对关羽情有独钟,将他塑造成一个近乎神道的人物,不仅为后世考证关羽是关汉卿远祖的观点提供了资料依据,而且对关汉卿所怀抱的强烈的汉民族感情与拥有的严肃的正统思想给予有力支持。在中国古典戏曲史上,《单刀会》是一部既有深刻思想性又有独特艺术性的优秀杂剧,分析它对准确认识和恰当评价关汉卿的文化品格与历史地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戏曲史和地方戏曲史的研究以及在戏曲史学的许多论著里 ,对甘肃客观存在的早期戏曲活动竟然只字不见。甘肃省图书馆收藏的一批极其珍贵的甘肃清代戏曲抄本 ,系清代不同时期的抄本 ,其价值意义不只在于它们时间的古远 ,更在于绝大部分属甘肃孤本 ,内容几乎囊括了甘肃早期地方剧中的初级形态与舞台演出的剧目原貌。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甘肃地方戏曲剧种形成、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5.
<正> 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元代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戏剧活动七百三十周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校注《关汉卿全集》;这是一部颇有水平的关汉卿著作全集的校注本。校注者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吴国钦是著名戏曲史家王起先生的学生,有关戏曲研究的著述颇丰。他的这部用了五年时间校注的《关汉卿全集》的出版,也是我省学术界一项引人注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戏曲史家徐慕云驰名中外,其弟徐筱汀亦与戏曲结缘,且堪称多面手。在戏曲研究方面,涉及戏曲史、戏曲演出、戏曲教育、戏曲音乐、戏曲服饰等多个领域,且均取得不俗成果,其学术观点屡为国内外著名学者征引;在戏曲创作方面,曾为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写过剧本,并编有《陆文龙》、《打金枝》等轰动一时的剧目。徐筱汀的戏曲脚色研究、戏曲术语研究、“京派”“海派”研究等,在一定意义上开风气之先,颇具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戏曲史学的开拓者 ,他的戏曲观念影响很大。但是 ,由于王国维本人受西方戏剧观念和传统学术研究观念的制约 ,他的戏曲观念仍存在着缺陷 ,主要表现在研究中国古代戏曲上过于强调戏曲的文学性而忽略戏曲的其他因素 ,尤其是戏曲的表演。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以后的戏曲史学研究 ,使戏曲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戏曲概念、起源问题仍然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 ,我们今天在建立科学的民族戏曲史学时 ,必须重新审视王国维的戏曲观念。  相似文献   

18.
“江湖十八本”是民间演剧的一个重要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流播过程中,它对传统剧目有着传承与繁荣作用,尤其是元明时期的一批戏文在“江湖十八本”中得以保留下来。“江湖十八本”繁荣的历史揭示出传统戏曲的生存机制、本质属性,以及完备戏曲史的认识,为当代戏曲振兴作出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窦娥形象的萌生最早可上溯至先秦,经两汉、六朝、唐、宋时期的不断发展,至元代登上戏曲舞台,成为关汉卿剧作中一位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其展衍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庶女,汉代孝妇,六朝至宋之孝妇,元代窦娥形象的成型。  相似文献   

20.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鼻祖,也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骄子。他的有目可考的剧作达六十余种,现在流传的凡十八种。对于关汉卿的研究,一九五八年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周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行列的时候,曾经热闹过一番。当时好多名家都执笔撰文,以示纪念。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