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关于鲁迅早期对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探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研究鲁迅五四时期小说创作,尤其是关干《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的重要问题.《〈阿Q正传〉与国民性》一文(见《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不同的看法,愿意提出来讨论讨论. 相似文献
2.
陈壁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32-142+216
在中国礼学史上,东汉末年郑玄礼学的兴起,根本性地改造了两汉礼学观念,并对其后的经学史、文明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汉经学中,礼是五经中之一种,而不是五经共同的基础,礼是冠、婚、丧、祭等具体礼仪之学,而不是一套无所不包的政教大典,礼唯有士礼,且是完书,而无天子、诸侯、卿大夫之礼。郑玄改造礼经,将礼经从《仪礼》变为《周礼》,改变了对"礼"的认识,"礼"不再只是礼乐,而且更是制度,礼乐与制度,遂合二而为一。郑玄以《周官》为体、为本,《仪礼》为履、为末,其实质是以《周官》之制度,吸纳《仪礼》之礼乐,以《礼记》为这套礼乐制度的解释,从而重新塑造一个可以构成一代大典的"礼乐"体系,构建相对完整的"周公之法"。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
在中国礼学史上,东汉末年郑玄礼学的兴起,根本性地改造了两汉礼学观念,并对其后的经学史、文明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汉经学中,礼是五经中之一种,而不是五经共同的基础,礼是冠、婚、丧、祭等具体礼仪之学,而不是一套无所不包的政教大典,礼唯有士礼,且是完书,而无天子、诸侯、卿大夫之礼。郑玄改造礼经,将礼经从《仪礼》变为《周礼》,改变了对"礼"的认识,"礼"不再只是礼乐,而且更是制度,礼乐与制度,遂合二而为一。郑玄以《周官》为体、为本,《仪礼》为履、为末,其实质是以《周官》之制度,吸纳《仪礼》之礼乐,以《礼记》为这套礼乐制度的解释,从而重新塑造一个可以构成一代大典的"礼乐"体系,构建相对完整的"周公之法"。 相似文献
4.
方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5(6)
马克思阶级理论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受到"无阶级的神话"的质疑与挑战。而考量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关键在于对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考察,即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为人的存在状态的整体考察。马克思不仅着眼于"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这一客观事实,而且包含着个人在历史观维度上所生成的"意义",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之所以与交往、价值、商品、货币和资本等概念联系起来,是因为个人是以阶级的身份而存在的。阶级这一概念呈现出的正是个人在历史观维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礼”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翻开中国思想史,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对“礼”进行过探讨。“礼”在中国社会的历代统治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礼”从总体上说既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同时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北宋时期的哲学家李觏继承并发展了他以前哲学思想家们关于“礼”的思想,同时又拓宽了“礼”的 相似文献
7.
茶曾是中国传统婚礼中重要的聘礼,谓为“茶礼”。本文考察了宋元明清乃至近现代我国众多民族和广大地域普遍存在的茶礼习俗;认为茶礼的形成、盛行与延续,与周代以来婚姻聘礼融入的人们对婚姻的美好期望和求吉心态相一致,这是茶礼风行的最根本原因;指出聘礼虽导致了婚姻论财陋习的出现,但不能忽视聘礼的社会意义而将“聘娶婚”等同于“买卖婚” 相似文献
8.
孙希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仁”和“礼”到底谁高,这是孔子思想中一个久有争论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争论总是伴随着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想把孔子向上抬一抬的人就大讲其“仁”,以“仁”为孔子思想之核心;想把孔子往下压一压的人则大讲其“礼”,把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归结为“礼”。“仁”和“礼”好象成了抬高和压低孔子的依据,这是极不应该的。我认为:“仁”与“礼”就其实质而言不存在谁统摄谁的问题。“仁”是属于孔子伦理学的范畴,而“礼”在通常情况下则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我们知道,处在不同学科中的两个概念是不能比较谁高谁低的。然而“礼”在有些时候又同“仁”一样作为一伦理范畴出现,这就是“礼”作为外在的强制又可以化为内在的自觉,从而影响、控制个 相似文献
9.
裼袭礼与“礼不下庶人”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向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6)
本文作者认为,裼袭礼在古代士大夫中是重要礼仪之一,但事过二千年,因衣饰之变,后人已无法理解裼袭之真实内容,因而也无法理解“礼不下庶人”的真实含义。清代汉学家读书多而仔细,且能别开蹊径,遂能比较完满地解决问题。江永、惠士奇都是清初汉学大师,有了他们的疏... 相似文献
10.
方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31-36
马克思阶级理论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受到"无阶级的神话"的质疑与挑战。而考量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关键在于对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考察,即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为人的存在状态的整体考察。马克思不仅着眼于"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这一客观事实,而且包含着个人在历史观维度上所生成的"意义",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之所以与交往、价值、商品、货币和资本等概念联系起来,是因为个人是以阶级的身份而存在的。阶级这一概念呈现出的正是个人在历史观维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小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6)
真理问题,是认识论中的重要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归根到底可以归结为:是否承认客观真理。凡是承认客观真理的,就叫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即客观真理论);凡是这样或那样否认客观真理的,就叫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即主观 相似文献
12.
卞桂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中国传统伦理生活中,十分重视家族关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礼。家族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子女、公婆与儿媳等家庭成员都是组成家族这个社会单位的基本粒子。除此以外,姑嫂、妯娌、翁婿等近亲属也是构成家族关系的紧密成份。家族中诸成员之间的关系均可概括为长幼、同辈和亲戚关系。长幼关系、同辈关系和亲戚关系是历代婚姻家庭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最普通、最平常、最稳定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的“常识”、“习俗”和“惯例”等既有前人传留下来的行为积累,也有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它作为不成文的礼法条规往往以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 相似文献
13.
14.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趋”字的本义是“疾走,跑。”汉·刘熙《释名·释姿容》:“趋,疾行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二上·走部》:“趋,走也。从走,刍声。”《公羊传·桓公二年》:“殇公知孔父死,已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注:“趋,走也。”“走”即今语之“跑”。《诗经·小雅·绵蛮》:“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郑玄笺:“岂敢难徒行乎?畏不能及时疾至也。未熹注:“趋,疾行也。”由此可知,“趋”的本义只在描写人的步态及步履速度,并且没有褒贬色彩,中性。可是,“趋”还有 相似文献
15.
本刊特约《如何与老外有效交流》系列丛书的作者,加拿大国际商务顾问Linda Schueler女士和中国律师、经济师、美国工商管理硕士何震先生为《东西之间》栏目的撰稿人。在本期以后的《东西之间》栏目中,将系列介绍那些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容易被误解的西方礼仪和礼貌,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与西方人士交流,包括与西方人的初次见面、深入交往、参加各种聚会、餐桌上的礼节、商务会晤、信函往来等专题。这些专题包含了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经验和教训,能够提醒和避免很多人现在每天还在重复的失误。还将尽可能多地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的英文交流语句和技巧,便于读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射礼”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94-96
本文结合古代文史典籍对射礼的起源、流变及其文化内涵进行考察,得出结论:“射”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后实用价值逐渐为审美价值所取代,并演化为一种礼乐传统。自孔子之后,“射”转为内在的道德实践。“射礼”是一种融合了生产活动、审美意味和儒家传统思想的奇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余冬林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66-68
战国末年,整个社会思想文化处于一种失去重心和平衡的混沌状态.荀子力图拨开迷雾,重建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为此,他从礼的起源,礼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礼欲关系和礼法关系等方面来改铸先儒之礼,从而实现对礼的理念的拓展和重构. 相似文献
19.
20.
姜素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69-72
:“一准乎礼”是唐律的鲜明特征。它的形成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又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唐律的制定以礼为指导原则 ;唐律的条文大多源出于礼 ;唐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为礼左右。以礼入法在唐代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对“一准乎礼”不能拘泥 ,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