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表演是以演唱的声乐作品为依据的创作过程。表演者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作品体验,才能对作品形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准把握作者及作品形象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演唱技能充分地展示作品。美声唱法是世界巅峰声乐艺术,在声乐表演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要求。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美声声乐表演的体验技巧。  相似文献   

2.
声乐艺术是指集声乐作品、声乐创作、声乐表演、声乐教学、声乐评论为一体的艺术系统.对于声乐艺术的研究,很少有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去深度解析与阐释.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对于具体作品个案的审美特点的分析以及具体唱法的研究上.一切声乐创作首先是建立在自成一体的声乐芙学观念上,这个观念决定了作品的美学风格,美学品质,决定着声乐表演者表演的艺术深度和高度.对于鉴赏者来说,决定了声乐作品鉴赏的审美选择,同时,影响声乐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最后,声乐审美观的确立也决定着声乐审美评论的立场以及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一个优秀的音乐表演者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生理素质以适应表演技能的需要 ,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音乐表演艺术是时间的艺术 ,具有不重复性。即使同一位表演者重复表演同一首乐曲 ,其音色、音量、技术、音乐的表现等都会不同。这主要是因为表演者每次演奏时的心理活动不完全相同所致。音乐表演是一种无形的音响造型 ,通过音响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而造成的一种感觉 ,而这种感觉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体验中。表演登台的瞬间 ,把这种体验传递给观众 ,要想成功地做到这一点 ,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某种程…  相似文献   

4.
大凡舞台表演都具有一种直观性,表演者的表演,当众的表演,与欣赏者直接交流的表演,这一切不仅对舞台形象提出了净化的要求,而且还对舞台形象的美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舞台形象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活的原始状态上,而应当具有舞台形象美,这也是由舞台表演艺术的特征所决定了的。正如戏剧理论家莱幸指出的:“戏剧要靠演员所刻画出来的生动的图画,也许因此就必须更严格地服从用物质媒介的绘画艺术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美,就是“使表演服从艺术的首要规律,即美的规律”。表演艺术是演员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创作材料,利用和调动自身生理…  相似文献   

5.
平民生活博客具备表演者、表演形式及表演情境等文化表演的三个基本要素的特点。研究平民生活博客的角色表演及日常生活图像呈现方式,同时探究平民生活博客用户为促成表演的成功,如何与阅读者在博客互动中合谋,来满足其精神需求,最终实现自我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符号互动的理论和方法,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为例,着重分析了民族旅游舞台表演的符号化生产过程,舞台表演过程中的互动模型及其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出要实现舞台表演互动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消解建构新的文化符号时出现的各种紧张关系。关键在于转变对村民们的认识。必须视他们为发展旅游的主体力量,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开发规划的制定中来。真正成为文化符号建构规则的制定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广告在传达基本信息的同时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在强调广告作品实用性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而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本土化运用不但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要,还满足了企业文化营销的需求、多元文化的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应运用一切可用的国际化资源,发掘自己本土的文化,努力使现代广告实现本土化.  相似文献   

8.
表演者权的归属问题向来是著作权法中的难点和争议问题,最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虽然对表演者权的归属进行了一定修改,但却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诸多争议,其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最新著作权法第40条虽增设了职务表演的规定,但其正当性存疑,且演员和演出单位的表演者权归属边界不明;二是最新著作权法第17条对视听作品的权利归属规则进行修改,但关于视听表演者权归属不甚明晰。对这一问题的最佳解决路径是未来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一方面,对于职务表演规定中“演出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使用”的内涵进行明确规定,允许演出单位对现场表演或已录制的表演向他人发放非专有使用许可;另一方面,明晰“电影电视剧作品”和“其他视听作品”的界分标准,明确视听作品中的表演者权类型,并将“电影电视剧作品”的表演者权法定归属于制片者,而“其他视听作品”中的表演者权则可以通过约定明确归属。  相似文献   

9.
古代歌唱家的声乐实践包括教学和表演两个方面。不管是从教学还是从表演来看,中国古代歌唱家的声乐技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古代文献关于中国古代声乐技巧的记载和论述来看,国古代声乐技巧涉及到发声、作品处理、语言、戏曲表演等各个方面。其中戏曲演唱是中国古代声乐技巧最完善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陈佳 《理论界》2014,(8):110-113
布景是舞台上的造型因素之一,是戏剧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戏剧关系密切,不仅有助于剧情的体现,更对观众欣赏和演员表演产生较大影响。清末民初的批评家对新旧剧的布景运用往往分而论之,普遍反对旧剧使用布景,而充分肯定布景在新剧演出中的作用,并针对其运用不当之处提出积极建议。他们还通过译介西方相关著作或考察西方剧场,为当时中国戏剧舞台布景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符号互动的理论和方法,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为例,着重分析了民族旅游舞台表演的符号化生产过程,舞台表演过程中的互动模型及其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出要实现舞台表演互动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消解建构新的文化符号时出现的各种紧张关系,关键在于转变对村民们的认识,必须视他们为发展旅游的主体力量,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开发规划的制定中来,真正成为文化符号建构规则的制定者.  相似文献   

12.
卫绪华 《理论界》2012,(5):46-47
表演是表演者思想或情感的表达,具有作品所要求的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属于作品的一种类型,即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这不仅适应了著作权制度体系化的要求,而且符合艺术理论与生活常识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大庆社会科学》2011,(6):155-155
王鸿生撰文指出,在一定意义上,城市的发展最能表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或者更确切地说,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舞台就是城市。城市作为文明发展的核心舞台,首先是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其中包括各类社会精英人才;同时,城市中大量人口形成了巨大的消费需求,这就产生了市场,为货物的交易提供了稳定的场所,还促进了贸易、商业和各类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宏宇 《理论界》2004,(3):189-189
芭蕾舞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通过长期综合的、系统的训练,可以使舞蹈演员得到高超的舞蹈技能、娴熟的技巧、优美的体态、高雅的气质和仪表、动人的表情,具备良好的舞台表演能力。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音乐。无论在芭蕾舞的教学中,还是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音乐总是表达舞蹈的情绪和语言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因此,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以及对乐曲节奏、性质的准确理解能力,是芭蕾舞演员必备的素质,也是芭蕾舞基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芭蕾舞的基训教学中,音乐是贯穿始终的,从第一个动作把上活动开始到最后一个动作的结束,每个精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图书馆书籍资源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整合和开发红色文献资源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了解我党、我国发展的历史,还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综合素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说明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整合与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  相似文献   

16.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而客家民俗舞蹈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秦汉时代,由于战乱,客家人从北方迁徙到现在的江西、福建、广州等地,在这自北向南的长途跋涉过程中,客家文化不仅保留了民族古老的传承,还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上璀璨的篇章。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体现了客家精神,它独特的表演方式、风格及内容,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精神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客家民俗舞蹈也在悄悄改变。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探索也在不断前行。文章主要阐述了客家民俗舞蹈的历史发展以及客家民俗舞蹈的内容、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声乐艺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声乐艺术的鉴赏水平不断提升,声乐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昌盛的阶段,人们希望有更多的好歌声及好作品出现,因此,声乐艺术亟需从科学方面创建一种规范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科学体系,以供后来者进行学习和探讨。本文简要阐述声乐和声乐艺术的内涵,着重对声乐语言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2004年后的6年间,央视<曲苑杂坛>播出的快板<说字篇>系列取得了巨大成功.从中可以看出,群众文艺作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的要素是:作品有生活,写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创作手法要有所突破,语言明快朴实;同时,表演精彩也是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电视节目主持人要用语言作为表达手段,但肢体语言,如手语、眼语、头语等这些副语言,也必须进行全面的调动.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否成功,也成了栏目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不仅可以使节目的播出达到最佳的播出效果,而且还可以成为节目的招牌,从而构成凝聚受众的强大号召力.由此可见,使电视节目主持人提高副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提高电视节目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陈颖 《南方论刊》2009,(11):97-98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凸显。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