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治理结构模式 ,是中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共同而又重大的问题。文章依据中国国有企业的实际状况 ,提出并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治理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治理结构是我国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国有企业由于董事会“残缺”而导致企业治理结构效率不足。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所存在问题的现实分析与评价以及董事会有效性的理论探讨 ,提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董事会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3.
企业治理结构是我国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国有企业由于董事会"残缺"而导致企业治理结构效率不足.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所存在问题的现实分析与评价以及董事会有效性的理论探讨,提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董事会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从单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单边治理模式",开始向兼顾相关利益者的"共同治理模式"转变,这代表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方向,这种变化对我国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铁路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公司制改革后的铁路局集团公司迫切需要推进机制转换和完善制度建设。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来看,铁路局集团公司在新体制机制运行中还存在着治理结构和机制不完善、制度管理不系统、管控模式不灵活等问题。加强铁路局集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应从公司制度涉及的产权制度安排、治理结构与机制优化、制度体系建设、管控模式转型等方面着手,强化党的领导与公司机制的融合、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构建具有国铁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变革集团公司管控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铁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有企业从国有制、承包制到现行股份制治理结构的分析,探讨了以公司化为目标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结合中国国有产权占主体的特点,分离政府职能,创建中国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最终证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产权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而忽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殊不知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是进行有效监督和科学决策的前提。通过对中美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现状、内容等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从中找出中国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吸取美国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优点,并对我国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提出合理化意见,包括拓宽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对象、完善信息披露内容、开拓信息披露渠道、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等,以期能提高我国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主要监督机构的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由于监督权力的不足,已成为现代企业治理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加之,国有企业本身结构特点和移植国外的公司治理模式(单一制或双层制),更使得国企改革后的监事会缺乏独立行使职权的能力,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的实施,在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存在一些以往未曾考虑、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度优势还未能充分转化为治理效能,国有企业党委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三大治理主体尚未实现有效协同。因此,基于代理理论和现有法律框架,首先对三大治理主体进行了多维关系透视,分析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制度理论逻辑,并依据对8家典型国有企业的现场调研,对三大治理主体协同运行的现实约束进行了梳理分析,最终从权责清单和实践逻辑两方面提出了实现党组织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效能的可能突破路径,以为国有企业更好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提供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0.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国有企业转型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政企分开和理顺产权关系;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三是坚持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须有相应配套的法律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些措施与国企改革的其它政策相辅相成,对重振国有企业雄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治理结构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资本结构是治理结构的依据和基础 ,治理结构是资本结构的反映和体现。从资本结构入手来分析和解决企业治理结构问题无疑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互动关系 ,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其与治理结构问题的内在联系。并基于我国的体制现实 ,对通过完善资本结构以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调整思路提出了过渡性目标模式以及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盛贵东 《金陵瞭望》2007,(10):61-62
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各项改革初见成效之际,进一步严肃党风党纪、治理商业贿赂、深入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成果的任务仍然很重。以提高党风廉政教育的效果为目标,探索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风廉政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目前世界上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比较并就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改变国有大中型企业“先天不足,后天贫血”的出路在于寻求和创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借鉴并改造西方公司的治理结构,发挥产权约束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的双重效应,实行以“委托——代理制”与以投入产出总承包的包式投入为内容的“发包——承包经理制”并行的治理结构,从而把产权的软约束变为硬约束,并重构国有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唤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非国有股东通过参股国有企业和委派高层管理者参与国有企业治理,缓解了我国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所有者缺位”及“内部人控制”问题,提升了国有企业发展水平。本文选取2010—2020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在此影响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促进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在此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股东提供了管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理解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入手,分析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政企不分”是当前国有企业治理的主要障碍,且导致了各类关系的错位及公司治理结构变形;并从政府治理和公司治理的角度分别提出一些见解,其目的是研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以及如何在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国有企业发展历史能够发现,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中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是国有企业治理中的重大理论难题。中国式现代化直面这一理论难题,推动完成系列理论创新: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创新;党组织的革命带动其他治理主体革命相关理论创新;党组织和国有企业内部其他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创新等。这些理论创新构成对新征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供给,对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引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八家央企为例,通过分析央企两轮巡视情况报告和整改情况通报,发现国企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党的建设虚化、弱化、淡化和边缘化等问题。为解决国企党建问题,需要对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建强党组织基层战斗堡垒。在此基础上,通过价值目标、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的融合将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将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中,实现国企政治、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立。  相似文献   

20.
各国公司治理结构因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不同而各具特色.相互承继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自己的特色也是立身之根本.必须从构建自身发展的模式、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创建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