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彝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拥有大量的彝文典籍,其中不乏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一) 彝族先民对宇宙本源的看法。彝族先民对宇宙起源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许多口传史诗和彝文典籍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详细的阐述。彝族先民认为宇宙的本源是气。“天未产生时,地也不曾生,大空空的呢,大虚虚的呢。”而气则分为清气和浊气。认为清、浊二气出现之后,才有天地。“出现了清气,清气清幽幽;出现了浊  相似文献   

2.
彝族是我国西南的古老民族,拥有丰富的彝文典籍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理念,来源于先民天地人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他们的自然崇拜活动中,不仅体现出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更有着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彝族传统文化同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在彝族的兄弟意识、社会结构、伦理教育与女权现象中.  相似文献   

3.
《武定彝族婚姻礼俗诗》是第二十八卷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其中收录了云南省武定县彝族人民口头创作的婚姻礼俗诗歌,记载了彝族纳苏人特有的婚姻礼俗传统。其中包含着古代彝族人民的生态思维和生态智慧。本文从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及彝族传统生态哲学话语出发挖掘武定彝族婚姻礼俗中的生态文化信息,考察典籍中展露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掘古代彝族人民的生态思维和生态智慧,力图实现彝汉生态文明的沟通对话。  相似文献   

4.
“道美”规律检定———评潘显一《大美不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詹石窗林拓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赢得世人瞩目,而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它们是先民陶冶性情的记录,是先民认识和美化生存环境、协调天地人关...  相似文献   

5.
彝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一员,是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彝族人民以自己勤劳勇敢、聪明才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洗炼而生动的谚语。这是彝族语言中的精华,是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勒俄特依》是彝族文化中的创世典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凉山彝族人民居住在山高谷深,水多流激的四川西南地区,他们的《勒俄特依》鲜明地反映出了符合这一地域特征的独特的生命美学意识。他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火是人类生命觉醒过程中的第一次尝试,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火与水文化作为这一创世典籍中不断交互出现的元素,反映了凉山彝族人民充满抗争感的生命美学意识,而这一抗争不是单独的抵抗,是相生相克的辩证思想.是以德为生、以生为美的生命美学意识。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表达。彝族“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既有宇宙本原论意蕴,又包含着进化论、辩证法的思想,是有彝族文化特色的朴素的唯物主义。通过对彝族“天人合一”生命智慧内涵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更进一步理解彝族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可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参考,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阿诗玛》是彝族民间叙事长诗之一,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女子的作品。本文从性别视角切入,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物阿诗玛的情感、生存体验及其在男权社会中遭遇的生存危机,探讨这部作品中彝族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彝族人民塑造的阿诗玛角色让读者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彝族女性和彝族传统文化,审视世界和人生,表达了彝族人民解放彝族女性、发展彝族女性自我意识,构建一个彝族男女两性完全平等、和谐生存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9.
彝族农耕文明是从早期的畜牧文明发展而来的,农耕文化反映在语言方面就是农耕语汇丰富细腻。彝族谚语是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口头传统文学,其中的农耕谚语对彝族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正义文化的核心是道义与德性、正义与利益的论争。这种争论围绕义利关系而展开,指明国家治理要处理好义与利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统正义文化底蕴,研究习近平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继承、发展与超越中国传统正义文化,这对于我们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的正义现在当今依然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热点.与之相比功利的正义近年来一直受到冷遇.二者截然相反的处境是由它们的理论自身所造成的.功利主义的正义观以功利原理为基础,功利为正义之实,正义为功利之名,这一点在边沁和穆勒那里有充分的表现.罗尔斯的正义观是公平的正义,它的原初契约——正义两原则,确保了公民的自由、平等,照顾到弱小的利益,充分尊重人性,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所以具有优先性.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其集中体现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经济建设理论、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外交理论等治国思想中,当今我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于对毛泽东治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提出是对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具体化;“避免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理念是对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教育大众化”理念是对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的进一步落实;“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建构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因此,重新审视毛泽东治国理念的公正诉求,对于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气候公正     
气候问题的本质是人类发展问题。人类发展是关于人的发展,关于人如何增强人的能力、扩大人的实际选择和实质自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坚持基于平等的可持续发展,气候代际公正和气候代内公正的有机统一是其题内之义。平等是个全方位的公正,既包含纵向的公正也包含横向的公正,但着重点应该就是横向的公正。  相似文献   

14.
性别与法律研究网络2013年年会以“司法公正与性别平等”为主题。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对司法人员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使司法人员树立社会性别平等理念,依法进行公正审判,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与性别平等。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关注受虐妇女案件的公正处理,矫正对两性平等问题的错误认知。为推进防治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加快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与平等作为正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们与正义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如何在社会制度当中尤其是在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平衡两者的关系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住房限购令的出台体现出政府在自由与平等两种价值抉择时在当下更加侧重于平等价值,这一价值选择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具有道德合理性,其价值取向应予充分肯定。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住房限购令作为一种应急的调节手段,还存在某些伦理方面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制约了住房限购令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富分配方面的不平等状况便日益令人注目,自由与平等的矛盾也就日渐显露,平等也越来越具有经济的涵义"。因此,"构成近一百多年来西方社会正义论的主题的,正是这一对矛盾——自由与平等的矛盾"。罗尔斯与诺齐克等当代思想家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罗尔斯强调社会正义,关注"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利益;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核心是反对国家出于平等动机进行再分配"。他们的论述都能够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字形构造看,"义"一开始就带有"神圣命令"的意涵,墨家之"义"恢复了这个意涵。墨家之"义"还具有利他、不分亲疏、追求公平正义等特征。后世的"侠义",经过明代通俗小说的推衍和近代梁启超等人的论证,逐渐与墨家之"义"联系在一起。而"正义"这一术语虽然是在翻译西方著作中生成的,但它的内涵却与墨家之"义"有许多相同点,在墨家、儒家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和改造"正义"这一关键词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著述中存在丰富的平等观思想,在交易生活领域其平等观所具体化的多层次公正观能够为多元损害救济制度提供思想资源,在伦理生活领域其平等观所具体化的“尽能力回报”观点也有助于提示我们注意民法介入现实生活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波普尔认为柏拉图的极权主义政治纲领可以表述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第一是阻止所有的政治变革,第二是回归到自然中去;其政治要求则分为两个层次,就其最基本的方面而言,主要指严格的阶级区分与统治阶级的优越地位,而从这两个基本要求中又派生出统治阶级垄断保卫职责、教育审查以及国家自给自足等三个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波普尔批判了柏拉图的整体主义的正义概念,建构了人文主义的正义概念;批判了柏拉图所主张的包括自然特权原则、普遍的集体主义原则以及个人对国家的责任的原则在内的整体主义正义原则,建构了包括彻底的均等原则、普遍的个人主义原则以及国家和政府保护公民自由的原则在内的人文主义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有必要从分配正义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风险分配正义由风险分配的逻辑前提、价值理念、基本原则等内容系统性构成。人的有限理性和风险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所有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处于极端风险中的人们还会加剧和扩散风险,这是风险分配的逻辑前提。对人的生命权和自由平等权的保障,以及对人因拥有不同的禀赋和不同的条件所具有的不同抗拒风险能力的维护,使得风险分配必须坚持“不平等的平等”理念。根据该理念,风险分配正义应该坚持对称性分配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风险分配与生产风险的责任对称原则、风险分配与获取风险的收益对称原则、风险分配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对称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